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是一種小型草食奶畜,每胎的泌乳期在九個月左右,平均泌乳量六百千克,乳脂率在百分之三點九,每胎產仔三隻,奶山羊的性情比較活潑,食草廣泛,野草、樹葉、藤蔓、菜葉、瓜豆、雜糧都可以進行飼喂,繁殖快,抗病能力強,可以在房前屋後進行舍養,又可以放牧。投資少,見效快,節省草料,管理起來還方便,是養殖戶選擇的一個好產業。但也要做好人為管理才能提高經濟效益。
春天即將過去,夏天馬上來到,儘管如此,由於春季早晚溫差大、氣候多變,稍不注意,就會引發羊群患病,嚴重時會造成傷亡,損失較大。所以奶山羊的防寒保暖工作不可掉以輕心,防寒保暖仍然首當其衝,要求廣大養殖戶做好以下工作:
春天天氣的特點是,早晚溫差變化大,氣候多變。寒流頻繁來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倒春寒。春天的氣候就像小孩的臉,變化無常,說變就變。從奶山羊生產的現狀看,正處於生產的關鍵時期,懷孕待產期、哺乳期、泌乳上升期三個重要階段,防寒保暖措施馬虎不得。
對冬季防寒保暖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出現的漏洞或破損的地方,作以修補,嚴防賊風。
對羊群密度做一個合理調整,有一定的密度就能產生一定的溫暖。可分為待產群、母子群、空懷群等。對不安定的、愛抵架的羊進行系栓,避免造成流產、踩羔羊等現象。密度大,能產熱且暖和,但容易造成擁擠、體外易生蟲,影響休息,所以要求密度一定要合理,室溫達到12~14℃即可。
產房、羔舍溫度要求14~16℃或以上溫度,讓羔羊和產後母羊在電熱板或電熱毯上,處於恆溫,不要讓肚腹受冷。避免用電燈泡取暖,尤其是大功率燈泡,光線太密太長,不利於休息,會傷害眼睛。
天氣晴朗時,一般是上午11:30~下午15:00,讓羊多曬太陽,適當運動,吃飽喝足,提高抗寒能力。有放牧條件的,這時可以頂風出放。按時回歸。
水溫適宜,飲出健康;水溫不宜,喝出病來。據報道給羊喝冷水可造成熱量損失,相當於0.5~1斤精料所產的熱量。
保暖與通風是一對對立的矛盾,通風不良、有害氣體濃度過大,容易引起一氧化碳、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中毒,輕者發病、重者死亡。注意通風時,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到羔羊、產後母羊身上,尤其是乳房上。
春天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羔羊肺炎、羔羊痢疾等疾病。
做到羊舍保暖、乾燥、衛生、通風,對羔羊和母羊保鏢極度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