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牽動著每個人的心......
它並非唯一出路,而是最佳途徑,沒有外部因素干擾,考生只需努力學習,發揮正常水平即可。想要到名校就讀,想要獲得更多機會,就要拿到高分,就要拿到好位次。
2023年高考,上千萬人參加,人數最多的,還是河南省,共有125萬人參加。分數高的學生,能到知名院校就讀,可分數低的呢?退而求其次,甚至無學可上。
河南是國內高考人數最多的,也是唯一一個破百萬的,堪稱「高考」最難省份。一是參與人數多,二是知名院校少,僅有鄭州大學、河南大學較為知名,但只有一所211大學。
上學時,來自河南的同學曾戲稱:「好好珍惜我吧,我能考上這所學校,為了見到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各個學校的招生數在那裡擺著,錄取率不會有太大變化,但人數多了。
這125萬人中,有不少復讀生,大都是去年分數未達預期,或是無學可上的,不排除有人考上民辦院校,但要選擇再考公辦院校的,這對應屆生來說,屬於不小的衝擊。
復讀生學習時間長、有過高考經驗,只是肩上的擔子,要比應屆生重很多。本以為今年高考夠難了,可最難的不只如此,考生在作答時,統一分配的文具,竟然難用得很。
一場考試,要換好幾個筆芯,發的文具出墨太多了,把答題卡弄得髒兮兮的,手上也有不少墨水,影響正常發揮。而且墨水不是速乾的,蹭來蹭去影響心態,這可不是小事。
其他地區的並未統一分配,學生可自由攜帶,根據個人喜好,選擇自我認為好用的筆,答題時行雲流水,哪怕都不會,心態不會受影響。可怕的是,筆不好用,讓人干著急。
考生反映問題後,相關部門緊急向各個考點配送新筆,每個考點能分到數千隻新筆。這件事可以避免嗎?完全可以,考生自帶文具即可,監考教師檢查一番,沒有問題就行。
事情公布後,引起網友熱議,大家對此看法不一,紛紛湧向統一分配的筆官方,如今已經不能評論。相關部門招標的筆,價格自然不低,可問題是,質量沒有保障,該如何是好?
考場相當於戰場,考生的文具相當於槍炮,你去戰場打仗去了,卻發現槍是壞的、炮是啞的,會是何種心情?無可奈何,只能默默接受現實,只是,這些文具,怎麼中的標?
但不管怎麼說,各個考點都有新筆可用,考生們可以認真發揮,為了夢想去拼搏去奮鬥,筆其實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個人知識儲備,是金子到哪裡,都會閃閃發光的。
只希望考生在考完後,不要太過放鬆,考試結束看了,但高考並未結束,要認真學習志願填報的知識,從多所院校中精挑細選,選出適合自己的,不要不當回事,畢竟三分考七分報。
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