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還是回好聲音吧,別搞樂隊了

2019-08-20     談資看好戲

汪峰在《一起樂隊吧》把《花火》又唱了一遍,感覺像是在蹭樂夏TOP1新褲子的熱度。

想來有點唏噓,這歌明明是汪峰寫的,也是汪峰原唱,卻在樂夏被新褲子唱紅了。汪峰再唱,也總少了點感覺。他那身ber亮的塑料皮夾克,用力地咬字「現在我的,yiu些倦了」,還有那甩來甩去的大腦袋,時刻都提醒著人們,搞樂隊的成敗,還真不是靠眼鏡兒大小決定的。

就像有汪峰、李榮浩坐鎮的這檔綜藝《一起樂隊吧》,有大牌子可口可樂冠名(想想馬東的萌睡褲,太沒排面兒了),還有一票天才樂手的加入,奈何節目就是不好看啊。

看了第一集,比較刻薄的觀眾說,「就像大家剛看過了《流浪地球》,你直接一棒子給我個《上海堡壘》。」哈哈哈哈世事總是如此,前腳剛剛打開一扇大門,後腳就忍不住把門帶上了。

樂夏是把成熟樂隊直接拉出來PK、這樣的做法很聰明,這些樂隊本身都有知名度,磨合得的時間也很長,現場表演經驗豐富,來之能戰。光是樂隊與樂隊之間擦出的火花,就足夠好看。

而《一起樂隊吧》的賽制更接近韓國綜藝《超級樂隊》(據說是買了版權的),是把單個的年輕樂手拉出來篩選,讓樂手們自由組合成新的樂隊再來PK。

樂隊是陌生的,只能靠音樂來打動人,節目對幕後編曲和樂手現場live的能力要求都相當高。

《超級樂隊》第一期,只花了10分鐘的時間大致介紹了下節目和導師,然後很快就進入了樂手表演的時間。

結果《一起樂隊吧》的製作團隊燦星,硬是又把這節目搞成了樂手版本的《中國好聲音》。

一開始是《這就是街舞》的朋友們來站台,跳了三分鐘莫名其妙的舞蹈。

然後是一段毫無靈魂的VCR介紹,回放了下黑豹、Beyond和唐朝的經典片段,中國樂隊歷史到了92年就戛然而止。(字幕組還把黑豹樂隊發行《無地自容》的時間打錯了,真的有點過於草率)

跟著三組導師汪峰、李榮浩還有白舉綱和郭采潔又上台表演,分別唱了一首歌,耗時20分鐘。

半個小時過去,樂手還沒上台,還在台下吹明星導師的彩虹屁。

早前的《超級樂隊》能夠俘獲人心,主要就是兩點:一是樂手真的厲害,二是表演真的震撼。

《超級樂隊》不限制音樂種類,主唱、打擊樂、貝斯、吉他、鋼琴、鼓、薩克斯、小提琴各種樂手都可以參加。選手裡也有很多大神,比如2019年日本指彈大賽冠軍、歐洲八國巡演過的樂隊、拿過許多大獎的古典大提琴手……

茱莉亞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的畢業生都成了常規配置。

我們也不是沒有大神。

比如打架子鼓的安雨,是YAMAHA中國第一位爵士鼓代言人,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學院讀碩士。表演的時候,打了個四套三,(用三連音的手法演繹四連音,這種打擊方式非常難得)汪峰都感嘆,「99小節是誰都能打的,就那1小節誰都打不了,太厲害了。」

可惜啊,節目組給大神準備的舞台還不如《中國好聲音》,汪峰李榮浩坐在吧檯凳上,周圍全是喧鬧的選手,舞台放一套架子鼓就變得很狹窄。安雨出場第一個鏡頭,只有一個反光的後腦勺。

就真的,很不好看。

《超級樂隊》里的舞台也不大,但留了足夠的空間感給樂手。面前沒有觀眾,只有明星製作人。每當燈光一暗下來,樂手可以完全忘我地投入表演。

而且樂手表演的時候,鏡頭都是360度無死角拍攝、近景遠景不停切換,打鼓的時候腳怎麼踩、雙手怎麼配合,都能看得很清楚。

但是安雨打鼓的時候,基本就只有正面和側面的鏡頭來回切換,下半身基本是消失的。

節目組把原本的賽制也改得很糟糕。在《超級樂隊》前三集,都是樂手們的展示環節,不評分,也不淘汰。他們來參加這個比賽,就是想讓彼此看到,玩在一起。

即使後面有樂隊PK,也是由明星製作人選出隊長,隊長可以自由去組建自己的樂隊,樂手掌握充分的自主權。

也是因為這種自由,才有了一把貝斯配上三把木吉他還沒有主唱的神奇樂隊。他們重新演繹了Coldplay的經典曲目《Adventure of a lifetime》,真的是銀河般震撼。四個人坐在一起,投入演奏的那種熱情,也相當有感染力。就連Coldplay本尊,也轉發了他們的表演,稱讚是「全方位的驚艷」。

結果到了《一起樂隊吧》,又變成了導師搶人大戰。樂手只能等著被導師挑選,等著導師來打造一支最強戰隊。

這就很沒意思了。獨立樂隊最迷人的,不就是因為有獨立意志,可以玩自己想玩的音樂嗎?我已經聽過鮑家街43號了,有什麼必要再聽一個鮑家街周年慶?

節目有很大一段內容,都圍繞著汪峰跟白舉綱和郭采潔搶人展開。不少樂手的表演基本上就一閃而過……過。得,《中國好聲音》的尿性又來了。可能是怕觀眾還嫌不夠親切,節目組還把中國新歌聲的冠軍蔣敦豪又拉來再回鍋了一遍。

這樣的剪輯考量,也能理解。欣賞樂器表演的門檻,要比欣賞單純的樂隊表演要高得多了。古典樂器就不必說了,單是貝斯的slap,吉他的點弦,爵士鼓的四套三,這些演奏技巧絕大部分觀眾都是看不出來也不懂好壞的。

這些樂手表演的時候,節目組又貼了不少名詞(還不解釋)什麼「重音移位」,「多里安音階」,不但沒減輕負擔,反而讓音樂看起來更加晦澀難懂。

《超級樂隊》很少貼專業術語,更多是讓觀眾直接去感受音樂的魅力,就算是冷門樂器,也給了充分的表演時間。專業的事情,都留給幕後去做。音樂製作、現場錄音都是演唱會級別的,節目一播完,直接就可以做成live專輯。

《一起樂隊吧》里的樂手人設,基本與《超級樂隊》重合,但音樂表現的差異也非常大。

比如《超級樂隊》給了大提琴手洪榛豪一個古典貴公子的人設。雖然長得像王大治,但他的琴藝真的能撐起這個人設。第一次出場,他拉的是皮亞佐拉的Le Grand Tango,難度非常大。許多演奏古典音樂的大提琴家都喜歡演奏此曲,馬友友也拉過。

《一起樂隊吧》的大提琴手林耿銘,出場也穿了一身白西裝,想要往貴公子的路子上靠。帥是真的帥,但他挑曲子的水平真的很一般,出場拉的是巴赫G大調第一組曲前奏曲,屬於藝考常見曲目。水平怎麼樣,我這種行外人也不敢評價,反正看彈幕是說有走音。

還有《超級樂隊》里玩電音的Dpole,Padplay玩得很好,創意也很多,可以用過水通電發聲、遊戲手柄打節奏,而且鋼琴也還彈得不錯,算是多才多藝。

雖然鏡頭裡並不懂他多厲害,但確確實實看出他的手速非常快,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一起樂隊吧》里也有一個玩電音的椒鹽菠蘿。汪峰一個勁兒誇他厲害,但節目居然只給了他十幾秒鐘的表演鏡頭???連手部特寫都沒有,只看到他在那Pad上戳了幾下,仿佛玩切水果的我自己。

要說中國人就是不如韓國人會玩音樂,我是不服氣的。樂隊的夏天裡,看旺福和海龜先生的吉他手solo對決,明明也很刺激精彩。只可惜《一起樂隊吧》太輕視音樂本身,也太輕視選手,把時間全留給了喋喋不休的明星。

看下一期的預告,好像還有不少仿佛來蹭盒飯的半吊子選手。101里被淘汰了的鹿小草,蜜蜂少女里的陳樂一,平時的甜心少女,臨時搞起搖滾樂,節目組是不是也太不挑了?

李榮浩都崩潰了,小小的眼睛充滿了大大的疑惑,現場瘋狂懟人。

《一起樂隊吧》第一期播出後,撲得無聲無息,也是意料之中。一味學韓國綜藝想要速成,這招早就已經不靈了,關鍵還把別人沒犯的錯都犯了一遍。(不想看安雨苗一凡這樣的大神埋沒啊,希望節目組多聽聽觀眾的意見,現在改正還來得及)

雖然《樂隊的夏天》是完全原創,但他們和《超級樂隊》不約而同達成了一個默契——認真做節目,忘我做音樂,即使不那麼合群,也總是會有人欣賞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HvdrWwBvvf6VcSZR3u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