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探訪恆大足校,這份青訓報告告訴你為何這裡能誕生未來之星

2020-06-18   仰臥撐

原標題:實地探訪恆大足校,這份青訓報告告訴你為何這裡能誕生未來之星

2012年10月,恆大足校建成開學,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很多家長也都將自己熱愛足球的孩子送到恆大足校就讀。

當時恆大足校處於第一個五年規劃階段,招生政策與現在是有所不同。在恆大足校第一個五年(2012-2017)規劃中,只有那些精英足球孩子的在校費用是全免的,而有一部分學生每年是要繳納一定費用的(2012-2013那兩年為3.5萬一年,2014年開始調整為5萬一年)。雖然學費對於普通家庭而言並不低,但這一政策讓更多熱愛足球的孩子接受到了最專業化的訓練,對於足球在國內未來的發展是有利的,而這也與恆大足校第一個五年規劃的目標是相一致的,那就是著力擴大足球人口,夯實人才基數。

2020年6月17日,恆大足球學校正面航拍實景

足校第二個五年規劃,全面實施「全精英、全免費」

而當時光來到2018年,彼時的恆大足校已經來到了第二個五年規劃,從那年開始足校全面實施「全精英、全免費」的人才培養機制,學生訓、賽、學、吃、穿、住等費用全免,確立了5年國內特訓、5年海外深造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獨有的恆大青訓「一條龍」體系。值得一提的是,足校在孩子14歲開始每年選拔25人到恆大西班牙分校留學5年(每半年球隊會進行末尾淘汰與本校首位進行對換調整,激發孩子的進取心),這一機制,能夠讓孩子在青少年階段更早的與歐洲頂尖足球人才長期進行高強度高水平對抗,從而保證精英足球人才最大化兌現自己的天賦。

2020年6月17日,恆大足球學校西區足球場實景航拍

今年是恆大足校實施「全精英、全免費」機制的第三年,在全免費的情況下,打消了一些普通家庭的經濟顧慮,能讓更多天賦少年的家長願意讓孩子去夢想去做一番嘗試。

不過,要成為恆大足球的精英新生並非那麼簡單,可以說要面臨著極其激烈的競爭壓力,但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讓孩子有一次盡全力去追逐夢想的嘗試。雖然很可能並不能如願入學,但有過努力也不會有遺憾。而如今恆大足校的全精英機制,也是對孩子們的負責,因為如果你並沒有未來能成為職業球員的天賦,來足校上學也是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

招生百里挑一,招生選拔公平、公正、科學

近日,恆大足校2020年招生負責人蔡光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恆大足校招生測試一年一度,今年是從5月18日啟動,在國內30個省區市設立招生站,選派優秀教練員、球探進行招生測試,2020年計劃招生200-300人,預計參與初試測試超2萬人,來校參加複試超2500人,可以說是百里挑一。」

2020年6月17日,恆大足校招生複試隊員在校本部進行比賽測試

筆者通過在恆大足校的實地參觀考察時,正好看到一群2011年出生的孩子們正在球場上複試踢比賽,這群9歲大的孩子們,一個個都是經過了幾年專業足球訓練的孩子,在球場上展現的技戰術能力可以說超過99%的普通孩子,他們有著非常紮實的傳、帶、停、射的基本功,會拉球、扣球、假動作,有位置感,也有一定的球商,會把球傳給空位的隊友,甚至左右腳都能打出有一定力量的射門。

在眼見的這批幾十位複試的孩子中,有一位前鋒讓眾人眼前一亮,他的人球結合能力、速度、傳球意識和射門能力都要高出其他小朋友一兩個級別,後來才知道他從三歲就開始踢球了。

而我們也不知道他是否能被足校錄取,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只知道複試時他身披著203號球衣。

根據招生負責人蔡光輝透露,「複試的測試是完全封閉的,家長們都必須在球場圍欄外,不能進入到測試區,更不可能跟評審有交流。每個孩子都隨機領取到一個號碼簿,評審都不知道孩子是誰,他們只知道是幾號,比如203號、215號等等,最終評審把考評分數直接錄入系統,產生得分。同時,我們在測試過程中,還會有監督組,督導評審、招生老師嚴格執行到位,保證對每個孩子公平公正。」

從蔡光輝的採訪內容中,我們完全能感受到恆大足校對於選拔新生是非常堅定於公平公正的。

2020年6月17日,恆大足校招生複試隊員在校本部進行比賽測試

而對於複試學生的足球綜合能力評測上,足校也是採取了非常科學的機制。

每一期參加複試的孩子都要在學校待3天,主要考核評測孩子三大方面的能力,分別是身體素質、足球技術和比賽技戰術表現。

在3天的複試中,每天上午是複試學生的比賽時間,通過比賽觀察孩子們的比賽綜合能力,這是屬於比較主觀的評判,但足校會有5個評審——外方、中方教練組成的專家評審團,同時,也會錄像進行分析。

而在下午的複試中,孩子們會進行一些客觀足球技術能力和身體素質的測試,身體素質比如立定跳遠、跑步速度等,而足球技術正如筆者當時看到的是孩子們進行帶球繞杆速度測試(全程紅外線電子計時)和左右腳射門得分測試。這些都是可以用數據量化考核學生的,都是客觀。經過筆者的了解,對於身體素質和足球技術的測試,這些可量化數據是取孩子三天來的最佳數據作為最終考核的指標,這樣防止了有一些孩子當天狀態不佳不能發揮出狀態的情況出現。

2020年6月17日,恆大足校招生複試足球技能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複試身體素質的評分標準以足校歷年精英生測試資料庫為基礎,結合世界足球強國、亞洲一流隊伍、中國歷屆優秀球員青少年階段大數據樣本制定;足球技術、比賽技戰術表現由專家評委從六方面觀察評估,經專家組集體評議後確定錄取球員。

今年,足校通過分析回顧這套招生選拔體系的相關數據發現,2018年以來招生測試中指標優秀的學生,現在都已經成為足校各年齡段隊伍的主力球員,這證明足校的招生選拔標準是科學的。

結合歐洲青訓經驗科學訓練,紀律性是優勢

恆大足校青訓總監里卡多(Ricardo Gallego)相信大部分球迷並不清楚他當年是什麼級別的存在,他是皇馬和西班牙國家隊80年代的主力球員,有過42場的國家隊出場經歷,作為一名防守型中場,筆者對他印象最深的他在1984年歐洲杯決賽上對普拉蒂尼的成功防守,那一屆歐洲杯普拉蒂尼僅在這場比賽中沒能取得運動戰進球。作為從小在皇家馬德里青訓營土生土長的球員,他受到西班牙青訓的薰陶和了解可謂頗深。

所以里卡多作為恆大足校的青訓總監,也將皇馬的青訓模式帶到了這裡。他表示:「9到13歲的小年齡段球員要做的就是享受踢足球的樂趣,要靈敏且快速的控球,學會掌控比賽。所以,對小年齡段的球員,我們更看重基礎技術的訓練,會更多地訓練他們的基本功,從11-12歲左右才開始進行戰術的培養。」

2020年6月17日,恆大足校U14一隊隊員在進行隊內對抗訓練

而曾擔任馬競梯隊主帥的現恆大足校U14隊主教練薩爾瓦多談到恆大足校的孩子們的紀律性時說:「相對於歐洲的球員,咱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恆大足校的孩子們非常守紀律,能夠短時間吸取大量的足球知識和文化知識,這對於咱們的訓練很有幫助,也能保證孩子們能夠更快地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技戰術水平。」

2020年6月17日,恆大足校U14一隊隊員在進行阻力傘力量訓練

筆者通過對恆大足校的實地參觀考察,也深深感受到了這些孩子們的有著嚴格自我自律要求,雖然是足校但是給人感覺安靜有序並且環境非常乾淨整潔,就算是10歲左右的小孩子,看上去也非常乖巧而有禮貌。

足球訓練和文化學業兩不誤,學生不愛玩手機放假也去踢球

對於一所足球學校,相信很多人都非常關心學生在校的文化課學習問題,筆者來到足校參觀後發現,恆大足校真的非常重視學生的文化和其它綜合興趣愛好的培養。

我看到學生除了普通的文化課之外,還有專門的手工模型、剪紙、繪畫、書法課教室,在教室內外也能看到學生精美的作品。

而對於學生們如何做到足球訓練和文化學業兩不誤的?文化課老師徐劍華表示:「我們對教學與足球訓練時間做了科學合理安排,每天7節文化課學習時間及上下午各一個半小時足球訓練,充分時間保證。另外,我們自己有自己的校本課程,我們實施了自己的高效課堂。在我們的課堂上是高效率的。」

而對於現在的孩子愛玩手機,徐老師表示這些孩子都是懷抱夢想來到這裡,學校也只是在周末發手機給孩子跟家長聯繫,但這裡的孩子都不太愛玩手機,總是很早就上交手機,然後成群結隊去球場踢球了。

而筆者在通過在恆大足校的參觀,也確實沒有看到有近視眼的學生,這也說明這群追逐足球夢想的孩子並不是那麼迷戀電子產品。

八年辦學成果已證明恆大足校辦學模式是成功

恆大足校的孩子們經過校本部5年培養後,通過三層把關,每年年再選拔最具發展潛力的25名14歲球員赴西班牙分校深造5年。這個工作從2014年就開始在具體實施了,到現在為止,恆大足校有6人入選恆大一線隊、18人入選恆大預備隊、62人入選恆大梯隊,有7人就要輸送到希洪競技等歐洲職業俱樂部梯隊。足校入選各年齡段中國國青、國少隊的408人次,其中2019年119人次創歷年之最,足校的U17球員凌傑還連跨兩歲跳級入選U19國青隊。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在參觀恆大足校時,恰好遇上了恆大U17西班牙分校的球員進行隊內對抗賽,他們已經在西班牙分校待了有好幾年了,這場比賽小球員展現了非常高的技戰術水平,給了筆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U17隊內的凌傑此前在馬德里冠軍賽上的表現就已經讓歐洲俱樂部的主教練為之稱嘆了,而在今天的教學賽上,凌傑也展現了自己在前場全面的能力。

2020年6月17日,恆大西班牙分校U17隊隊內訓練賽,劉浪舟持球推進

而場上還有一名球員更為亮眼,他的名字叫王牧,是一名中非混血。出生於2003年的他,父親是中國浙江溫州人,母親是東非坦尚尼亞人,他2歲之後就來到了中國生活,五年前成功入籍中國,他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從小在中國長大的他也一直覺得自己就是中國人。在球場上,他的身體柔韌性、爆發力和球感都非常出色,也在比賽中打進兩球,在這個年齡段他就像亞亞-圖雷、拉米雷斯和保利尼奧的結合體一樣,是能攻善守的現代型B2B球員,他也是多年來一直在恆大足校成長起來的孩子,假以時日,他有很大機率會大放異彩。

不得不說的是,在這批U17的西班牙分校球員中,已經有7名球員被西班牙球隊的梯隊選中,等到疫情結束後,這7名球員就將奔赴各自簽約的西班牙俱樂部。而恆大足校西班牙分校競賽總監周穗安指導表示這些簽約都是通過租借的形式,小球員的所有權仍是歸屬恆大。周穗安指導還在採訪中充滿信心地表示,這些在西班牙分校經過多年鍛鍊的小球員,以他們的能力以後都會成為職業球員,都會有球踢。

除此之外,恆大足校這些年在全國青少年各年齡段比賽中拿了大大小小無數冠軍,這些都已證明恆大足校的辦學模式是科學、先進和成功的。

總結

恆大足校是中國甚至全世界頂級的足球學校,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可謂應有盡有,50塊足球場、齊全的醫療設備、康復器材和專業的醫療康復人員、全方位的室內訓練設施,包括食堂也配備專業的營養師和食品質量監測人員。而在學生的管理方面,足校實行「雙導師」即足球導師和文化導師的模式護航孩子們的成長,旨在為培養全面的足球人才做好每一個細節。

截至目前,恆大累計青訓投入超28億元,這是實力,更是一種決心,讓人敬畏,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恆大足校會源源不斷地培養出球星和優秀教練員,為中國足球的崛起助推澎湃動力!

(仰臥撐-邱翼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