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大事:潤揚大橋昨起全面「體檢」、滬通長江大橋迎來首趟列車

2020-04-22     橋樑網

01

潤揚大橋昨起全面「體檢」


潤揚長江公路大橋連接揚州和鎮江,是江蘇省「四縱四橫四聯」高速公路網中的主骨架和跨長江通道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昨天開始,這座運行了15年的大橋將分時段進行荷載試驗,進行全面體檢,為今後的橋樑養護提供重要依據。


在潤揚大橋橋面上,工作人員布設了近700組傳感設備,用來測試橋樑的基礎數據。荷載試驗進行時,會有數十輛標準重量的「加載車」從橋面通過,傳感器會收集相應數據。潤揚大橋建成運行15年以來,整體運行狀態良好,此時給大橋做一次全面「體檢」,對接下來的養護工作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次荷載試驗的時間是4月21日至24日每天00:00—05:00,試驗時段將對潤揚大橋進行交通雙向封閉。封閉期間,公安交管部門將採取臨時性管制分流措施,保障管制期間道路交通有序暢通。交管部門預計,凌晨過江的車輛以過境貨車為主,屆時可能會在大橋北側形成一定車輛積壓,因此,特別提醒本地車主避免從滬陝高速、揚溧高速等高速入口駛入、往潤揚大橋方向通行,以免造成車輛積壓,可選擇經南京長江四橋、泰州大橋,或通過汽渡過江。(來源:中國江蘇網)


02

滬通長江大橋迎來首趟列車

4月20日,國內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滬通長江大橋迎來了首趟列車。作為目前江蘇長江在建的最大跨度橋樑,滬通長江大橋是長三角互聯互通工程重要組成部分。是繼南京長江大橋之後,江蘇境內長江上的第二條公鐵過江橋樑。

4月20日下午1點半左右,滬通鐵路一期(趙甸至黃渡段)聯調聯試的首趟列車駛進張家港站,並以時速120公里的速度經滬通大橋順利過江駛向南通站,標誌全線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此趟列車是當日12時,從上海站發出,駛向南通,對該條線路進行綜合檢測。滬通鐵路全長137.47公里,設計時速為200公里,設南通西、張家港、常熟、太倉等9個車站。該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源:央視新聞)


03

寧梁高速東平湖滯洪區特大橋全線貫通

4月21日凌晨3時許,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的澆築完成,寧梁高速跨梁濟運河大橋順利合龍,同時也標誌著總長21.586公里的國內陸地最長公路旱橋——寧梁高速東平湖滯洪區特大橋全線貫通。該項工程比原計劃提前3個月完成,橋面全線貫通後,工程將轉入瀝青路面施工。

梁濟運河大橋是東平湖滯洪區特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寧梁高速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橋共5跨,跨徑分別為50米+90米*3+50米,橋長370米。橋樑採用後壓漿鑽孔摩擦樁承台基礎,主梁採用菱形掛籃懸澆施工技術。為確保梁濟運河水質安全,工程採用綠色施工標準較高的全封閉掛籃施工技術,保證不讓一滴泥漿落進河裡,實現了河道「零污染」。

寧梁高速東平湖滯洪區特大橋全長21.586公里,共704跨,比10座濟南黃河大橋的總長還要長1.4公里,是目前國內陸地上最長的公路旱橋。(來源:齊魯晚報)


04

鳳凰嶺大橋首個水中主墩完成澆築

4月20日晚上10時,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澆築完成,柳州市鳳凰嶺大橋7號墩正式封頂。這也是大橋完成的首個水中主墩,預計6月底,三個橋墩將完成澆築,下一步,大橋將進行橋面的鋼箱梁頂推施工,整座大橋將於2021年建成通車。

柳州鳳凰嶺大橋主橋設計為「民族風雨橋」橋型,主橋橫跨柳江。大橋共設5個主橋中墩,為空心墩身結構,其中7號、8號、9號3個墩位於水中。7號墩墩身高19.5米,相當於六七層樓那麼高。由於墩身太高,施工分為5個節段完成,本次澆築的為封頂節段,共澆築混凝土535方,持續澆築25小時。

鳳凰嶺大橋位於河東大橋和鷓鴣江大橋之間,東起河東片區的蓮花大道西延長線與桂中大道北段交叉口,跨柳江後,西與躍進路相連。大橋建成後,將與蓮花大道和官塘大橋一起,成為連接柳北區、河東片區、柳東片區的一條橫向交通大動脈。大橋造型獨特,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大風雨橋,為百里柳江再添新景。(來源:南國今報)


05

福廈高鐵漁溪特大橋計劃6月貫通

福廈高鐵福清段各項工程建設穩步推進,漁溪特大橋計劃於今年6月實現貫通、碧峰寺隧道預計明年5月實現貫通。

漁溪特大橋全長1989.47米,採用連續梁跨越瀋海高速公路,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5%。碧峰寺隧道全長8434.27米,地質條件複雜,斷層多,施工工藝複雜,是新建福廈鐵路全線最長的一級高風險隧道。目前,正在開展立拱架、澆築仰拱混凝土作業,已完成總工程量的38.9%。

福廈高鐵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計劃於2022年建成通車,屆時福州與廈門間行程將縮至1小時內。(來源:福州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4bSo3EBfGB4SiUwc0f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