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黃金VS黑色黃金,可燃冰與石油誰更勝一籌?(下)

2022-02-24     小空是只皮卡丘

原標題:白色黃金VS黑色黃金,可燃冰與石油誰更勝一籌?(下)

那我們對可燃冰的開採進行到哪一步了呢?

我們對可燃冰的開採研究比較晚,是直到1999年國土資源部才啟動了天然氣水合物的資源調查。繼美國、日本、印度,在2007年於南海北部的神狐海域,進行了首次可燃冰鑽探,打撈出第一批可燃冰,成為第四個從海底打撈出可燃冰的國家。

2017年,在神狐海域,第一次可燃冰試采成功。此後,我們再接再厲,在2020年成功完成第二次可燃冰試采工作。且此次30天的試采總產氣量達到了86.14萬立方米,這樣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是2017年那次日均產氣量的5.6倍。

而日本雖然是全球第一個掌握海底可燃冰開採技術的國家,也早在2013年就用降壓法在愛知縣海域開採出3萬立方米的甲烷。但是由於海上氣候瞬息萬變,氣流不穩定,再加上出砂問題難以解決,最後也無疾而終。

在2021年,我國可燃冰開採技術領域又傳出了一個好消息。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基於我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成藏條件歷時3年自主研製出了國際首套有效體積2585升、最大模擬海深3000米的大尺度全尺寸開採井天然氣水合物三維綜合試驗開採系統。顯著提高天然氣水合物開採的經濟性、安全性及降低試採風險,讓我們離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的「商業化」開採更近一步。

三維綜合試驗開採系統

但是現在我們在南海開採可燃冰主要還是依靠「藍鯨二號」半潛式海上鑽井平台。藍鯨二號是世界最大,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鑽井平台,最大鑽井深度為15250米,最大作業水深3658米,處於世界頂尖水準。而可燃冰一般埋藏深度較淺,一般在海底下幾百米到一千米,在鑽井深度上藍鯨二號足以應付。與普通的鑽井平台只有一個頂驅鑽井不同的是,藍鯨二號有雙鑽塔系統,可以實現接管與鑽井同步進行,更省時。在開採方式上,藍鯨二號採用了減壓開採的方式,第一先用鑽孔鑽穿天然氣水合物礦層,然後對鑽孔附近的地層改造,便於之後的作業,最後利用電潛泵抽水降壓,在鑽孔附近形成低壓區,使可燃冰分解出甲烷氣體,並從高壓區向低壓區匯聚,然後進入採集管道上升到海面。

藍鯨二號

開採原理

現在的開採都是試采,離商業開採還有許多因素要考慮,還有許多難題要克服。但相關專家也預測我們將在2030年初步實現可燃冰的商業開採。我們在可燃冰的開採研究上雖然晚於別國,但現在的我們已經實現了從落後、趕超再到領先。

隨著新能源的開發,緩解了我們未來的能源危機,也讓我們不再受制於人,甚至未來的我們也會成為能源大國,向外國輸送能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7a6725d006b1984184d1316268435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