瘋狂的汽油價:3月以來美國油價每天創造新紀錄

2022-05-31     人大重陽

原標題:瘋狂的汽油價:3月以來美國油價每天創造新紀錄

過去兩周,美國普通汽油平均價格飆升了33美分,至每加侖4.71美元,柴油的平均價格在兩周內上漲了9美分,達到每加侖5.66美元。

作為「車輪上的國家」,油價的漲跌將波及美國物流、運輸等各個不同行業。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水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汽油價格上漲將對居民出行、交通運輸需求產生影響,由於美國私家車使用率高,高企的油價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民眾的生活壓力。

與此同時,能源作為通脹的重要組成部分,油價的變動也將對經濟產生直接的影響,最顯著的就是美國高熱不退的通脹。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低於3月的8.5%,是八個月以來首次出現下降,但仍然接近40年高點。

更引人關注的是,美國的油氣價格恐難以在短期之內回落。摩根大通警告,伴隨著美國夏季駕駛高峰季開啟,美國汽油零售價可能會在8月達到6.2美元/加侖,較目前水平再漲50%,並且年底前不會看到油價大幅回落。

如何應對油價和通脹的問題,成了拜登政府「優先事項」。然而,他能否如願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在美聯儲頻繁加息的當下,美國還將面臨怎樣的經濟風險?

汽油價格一年飆升51%

自3月以來,美國汽油的價格幾乎每天都在創造新的紀錄。

當前,美國普通汽油的平均價格已經達到每加侖4.71美元,其中部分地區的汽油價格漲幅更大。本周二,美國汽車協會曾公布數據顯示,美國平均汽油價格比去年同期高出51%,在油價最昂貴的加州,每加侖的價格超過6美元。

汽油價格變得「瘋狂」,與此同時,美國的汽油庫存還在進一步下降。據美國石油學會(API)的報告顯示,上周美國汽車燃油庫存減少了422萬桶,庫存處於2013年以來的同期最低水平。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務委員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造成本輪汽油價格飆漲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地緣衝突所引致的全球能源價格的變化;其次,是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與反制裁,由此帶來的能源禁運、出口管制、金融制裁等舉措都擾動了能源市場,並進一步推升了能源價格;第三,是疫情對供給的衝擊和產業鏈的衝擊,比如像在加州或某些地方,因為基礎設施問題,主要需要依靠從其他國家進口能源,還疊加稅收及碳減排的推升;另外,部分原因是疫情放開後釋放出來的需求拉動。

新紀元期貨研究所所長王成強則以一組數據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進行說明,「5月中旬,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人3月份的駕駛里程達到2774億英里,已超過了2019年大流行前的水平。」他表示,這組數據顯示出美國需求的快速復甦,但此時美國以及世界的原油生產尚未恢復至疫情前的規模。

由於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假期臨近,近期美國汽車協會(AAA)曾預計,隨著人們逐漸厭倦呆在家中,5月底的出行量將反彈至疫情前水平。但當前高漲的汽油價格,很有可能會阻止美國民眾駕車出行的步伐。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顯示,與2021的水平相比,美國汽油的需求下降了近5%。

為了緩解汽油供應短缺的壓力,阻止美國汽油價格的進一步上漲,拜登政府祭出多項舉措:3月末,拜登政府宣布未來六個月將從美國戰略石油儲備中每天釋放100萬桶石油、累計釋放1.8億桶;一個月後,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又發布了一項緊急豁免令,允許加油站在今年夏季銷售高乙醇含量的汽油,旨在降低駕車者的成本;到5月,美國能源部宣布將招標購買6000萬桶石油,作為美國戰略石油儲備長期補充計劃的一部分,之後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表示,不排除使用出口限制來緩解國內燃料價格急劇上漲的可能性。

這一輪接一輪的舉措,顯示拜登政府對控制汽油價格上漲的決心。但從目前來看,「控油價」的成效並不顯著。對此,王成強也向記者表示,這些措施在短時期能阻斷原油的快速躥升,不過對油價調節「治標不治本」,難以控制和扭轉汽油價格的牛市上漲勢頭。

高油價負面影響波及甚廣

摩根大通曾預測,美國汽油零售價可能會在8月達到6.2美元/加侖,較目前水平再漲50%,是一年前價格的兩倍多,而且在年底前不會看到油價大幅回落。汽油價格持續飆漲的負面影響還逐漸傳導到下遊行業。

有行業數據顯示,4月美國卡車運輸價格上漲了4.4%,將進一步推高了終端商品的價格壓力。「在美國CPI的構成中,有一項交通運輸服務。很顯然,居高不下的汽油價格將直接拉升通脹。」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周學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

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美國CPI同比上漲8.3%,較上月8.5%的增幅有所回落,但仍然高於市場預期的8.1%。另外,美國4月PPI指數同比上漲11%,高於預期的10.7%。據悉,汽車、汽油和食品價格是推動上月PPI指數上漲的重要原因。

周學智向記者指出,能源價格飆升是一個長期問題,預計在未來兩、三個月里不會好轉,因此接下來美國CPI和PPI的上漲將更加凸顯。

而在劉英看來,能源價格的影響已經擴散到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汽油價格的上升推升了運輸和物流成本,這也就間接拉升了其他商品的價格,讓美國整體通脹繼續高位運行。」劉英認為,這將抑制美國的消費,並將對經濟產生較大的影響。

對於控制通脹,美國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實施多輪加息。

當地時間5月25日,美聯儲公布了5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要,美聯儲決策者一致認為,需要今年6月和7月的兩次會議都加息50個基點,這意味著利率將在本周期的某個時間點升至2.5%以上。

「美聯儲接連加息,可能會帶來美國通脹的拐點,但還有幾個重要的不確定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因地緣衝突而來的制裁和反制裁會繼續存在,疫情下的供給衝擊未解,以及美國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未減等。」劉英向記者表示,若這些因素不解除,僅通過美聯儲加息將很難控制通脹。

楊水清也認為,美聯儲多輪加息的效果或許很有限,「美國通脹的壓力正從能源端逐步轉向服務端,即美國民眾的旅遊需求、服務業的需求等也在起到拉動通脹的作用。」

即便加息也難解通脹難題。近期,多家國際評級機構紛紛下調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期,而美聯儲在三月份議息會議上也將美國今年增速預期從4%下調到2.8%。對此,劉英向記者表示,在地緣政治和疫情的風險下,美國的經濟復甦顯得很脆弱,「預計2.8%的經濟增長率恐怕會進一步下滑。」

「美聯儲密集地加息,將會迅速抬升美國的聯邦基準利率水平,從而抑制消費和投資,由此而來的美元走強也會抑制美國出口和經濟增長;另一方面,讓人擔憂的是,當前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已經突破30萬億美元,加息還會加劇美國債務的風險。」劉英向記者表示,加息還會降低樓市等資產價格,帶來樓市資產風險,而基準利率的上升,也會對股市帶來衝擊,並進一步抑制其國內的消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6df823777086f5cf69ec15f1b70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