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加潔跨界併購溢價600倍引質疑,帳面資金4億收購花費2億

2023-12-05     搜狐財經

原標題:倍加潔跨界併購溢價600倍引質疑,帳面資金4億收購花費2億

圖片來源:倍加潔官網

出品 | 搜狐財經

作者 | 馮圓圓

12月4日晚,倍加潔回復了中小股東對其收購項目的質疑。

此前,倍加潔曾公告,將以2.13億對價收購益生菌企業善恩康52%的股權;而據倍加潔所披露的數據,經第三方評估,善恩康100%股權估值2.72億, 增值率586.29%。

截至今年9月30日,善恩康帳面凈資產4481.37萬,實現營業收入5527.59萬,實現凈利潤846.42萬。

從業績來看,善恩康的盈利能力是否值得近600%的增值率?此外,善恩康100%股權估值為2.72億,而此次倍加潔收購善恩康52%的股權竟支付了2.13億。

跨界益生菌,標的公司估值存疑

12月4日晚間,倍加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倍加潔」)對來自中小股東的質疑進行了回復,從公告來看,股東對倍加潔的質疑主要針對收購標的公司估值的合理性、業績對賭的合理性展開。

中小股東對倍加潔的質疑源自今年11月13日的一則項目投資公告,據倍加潔披露,其將通過股權轉讓及增資方式,以2.13億的價格,獲得善恩康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下稱「善恩康」)52%股權。

其中,1.38億用於股權收購、1296.3萬用於承擔原股東尚未實繳的註冊資本、6144.58萬用於對善恩康進行增資。

善恩康成立於2016年,主要從事益生菌全產業鏈研發、生產和銷售;經評估機構評估,善恩康100%股權的評估價值為2.72億, 增值率586.29%。業績方面,截至今年9月30日,善恩康帳面凈資產4481.37萬,實現營業收入5527.59萬,實現凈利潤846.42萬。

善恩康近600%的溢價增值引來投資者的質疑,一方面,據公告數據2023年上半年善恩康實現673.17萬的凈利潤、2023年下半年預測實現凈利潤378.72萬,較2022年910.2萬的凈利潤增長15.57%,遠低於善恩康在業績承諾期50.93%的復合增長率。換而言之,善恩康在業績承諾期所承諾的50.93%的復合增長率遠大於其所呈現的歷史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善恩康承諾的50.93%的復合增長率,遠高於同行業企業。以科拓生物、蔚藍生物、湯臣倍健為例,據研報預測的前述幾家企業2023年至2025年的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31.32%、32.02%、18.69%。

對善恩康的業績預期是否合理,倍加潔解釋道,今年1-10月善恩康產能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然而自今年11月開始善恩康將通過增加設備等方式增加產能;此外,近年來善恩康加大研發投入,為未來產業化菌株的數量提升和業務開拓進行布局,預期規模效應日益顯現。

此次,倍加潔2.13億的交易對價中40%來自自有資金,60%來自併購貸款。由此計算,倍加潔的貸款金額為1.28億。雖然,倍加潔強調,此次交易付款周期從首次付款到末次付款時間跨度約1年半,不會產生流動性風險,但從資金上或依然存有壓力。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倍加潔帳面貨幣資金4.12億,已不足以覆蓋同期內的4.28億的短期借款。

成長受困,謀求第二增長曲線?

倍加潔成立於1997年,並於2018年在A股上市,一度被稱為「牙刷第一股」,成立20多年的倍加潔如今也陷入了增長困境。

目前,倍加潔的產品從最初的單一牙刷轉變為涵蓋牙刷、牙線等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和濕巾等個人護理產品。從收入結構來看,2022年口腔護理產品貢獻收入超60%。

業績上,自2018年上市後,倍加潔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業績走勢,2020年及2021年其歸母凈利潤甚至呈現出負增長。

(數據來源:同花順)

2022年倍加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9%至10.5億,增速放緩主要系濕巾業務同比下降較多;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0.1%至0.97億,主要得益於原材料成本下降及期間費用的有效管控等因素。

此外,倍加潔所在的口腔賽道的競爭也日益加劇。據歐睿數據,2021年國內口腔護理行業前五大品牌分別為高露潔、黑人、寶潔公司、雲南白藥、 舒克,行業集中度較高。

那麼益生菌真的可以成為倍加潔的第二增長曲線嗎?此次,購買善恩康股權預計會為倍加潔帶來1.4億的商譽,如未來善恩康經營業績不達預期,會為倍加潔帶來商譽減值風險。

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中國益生菌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553億上漲至2020年的880億。其中,食品飲料為益生菌主要消費方式,占比68%。除此之外,益生菌還可用於美容、日化等領域,市場空間可觀。

益生菌菌株的研發和原料菌粉的生產儲存是益生菌產業鏈的核心,目前國內益生菌廠商數量雖多,但規模均較小。

據申港證券研報,目前年產能及產值在千萬規模以上的企業主要有微康生物、科拓生物、交大昂立、河北一然生物、潤盈生物五家公司。其中,科拓生物擁有包含2萬餘株乳酸菌的菌種資源庫、江蘇微康生物擁有2.5萬餘株益生菌菌種庫。

(圖片來源:申港證券研報)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國上游菌株超80%來自於科漢森和杜邦2家跨國企業;而善恩康方面,據其在官網披露,善恩康目前擁有6000餘株菌株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51c3a8ce4f0be0b191e72884b2094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