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生活離癌症很遙遠,但冷冰的數據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
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發布的最新癌症數據統計結果顯示,近10多年來,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致癌物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卻不知道。
大家可以先做一做這道簡單的測試題:
以下哪些選項可能致癌?(多選)
- A、炒菜油煙
- B、隔夜的青菜
- C、土榨花生油
- D、烤肉
- E、手機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A、C、D
題目沒做對的朋友,那是因為你對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現的致癌物知之甚少!
認識這7種生活常見的一級致癌物
根據對人的致癌危險性,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對致癌物劃分了四個等級,
其中,一級致癌物被稱作「確認致癌物」。截至2017年10月,1類致癌因子名單上共有124個成員,並且已經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這些物質可致癌。
在這124個一級致癌物中,這7個致癌物最靠近我們的生活:
黃曲黴素:其毒性相當於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
亞硝胺:前身是亞硝酸鹽,長期大量食用會轉化成亞硝胺;
苯並芘:多環芳烴中毒性最大的致癌物,會損傷基因;
甲醛:一種強刺激性的有害氣體,超標會傷害人體;
乙醛:酒精中的乙醇與唾液接觸後會轉化為乙醛;
尼古丁:每天吸煙數量超過5支,患肺癌機率高達25%;
檳榔:含有大量的檳榔素,具有細胞毒性。
在日常的家居生活中,用的、吃的、每一個角落都可能潛藏著這些致癌物。只有將它們找出來,並且加以預防,才能更有效地防住癌。
筷子、砧板使用久,可能含黃曲黴素
筷子和砧板,是我們每天都會用到的家居物品,而且每一頓飯都離不開它們。
可怕的是28℃~38℃的潮濕環境中很容易滋生黃曲黴素,如果家中的筷子和砧板長期不換洗,它們就會成為滋生致癌物黃曲黴素的溫床!
當木筷子出現變形開裂、受潮後發霉、食物附在筷子裂縫裡發霉變質都有可能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從而有致癌的風險。
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筷子表面的霉斑、聞霉變氣味,判斷是否發生霉變,若發現已經霉變應停止使用,並將其扔掉。
砧板用久了更是「髒」出我們的想像,美國亞里桑那大學環境微生物教授查爾斯·格巴博士指出,不少家庭使用的砧板上的糞生細菌數通常是馬桶坐墊上細菌數的200多倍。而且開裂、刮痕多的砧板,其縫隙中可能藏著致癌物。
設想一下,每天用的筷子、砧板都受黃曲黴素威脅,既不衛生也不安全。然而,用280℃以上的高溫才能滅殺黃曲黴素,普通的煮沸消毒法對它幾乎不起作用。
想要避免筷子和砧板都被沾上黃曲黴素,就該這樣做:
1、筷子需要定期更換,使用時間最好別超過3個月;濕筷子要烘乾再放好,最好每周消毒一次。
2、砧板重在清洗,做到「用鹽去油、用檸檬去腥、用醋去菌」即可;砧板要放在通風處,儲存環境避免潮濕。
癌從口入,你吃過哪些「危險食物」?
有人說,世界上所有癌症中,約有40%都是吃出來的。這並非危言聳聽,根據科學數據表明,45%的癌症與飲食、營養有關,35%與煙酒有關。
在我們平時做的菜、喜歡吃的某些食物里,很大可能就含有致癌物質,一旦攝入過多,身體將會不堪重負。
高溫烹飪的食物
由於脂肪在高溫下會產生強毒性的聚合物,若高溫烹飪高油脂的食物時,油溫超過270℃,則會產生苯並芘。動物研究表明,長期吸入或吃進苯並芘,可誘發肝癌、乳腺癌、膀胱癌、喉癌、消化道等多種癌症。
注意,苯並芘更容易聚集在烤焦的食物中,其含量比普通食物高出10~20倍。
在此,建議大家:烹飪時油溫最好控制在150℃以下,不要高溫、長時間加熱食物;少吃燒烤、肥肉、雞排等油脂較高的食物。
加工肉制食品
在加工肉制食品的腌制過程中,為了保存獨特的風味及延長保質期,會加入食鹽和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當與蛋白質分解出來的胺類物質結合在一起時,它就會變成亞硝胺這一種致癌物。
所以,少吃培根、火腿、灌腸、鹹肉、臘肉、燻肉、鹹魚等加工肉制、腌製品,紅肉也被列為可能致癌物,控制每天攝入約70克就沒有致癌風險;每天吃500克綠葉蔬菜,其富含的葉綠素和抗氧化物質有利於防癌。
發霉食物
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很容易會出現霉變,如麵包、饅頭、糕點等,因儲存不當而腐爛的花生、堅果、玉米、大米等,還有原料沒有經過嚴格的篩選的糧油製品,也可能存在黃曲黴素。
大家不要囤積大量的食物,最好是低溫、乾燥保存,避免食物發生霉變。
收好這張《一級致癌物常見來源表》
一級致癌物聽起來有點恐怖,不過大家不用過於緊張,只要做好預防措施,少吃含癌食物或控制食量,就不會那麼容易致癌。
下面這一張《一級致癌物常見來源表》,請大家收好了!
致癌物常見來源黃曲黴素開裂的砧板、長期使用的筷子、發霉食物(發臭的花生、發苦的堅果、霉變的糕點)、原料不及格的糧油製品(土榨花生油、劣質的醬油)、變質的米飯、陰暗潮濕處(水龍頭、牆角、浴簾)苯並芘高溫多油食物(燒烤、肥肉、掛爐烤鴨等)、炒菜油煙、油墨、汽車尾氣、香煙、環境污染亞硝胺加工肉製品(培根、火腿、燻肉)、腌制食品(鹹魚、臘腸、臘肉)、久存的綠葉菜、腌菜(泡菜、鹹菜等)、涼拌菜、火鍋湯甲醛水產品(魷魚、鴨腸、牛百葉等)、染料、油漆、塑料製品、劣質服裝、汽車腳墊、劣質仿瓷餐具、新房板材乙醇酒精、含酒精飲料尼古丁香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