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客戶,家長,親朋長輩,及其他

2023-09-23     西風獨醉

原標題:神童,客戶,家長,親朋長輩,及其他

今天早上刷手機,偶然間刷到了某個神童的成長故事,讓我感慨良多。今天的文章,我就聊聊我對這個故事的一點感想吧。(圖片來源於pexels)

網上提到的這位神童,在13歲時就已經碩士畢業,當時導師想讓他去德國留學,但父母不同意,因為這樣小孩就沒辦法一直留在身邊,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最後父母和小孩雙方進行了「交易」,那就是父母在北京給小孩買房,小孩不出國留學。後來的事情也許你已經知道了:父母用租的房子欺騙說買房了,神童直接躺平了。

我看了這個神童的採訪,他在採訪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本來眼界就很普通的父母,為什麼覺得自己有能力決定博士兒子的一生?」(大意如此,並非原文)。他說這段話的時候到底是一種情緒的宣洩還是對原生家庭的無奈,我不得而知,但他現在確實在躺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也許並非他父母所想看到的吧。

當然,這件事情也並非只是父母原因造成,小孩自己也有責任,但就我看來也許父母的責任更大。由此我想到了我曾經諮詢過的一個案例。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幾乎從來不會對客戶發火,當然小的埋怨也許是有的,但是直接發火的情況我記得只有一次。我記得那位客戶列舉了他朋友小孩的特別多的「缺點」,包括那個小孩有多麼的無能,有多麼的不聽話,跟別的小孩比是多麼的不堪,等等。這樣連續的輸出持續了大概十多分鐘。為了強調他觀點的正確,他還告訴我:小孩的父母也是這樣看的。

這位客戶可能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我當時的情緒已經快爆炸了,只是出於職業性質的尊重才在忍受他的輸出。於是我就問他,小孩的父母是做什麼的,他告訴我小孩的父母普通的打工者,我問他自己是做什麼的,他告訴我他自己也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人。於是我話鋒一轉:「一個碩士畢業才半年的人,你們要求她有多高的工作能力,要能掙多少的工資?」

在說完上面這句話以後,我又說了下面這幾句話。我承認我當時有點情緒激動,這並不滿足職業諮詢人士在諮詢中要情緒冷靜的基本要求。我說:「你們都是普通人,有什麼資格要求子女後輩就一定要成為成功人士?你們在數落小孩的時候,有沒有想想自己現在的情況還不如她?你們如果能力很強,那就給小孩找個好工作啊!」說完這段話我直接掛斷語音,拉黑,再也不見。

小孩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支持和培養,但如果父母過分的苛責小孩,或者過分的約束小孩,對小孩未來的發展未必就是好事。另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的標準,父母成功的標準也不適合直接套用在小孩身上。李白是成功人士嗎?也許有些家長的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家長自己熱衷於遊戲,那就不要指責小孩天天看手機。如果家長自己行為不檢,那就不要指責小孩做事出格。如果家長自己對長輩不孝,那就不要指責小孩對自己漠然。家長要做孩子的表率,更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以不足來指導有餘,智否?

作為管束小孩太過的家長,一定要以「神童」的成長經歷為戒。而作為七大姑八大姨,以及親朋故舊的我們,在論及後輩晚生的時候,有時候也需要有一點自我的感知。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西風獨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9c39f3e06b7408f27c85685bb1787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