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的混動SUV!這五菱新車售8.98萬起 不充電更耐用!

2023-10-10     玩車教授

雖說現在國產新能源車領域很卷,但價格始終是內卷的決定性因素。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很多車企在15萬、20萬甚至30萬的市場上已經「玩出了花」,各種配置也是一個不落。在這些層出不窮的「卷王」車型的助推下,似乎大家都已然把關注的目光,放在了這些有一定售價的車型上。

但在更高價位車型卷到極致的同時,相對較低價位的車型卻仿佛失去了輿論土壤,所以在當我們看到五菱星雲的時候,不僅還是要感嘆一句:五菱,還是那個五菱。

五菱星雲是一款主打大空間和駕乘舒適性的緊湊型油電混合動力SUV,於2023年9月20日上市,新車共兩款車型,定價區間為8.98萬及10.58萬元。這裡要向大家再次強調的是,星雲不是插混車,是HEV混動,即油混。

在基礎參數上,兩款車型是高度類似的,包括它們都搭載了參數完全一致的2.0L自然吸氣發動機(136匹)+前置單電機(177匹),都搭載了1.8度的三元鋰電池,是的,我們沒有打錯字,電池容量是1.8度,不是18度,這是HEV混動車電池組的典型容量大小。

另外,兩款車在包括輪胎規格、基礎配置上也是完全一致的。那麼,面對兩個車型接近2萬元的價格差異,到底區別都在哪呢?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兩款車的配置差異的話,不難發現一個事實:指導價8.98萬的標準版和指導價10.58萬的旗艦版,兩者價格差異接近2萬元,但其實它們的配置差異並沒有那麼巨大。甚至我們可以說,如果單看指導價的話,旗艦版的定價有點偏高了。

所以到底有什麼是旗艦版有,而標準版沒有的呢?包括這些配置:前排側氣囊、360度全景影像(標準版為普通的倒車影像)、全景天窗(標準版沒有天窗)、全車的車窗一鍵升降和防夾手功能、後視鏡的自動摺疊、內後視鏡的手動防眩目功能,以及主駕駛位的電動座椅調節以及多了2個喇叭(標準版4喇叭,旗艦版6喇叭)。

實話說,這些配置固然能對用戶的用車體驗帶來一定升級,但星雲這款車是全系沒有配備L2系統的,智能車機、語音控制系統這些基礎的智能化配置也是全系標配,而且在上述我們提到的這一大堆配置差異中,真正能構成用戶體驗感的明顯區別的配置,幾乎也就只有360全景影像、全景天窗和車窗玻璃一鍵升降了。而為了這些功能要付出接近2萬的溢價,我們認為並不是十分值得。

因此如果只看指導價的話,我們只推薦指導價8.98萬的標準版車型,旗艦版車型由於性價比並不高,並不在我們的推薦當中。當然了,我們這是只針對指導價基礎上的購車建議。但在截稿前,通過對星雲這台車的經銷商實際報價信息的整合,我們似乎有必要對這兩個版本進行重新評估。

看到這個小標題你可能會有點懵:你不是剛才說了旗艦版性價比低的麼?怎麼突然就值得買了?單看指導價的話,旗艦版確實性價比不高,但在20號星雲上市之後,目前這兩個版本的經銷商價格,則指向了另一個結論:旗艦版的可購買價值大大提高了。

目前星雲的兩個版本,終端報價基本上相比指導價都有一定的下調。其中標準版的終端參考價為8.68萬,相比指導價低了2000元左右。而旗艦版的終端參考價為9.58萬,相比指導價低了1萬元。如果用終端報價作為參考系,那麼這兩個版本的報價不僅全部低於10萬元,而且它們的價格差距也縮小到了9000元。

而如果以9.58萬這個報價為參考的話,我們可以說,旗艦版的購買價值其實是高於標準版的。原因很簡單,上面提到的那堆配置差異,放在差價近2萬這個語境下確實不太夠看,但如果放在差價9000元的基礎上,那可就不一樣了。

要知道,就一個可開閉式的全景天窗,哪怕是到改裝店改裝,費用都基本上要6000塊以上,再加上360倒車影像、車窗一鍵升降這些東西加起來,這堆配置的價值是不止9000塊的。所以在當前的經銷商報價的基礎上,9.58萬的旗艦版其實性價比甚至比8068萬的標準版要更高。

但大家也要注意一點:我們前面提到的終端參考價,那只是參考價,各地的經銷商會根據所在地的市場情況進行一些價格上的浮動。換句話說9.58萬這個參考價,未必是你真正到店所能拿到的價格,有可能會更低,也有可能你遇到的某家4S店沒有任何優惠,直接按照指導價出貨,這都是有可能的。

分析完配置和價格,接下來就該分析下星雲的競品了,實話說,要找它的競品不是一件太好辦的事,因為這車實在太有意思了。

首先,星雲的車身尺寸為4610*1810*1670mm,軸距2700mm,放在現在基本上是緊湊級SUV裡面中等偏小的尺寸。在尺寸上,比亞迪的宋Pro DM-i和吉利銀河L7都要比它大,當然了,也明顯比它貴。畢竟這兩位的起步價都已經12萬以上了,而星雲哪怕是頂配也就10萬(還沒算終端價格)。所以如果嚴格對標的話,無論是宋Pro還是銀河L7,其實都不算是星雲的直接競爭對手。

那它的直接競爭對手是誰呢?長城的哈弗H6在價格上和它類似(9.89-10.89萬),但H6是燃油車,和作為油混車的星雲相比,在能耗等方面有天然劣勢。當然了,長安的CS55 PLUS、奇瑞的瑞虎8這兩位,也是和星雲價格相近,而且車體尺寸都比它大的車,但這兩位也都是燃油車,和星雲相比也存在著動力系統和能耗、用車成本等方面的天然劣勢。

所以,星雲實際上處於一個非常微妙的區間內,和它在產品力上接近的綠牌車對手們,例如宋Pro和銀河L7,都比它貴一截。而和它體型差不多、售價也差不多的對手,基本全都是燃油車。所以如果嚴格意義上看,五菱星雲在當下,可以算是沒有直接對標的對手。

其實不得不說,也許你會覺得星雲在配置上好像不算很頂,沒有一些三四線自主品牌的新車那樣「驚天地泣鬼神」般的逆天性價比。但如果你認真下來去看看這車,你會很驚奇地發現,在10萬內這個價位,還真的找不出能嚴格對標星雲的對手。

所以這其實就是五菱在產品戰略上的強大之處,你要單看產品力,它在帳面上看不算最頂尖的,好像每一個單項你都能找到比它配置更強的同級車。但如果用一個購車者的身份,在那個價位把它和其他車綜合對比,你會發現它還是最值得購買,性價比最高的那個。

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擔心星雲的市場表現,這車是必然會爆火的。而星雲也好,五菱品牌也罷,它們其實一直以來推出了那麼多現象級車款的核心原因,並不是單車型的極致性價比,而是極其精準的差異化定位,而這,才是五菱最強的殺手鐧,也是其他車企很難短時間學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b271193c68021b204d767f353ac81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