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
最近,老妹兒真切地感受到了世界的變化,
一打開網際網路,正在更新的影視作品,不論美國英國泰國日本韓國,到處都是兩個男人啃在一起。
這不,灣灣也加入戰局,直接祭出男生許光漢。
午夜街頭,全裸狂跳《舞娘》……
任誰不得大嚎一聲。
這一舞不得了,
剛一上線瞬間超過「美女荷官」跟「商務殷語」,空降熱門榜冠軍。
導演程偉豪近年佳作不斷(《目擊者之追兇》《緝魂》《紅衣小女孩》),首次挑戰喜劇片,將民俗元素和社會議題大膽融合。
今天咱就來說說這部有趣且不俗套,催淚但不濫情的新片——
年輕警員吳明翰(許光漢 飾)一心只想緝毒破案立大功。
毒蟲邊飆車邊銷毀證物。
明翰橫衝直撞玩命追,最終成功將毒販緝拿。
萬萬沒想到,他搜集散落在地上的贓物時,竟然誤撿了一個紅包。
打開一看,竟然是愛的契約四件套(頭髮、指甲、紙鈔、生辰八字)。
婆婆媽媽立馬衝上來認領姑爺。
並聲情並茂地介紹自家這位來自地府的男嘉賓。
鬼新郎毛毛(林柏宏 飾),傳說中的五講四美好青年。
熱愛環保事業,沒事就去海邊撿垃圾。關心小動物,各種救助流浪貓狗。
走在時代議題尖端,為了各種民生大計奔走呼號。
他心中的頭等大事,就是想跟伴侶確定關係。
可父親卻堅決反對,失魂落魄的毛毛跟愛人哭訴,直接被馬路飛車送走。
奶奶心疼孫子,於是墳前捉婿。
熱血警探自然對這種封建迷信嗤之以鼻,可打那之後就開始衰運連連。
不是被車撞,就是高空拋物,最後搞得遍體鱗傷。
這還沒完,工作更是各種不順。
不僅搞砸毒案線索,還被下放到基層派出所。
別無選擇的吳明翰只能含恨成為冤鬼毛毛的冥婚「老公」。
為了斬斷這段姻緣,明翰決定揪出肇事兇手為毛毛伸冤,超渡他去西方極樂世界。
原本一言不合的兩「人」,展開了一段荒謬又笑中帶淚的旅程。
最後發現,那位肇事逃逸的兇手與他正在調查的毒品案大BOSS,竟然是同一個人。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不僅是導演程偉豪最具野心的作品,也是他目前為止最成熟的一部電影。
本片雜揉了警匪、靈異、愛情、親情、社會話題等各種類型和元素,卻融合得有條不紊,恰到好處。
以往的同類題材,一般旗幟鮮明地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以《黑幫少爺愛上我》《30歲處男魔法師》《語義錯誤》為代表。
聚焦於外貌姣好的花美男之間所擦出的激情與火花,淡化處理實際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困境,一般服務於「腐女」群體。
另一種是,以《斷背山》《月光男孩》《誰先愛上他的》《每分鐘120擊》為代表。
以紮實尖銳的筆觸,描摹主人公身份認同問題,以及其與社會格格不入的關係,為求寫實而導致劇情往往沉重且難以消化。
本片則突破了此題材既有的類型限制,既沒有刻意造作的「賣腐」情節,亦無難以下咽的陰鬱情緒。
兩位主角之間的情感甚至不存在愛慕情愫,而是更傾向於兄弟之誼,但卻無比真誠、飽滿炙熱。
本片非常善於利用刻板印象「借力打力」,人設、文本、細節充滿刻板印象,卻旨在打破刻板印象。
開篇便不斷拋出「XX群體就是XX這樣」,「男的就該陽剛,女的就是花瓶」。
幾乎每個角色所代表的群體,都以他們最讓人「熟悉」的樣子出現在電影中。
但事實告訴我們,這些誤會往往都來自不了解。
導演通過劇情的編排,讓角色們相遇、相識,更被迫長時間相處,藉此機會讓彼此消除偏見。
很多人都說,偏見與歧視源自人性中最直接的惡意。其實,某種層面上,更來自個體之間的「未曾接觸」和「不了解」。
然而,事實上偏見與歧視乃起源自人與人之間的「未曾接觸」與「不理解」,那是非常日常且普遍的,「差異」始終存在,只是我們懶得耗費心神或缺乏機緣去接觸與理解。
正如同吳明翰與毛毛初識時,兩人之間偏見與對抗。
但是隨著兩人間的相處,同理心慢慢占據上風。
在了結遺願的過程,吳明翰親眼見證了毛毛的血淚與掙扎,不論是交付真心卻被恣意蹂躪的戀情,亦或與父親間難以啟齒如履薄冰的親情。
當吳明翰從擺脫厄運並獲致升遷的功利動機,移轉至基於同理與友誼的情感動機時,他便完整踏實地走進了毛毛的內心世界,完成了祛魅並和解的整個過程。
他們漸漸能將彼此視作純粹的獨立個人,無關乎兩人與生俱來的身份與特質。
導演始終對人性的善良抱以最美好的願景,雖然美好到有點不現實,但電影不就是為此而存在的麼……
另一方面,主創也沒有迴避現實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儘管在畫面、劇情、剪輯處處散發出一股荒誕的氣息,卻沒讓這一切的虛幻和失真喧賓奪主,不但能取悅逗笑觀眾,同時亦能給出最深切的人生況味。
導演在節奏的掌控上相當老辣,什麼時候哭,什麼時候笑,什麼時候丟懸念。一切都拿捏得十分精準。
讓這個看似荒謬的故事盡在情理之中,展現了強大的劇作能力。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平心而論,本片堪稱一部斑斕卻不失焦,誠懇但不矯情的喜劇佳作。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告訴我們,這世上總有一個人永遠愛著我們,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去珍惜和守護。
願所有人都能被理解、被善待與被愛,然後溫柔的被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