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奇妙的良方,曾為宮廷御膳,可壯助元陽、扶養脾胃,屢有奇效

2023-07-10     醫者榮耀

原標題:一個奇妙的良方,曾為宮廷御膳,可壯助元陽、扶養脾胃,屢有奇效

人們常說,要想抓住一個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一個人的胃。那麼,人的胃有那麼重要嗎?有的!《黃帝內經》說,「有胃氣則生」,《脾胃論》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慎齋遺書》說,「諸病不愈,必尋到脾胃之中,方無一失」。可見,脾胃對於人體真的十分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中醫里將人體的脾胃譽為「後天之本」的緣故了。所以說,人體的健康,與脾胃真的關係匪淺。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吃嘛嘛香,身體倍棒」,然而,人體的脾胃也很容易受到傷害,比如暴飲暴食,比如飲食不當,比如思慮憂愁,比如久坐久臥,比如過飢過飽,都會使人體的脾胃「很受傷」。假如人體的脾胃會說話,它也很想說,「我也很想好好的,可是總有刁民想害朕」。而脾胃受傷,誠如《丹台玉案》所說,「脾胃一傷,則五臟皆無生氣」,於是就是疴疾叢生。

對於脾胃的重視,不僅僅只是脾胃學派的李東垣,上至醫聖張仲景,下至名醫張錫純,重視脾胃在人體的作用,基本上是歷代醫家的共識。而且也有諸多健脾養胃的經典良方,比如小建中湯、理中湯、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益脾餅等,可謂是浩如煙海、多如牛毛。然而,儘管如此,歷代名醫對健脾養胃的方藥研究依舊是孜孜以求,而且也是名方輩出。

然而,對於歷代醫家所創立的健脾養胃方中,卻有一個很多人並不太熟悉的方劑,走入了清宮,而且經過清宮太醫院的改良,製作成了御膳八珍糕。不過清宮御膳八珍糕的配方究竟是怎樣的呢?全方由「人參二錢,茯苓二兩,山藥二兩,扁豆二兩,薏米二兩,芡實二兩,建蓮肉二兩,粳米麵四兩,糯米麵四兩」等中藥組成,共為極細末,加白糖八兩,和勻蒸糕;對於八珍糕的作用評價甚高,認為「八珍糕不寒不熱、平和溫補之方,扶養脾胃為主,屢有奇效」[1]。

而這個八珍糕卻是脫胎於明代著名的外科學家陳實功《外科正宗》里的「八仙糕」。據《外科正宗》記載,八仙糕,又名八珍糕、八珍粉,為了方便記憶,就叫它八珍糕。原本是用於治療「癰疽脾胃虛弱,精神短少,飲食無味,食不作飢」的,但是陳實功也指出,「平常無病久病、但脾虛食少、嘔瀉者」,也可以使用,「並妙」。對於八珍糕的方藥組成和功效主治,《外科正宗》里一首方歌就可以說明問題,對於為什麼要創建八珍糕,八珍糕究竟有什麼作用?方歌是這樣說的「八珍糕為何因設?健脾養胃兼止瀉」。至於八珍糕的藥物組成,方歌補充道,「參苓山藥芡實蓮,白糖米粉延生說」。

對於八珍糕的藥物組成,《外科正宗》所載是這樣的,全方由「人參,山藥、茯苓、芡實、蓮肉各六兩,糯米三升,粳米七升,白糖霜二斤半,白蜜一斤」等9味中藥組成;具體製作方法是,現將人參等五味中藥研為細末,又將糯米、粳米研為細粉,將米粉與藥粉混合均勻,將白糖與白蜜頓化,將藥粉和米粉趁熱放進蜜糖中,混合均勻後,勻稱地攤鋪在蒸籠里,切成條糕蒸熟,然後再在火上烘乾,用「瓷器密貯」;具體使用方法是,每天清早用白湯泡幾條糕吃,或者干吃也可;也可以平時感覺到飢餓時,拿幾條出來吃,服用一百日的時候,「輕身耐勞,壯助元陽,培養脾胃」,各種好處加身,真叫一個「妙難盡述」[2]。

八仙糕與參苓白朮散有四味中藥相同,那就是人參、山藥、茯苓、蓮子肉,而且八仙糕還包含了四神湯(蓮子、淮山、芡實、茯苓)全方[3]。可以說是一個頗有特色的妙方。不僅由此演變成清宮御膳,而且後來還被改良成專供小兒食用的「補虛健脾,充長氣血,健身防病」的專方,改良後的方藥組成為「黨參三兩,白朮二兩,陳皮一兩五錢,茯苓、懷山藥、蓮肉、薏苡仁、扁豆、芡實各六兩,粳米、糯米各五升」,將這些中藥研為細末,用白糖十兩,調勻蒸製成糕,用開水沖服或者當做茶點食用。

那麼,陳實功所創的八珍糕,其中配伍究竟有什麼奧秘呢?先來看看君臣佐使。全方以人參為君藥,主要起到大補元氣、開脾助胃的作用;以山藥、茯苓、芡實、蓮子肉為臣藥,四藥為四神湯全方,既能健脾養胃,又能補腎養肺;以糯米、粳米、白糖為佐藥,主要起到益氣健脾、溫中和胃的作用;以蜂蜜為使藥,主要起到「和營衛,潤臟腑,通三焦,調脾胃」的作用。

八珍糕的創立,雖然一共用到了九味中藥,實際上,真正算得上是中藥的只有人參、山藥、茯苓、蓮子、芡實五味,而至於粳米、糯米、白糖、蜂蜜這四味也可以完全說成是食材。當然,即便是人參、山藥、茯苓、蓮子、芡實這五味中藥,也是食藥同源之品,這是明代醫家陳實功所創八珍糕的奇妙之處。

對於人參、山藥、茯苓、蓮子、芡實這五味中藥,歷代本草都對它們有著比較深刻的認知。先來說說人參,《神農本草經》認為人參能夠「補五臟,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而《日華子本草》認為人參可以「調中治氣,消食開胃」。再來說說茯苓,《名醫別錄》認為茯苓能夠「益氣力,保神守中」,而《藥性論》認為茯苓可以「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再來說說山藥,《日華子本草》認為山藥能夠「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而《本草綱目》認為山藥可以「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再來說說蓮子,《本草綱目》認為蓮子能夠「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而《本草備要》認為蓮子可以「清心除煩,開胃進食」。最後來說說芡實,《日華子本草》認為芡實能夠「開胃助氣」,而《本草從新》認為芡實可以「補脾固腎」。不難看出,從歷代本草的角度來看,八珍糕所選五味主藥的作用也是十分強悍的。

現代藥理對人參、山藥、茯苓、蓮子、芡實這五味中藥也有過研究,而且每一味中藥都有各自不同的藥理活性。藥理研究表明,人參可以降三高,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腦缺血,增強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抗腫瘤,抗衰老,抗炎,保肝,護腎,改善性功能[4];山藥可以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調節脾胃護肝、調節免疫、抗腫瘤[5];茯苓可以利尿、免疫調節、保肝、抗腫瘤、抗氧化、抗炎、抗病毒[6];蓮子可以抗氧化、抗衰老[7];芡實可以抗氧化、延緩衰老、抗疲勞、抗心肌缺血、抗癌[8]。不難看出,八珍糕所選的五味中藥,藥理活性與藥理作用是比較強大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外科正宗》稱它「服之百日,輕身耐勞,壯助元陽,培養脾胃」的緣故了。

最主要的是,八珍糕雖然含有五味中藥,但是卻含有粳米、糯米、白糖、蜂蜜四味食材,這樣做成的糕點,不僅具有治病養生之功效,而且還有充饑飽腹之美感。所以,怪不得清宮太醫院將它改良成宮廷御膳的。而八珍糕的配方,不僅可以做成糕點,也可以將這些中藥打成粉,治病養生兩不誤。當然,目前比較遺憾的是,八珍糕的復方,無論是藥理研究還是現代臨床應用,都比較少,這大大削弱了八珍糕的奇妙作用。也希冀,在未來的臨床與藥理研究方面,能夠對八珍糕這樣的經典名方進行深入研究,發掘它更多更新的臨床妙用,為人們的身心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葉德松.御膳「八珍」,養身益壽[J].家庭醫學,1997,(3):42.

[2]明·陳實功.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3]鄭開容,許碧玉,柳強.妙用四神湯的體會[J].中國民間療法,1999,(9):29-30.

[4]沈映君.中醫藥學高級叢書·中藥藥理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5]董慶海,吳福林,王涵,等.山藥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特產研究,2018,40(4):98-103.

[6]梁學清,李丹丹,黃忠威.茯苓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0(2):154-156.

[7]張超文,謝夢洲,王亞敏,等.藥食同源蓮子的應用研究進展[J].農產品加工,2019,(2):80-82+86.

[8]劉琳,劉洋洋,占穎,等.芡實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雜誌,2015,30(2):477-479.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鑑),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4582b1f3184280669ed5f5cd5e1de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