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韓信擁兵自立,能夠擊敗劉邦項羽,並且一統天下嗎?

2023-11-24     掌柜講歷史

原標題:如果韓信擁兵自立,能夠擊敗劉邦項羽,並且一統天下嗎?

「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公元前196年,韓信被蕭何及呂后誘騙至長樂宮,年僅35歲。他死前的這句悲鳴,划上了他生命的句號。秦漢之際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一代「兵仙」就此隕落,這也讓後世對他的悲慘結局感到同情和感慨。韓信的軍事能力在當時乃至中國的軍事史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他所創造出的一些戰術和計策,現在依舊被人熟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一戰、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等。

這也不禁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如果韓信擁兵自立,有可能打敗劉邦項羽並且一統天下麼?韓信早年間就是一個遊手好閒的窮光蛋,連自己的溫飽問題都無法獨立解決,還被洗衣的老大娘施捨飯食。後來被屠戶欺負,受了胯下之辱。項梁起兵反秦後,韓信便投了軍,項梁死後又繼續追隨項羽。韓信起初是打算一直跟著項羽的,並且還為他出了很多的計策,但項羽見他只是一個執戟郎中,便不聽他的計策。劉邦入蜀後,韓信選擇了跳槽,並在劉邦手下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毫無疑問,韓信的離開是項羽的損失,如果他能夠重用韓信,得天下的未必就不是他。加入漢營後,韓信被蕭何慧眼識珠,並極力推薦擔任大將軍。登台拜將之後,韓信終於有了自己的舞台。漢元年(前206年)十一月,項羽開始進攻齊地田榮,劉邦抓住機會決定攻打關中。為了儘快地解決三秦王,韓信用了一條被永載史冊的計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等到敵軍反應過來時,韓信已經讓他們失去了翻盤的可能。此後韓信一路向東邊打,先後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

至漢四年(前203年),韓信已經將齊地全部平定,並且被冊封為齊王。之後項羽派手下大將龍且前來攻打齊國,卻被韓信擊敗,龍且本人也戰敗身亡,項羽開始感到恐慌。一貫不屑於使用陰謀詭計的項羽也玩起了反間計,派人遊說韓信背叛劉邦與自己聯合。但是對於項羽的計劃,韓信直接拒絕了,並說自己寧死也不背叛漢王。韓信手下的謀士蒯通則認為,當時天下大勢之關鍵所在全都在韓信手中,他支持誰誰就能得天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當時的韓信已經與劉邦、項羽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要知道,韓信雖然在名義上是劉邦的大將軍,但他手底下的兵馬卻是自己一手拉起來的。這支軍隊姓韓不姓劉,即便在名義上屬於漢軍。所以如果韓信想要脫離劉邦,他手下軍隊發生譁變的可能性也並不大,憑藉他自身傑出的軍事指揮能力也足以與楚、漢一戰。但韓信如果自立門戶,最多也只能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一統天下的可能性並不大。從歷史上楚漢的成敗可以看出,劉邦之所以得天下,手下除了韓信、樊噲這樣的優秀將領,還有蕭何、張良這樣的頂尖謀士。

項羽本人雖然作戰勇猛,但手下最出色的謀士范增他都不能用,一味地憑藉武力而不依靠文治是無法長久統治的。正因如此,項羽建立的分封體系沒多久就崩潰了。自立門戶後的韓信於項羽的局面又有多大的區別呢?即便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在當時是頂級的存在,但他並不具備長期經營自己地盤的組織構架。可以預想到,劉邦在軍事上可能會在面對韓信時節節敗退,但憑藉蕭何等人的內政能力足以將爭霸戰變成持久的消耗戰。一旦打起了消耗戰,韓信的軍事能力的長處,就不再那麼明顯了。

所以說,即便韓信自立門戶,最多只能在短期內在軍事上壓制楚漢兩家。但如果想要消滅楚漢並且一統天下,難度還是非常大的。更何況韓信並沒有背叛劉邦的心思,對於別人的恩惠,他從來都是銘記在心、知恩圖報的。文章的最後是本期的百曉生薦書,給大家推薦的書是《谷園講通鑑:這才是秦漢》。本書作者作家谷園是近年來備受推崇的國學學者,其作品深度剖析歷史後用最接地氣的方式為年輕人解讀,對秦漢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fa74755680f611298fee7b969210a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