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物業市值縮至8億港元,毛利率三連降至18%,擴張加速如何做大估值?

2023-12-19     搜狐財經

原標題:金融街物業市值縮至8億港元,毛利率三連降至18%,擴張加速如何做大估值?

出品 | 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作者 | 王迪

縱然地產下行趨勢明顯,物管公司的擴張步伐仍未停止。

12月18日,金融街物業(01502.HK)公告稱,金融街物業與洛陽城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按照51%和49%的股權比例,成立洛陽城投物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就在此前的12月11日,金融街物業與烏節(杭州)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烏節金融街(北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各組持股51%、49%。

對於密集成立附屬子公司,某位常年關注物業領域的業內資深人士對搜狐財經指出,到處參股,尋求擴張,無非是想要將規模做上去,這樣才能有新預期,估值才能上去。另一方面,購買有利潤的項目,也可能是為平衡公司規模大而虧錢的問題。

從1994年成立,到2020年7月登陸港股資本市場,金融街物業是北京市第一家國有控股的物業服務上市公司,其上市首日股價大漲超三成。

搜狐財經梳理髮現,上市3年多,金融街物業的總市值一路走低,至12月19日收盤,總市值僅為8.55億港元,相比於48.41億港元峰值已經大幅縮水。

瞄準商務辦公做大盤子,近4年實現在管建築面積翻番

「不過,物業公司以後會不值錢。只是前幾年被炒高了而已。住宅物業多數虧錢,只有高端商辦物業利潤高。」上述人士還向搜狐財經透露了這一點。

從兩家共同合作參股的公司來看,它們在商業及文旅領域具有優勢,兩家合資公司註冊資本分別為1000萬元與900萬。

根據公告,洛陽城投物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將持續開拓商務、公建和文旅等業態的物業服務項目市場,而烏節金融街(北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將聚焦在管項目的物業管理及相關服務,並以商業、綜合體、產業園、文旅項目等作為主要拓展方向開展基礎物業服務,在適當領域開展經營管理服務。

作為地方平台公司,洛陽城投有其資金優勢,而烏節(杭州)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是烏節國際在中國境內成立的全資子公司,有其跨界合作的良好資源。其股東方烏節國際是一家商業酒店地產集團,業務覆蓋城市更新與規劃、酒店及度假村、產業園、高端住宅、商業商務、運營管理等板塊。

金融街物業管理層曾在年中業績會上指出,未來針對毛利率水平方面,將堅持以商務辦公、公建等非住業務作為核心優勢業態,通過重點關注一線新一線以及二線的城市區域來加大拓展力度。

「現在多數民營物業上市公司因為母公司暴雷,導致估值大幅降低,目前物業公司的估值及市盈率倍數遠遠低於市場價值。同樣地,對於國企來講,多少也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某位業內資深人士對搜狐財經稱。

在該人士看來,現階段金融街物業如果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去拓展和布局,未來當物業公司的估值回歸正常合理價值時,其投資價值也就顯現出來了。從市場布局和未來估值趨勢來看,市值肯定會恢復,而現階段肯定是戰略布局的時間點。

搜狐財經從半年報梳理髮現,在2023年上半年,金融街物業新取得的代表性項目多以酒店、產業園及文旅項目為主。

其中,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產業園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方蘭德高新區新材料產業園位於山東省東營市,三橋洞PARK為重慶商業項目,還有國家能源神朔大酒店項目、貴州龍里觀音山森林小鎮、廣州楊村中學等。

此外,金融街物業亦中標多個政府機關及軍隊營區項目,包括但不限於北京市房山區政府辦公區、呼倫貝爾市下轄某自治旗政府辦公區及北京某空軍營區等。

不止於此,今年3月,金融街物業還以1.54億港元收購置佳物業70%股權。資料顯示,置佳物業於2000年9月11日成立,主要在香港從事物業管理、保安服務、設施管理及工程顧問服務,在物業管理領域擁有逾20年經驗。截至2022年9月30日,該公司擁有在管項目22個,在管單位超過6.34萬個,包括商業及住宅物業。

於物業公司而言,收併購是擴大規模的最好方式。搜狐財經梳理髮現,近四年間,金融街不論是在管項目個數以及在管建築面積都實現了翻番。

根據此前招股書,截至2019年9月30日,金融街物業為全國共137個物業項目提供物業管理及相關服務,涉及在管建築面積共約1900萬平方米,其中42.1%位於北京地區。

而根據財報,2023年6月30日金融街已經實現業務覆蓋中國華北、西南、華東、華南、東北及華中等六個地區的17個省市、自治區。總在管項目數量253個,較去年同期新增29個。總在管建築面積約3612萬平方米。

自身造血能力尚需提升,毛利率三連降跌至17.76%

背靠北京國資,金融街物業在資金層面顯然有其優勢,這一方面為其收併購及參股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母公司金融街集團在物管業務也給予了有利的幫助。

就目前來看,金融街並沒有擺脫對母公司的依賴,自身造血能力還需要提升。

就今年上半年的表現來看,金融街物業規模實現擴圍。

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金融街物業由金融街聯屬集團開發的物業的建築面積約為1914萬平方米,項目數由於2022年6月30日的121個增加至132個;集團由獨立第三方開發的物業建築面積約為1698萬平方米,項目數由2022年6月30日的103個增加到121個。

只不過,2023年半年報顯示,由金融街聯屬集團開發的物業面積占比53%,較去年同期占比52.3%上漲0.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由獨立第三方關聯物業占比為47%,同比有所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金融街物業是一家以「北京金融街」 區域物業管理服務為起點、以國家各級金融管理中心物業管理服務為核心、以街區化商務物業管理為特色的國有綜合性物業管理公司。

金融街物業所管理的多元化物業類型涵蓋商務物業,包括辦公樓、綜合體、零售商業大樓及酒店;及非商務物業,包括住宅物業、公共物業、醫院、教育物業及其他業態。

從整體盈利來看,金融街物業也呈現下滑趨勢。

今年上半年,金融街物業毛利為1.26億元,較上半年同期減少400餘萬元,而2022年金融街物業毛利取得2.49億元,較上一年減少1419萬元。從今年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來看,其同比去年腰斬至7111萬元。

當然,被行業所詬病的當屬金融街物業的毛利率。在2018年時,金融街物業的年度毛利率為18.5%,相比於碧桂園服務、彩生活及中海物業分別為37.7%、35.5%、20.43%的數值,有一定的差距。

自2019年至2021年,金融街的毛利率有所上漲,其半年報顯示,三年毛利率分別為19.90%、20.67%、22.12%。但是,近年來,地產行業步入下行通道,雖然金融街物業收入保持上漲,但受到成本增加的影響,毛利率有所下降。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整體毛利率約為17.76%,與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整體毛利率19.50%相比有所降低。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利潤方面來看,金融街物業在商務物業方面的毛利率有其優勢,要遠高於非商務物業,尤以辦公樓、零售商業大樓及酒店的毛利率較高,其在住宅表現並不突出。這決定了金融街物業更傾向於商辦類項目的參股計劃。

半年報顯示,金融街物業商務物業毛利率為23.83%,遠高於非商務物業12.67%的毛利率。

此外,經過瘋狂上市紅利期,物業公司逐漸去泡沫化,要想實現盈利也需要控制成本。金融街物業管理層也曾指出,繼續持續落實成本管控措施,在增值業務方面要持續創新,圍繞著各類業態客戶的核心需求來尋找有盈利空間的增值服務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237c4ae4dab03ab6ff595c4c5ad67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