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打下99根樁基!合肥市這一民生保障工程加速推進

2020-03-20     上海工地

近日,合肥市新站高新區在建的重點社會民生保障工程——合肥鶴翔園一期EPC總承包項目,加速了復工復產節奏,打通提「質」提「量」的關鍵節點。


項目效果圖


擔起舊改與安置的重任


合肥鶴翔園一期EPC總承包項目是合肥市新站區第一個復工的重大社會民生保障工程,由中建八局四公司承建。該項目承擔著合肥市老舊小區改造朝著「建築節能」和「適老化改造」前進的重任。據悉,整改過程中項目嚴格使用環保材料,將有效減輕環巢湖污染治理壓力,解決9894人安置問題。


項目最新航拍畫面

項目全面加速建設


合肥鶴翔園安置小區建設項目是合肥市新站區在建的重點社會民生保障工程,目前正處於打樁和出土階段,現場有115名工人復工和10台挖掘機、3台吊車、4台旋挖機、40輛渣土車、2台塔吊、3台樁基檢測設備。用24小時的時間完成了99根樁基的施工任務。


疫情防控多措並舉


項目部嚴格實施所有進場人員測量體溫並做好詳細的記錄,防止病毒外部輸入。


項目部針對此次防疫做好充足的物資準備,

讓一線復工人員身體健康得到保障。


項目以「兩手抓」努力奪取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雙勝利」為目標。一方面,為做好疫情防控,在項目及工地大門設立檢查站,粘貼醒目提示標語,對進場人員進行排查登記、測量體溫和消毒。同時,設立物理隔離區,返工人員隔離期滿後才可以上崗。公司嚴格對辦公區、工友村等場所每天進行兩次以上消毒作業,返崗人員每天進行兩次測溫;食堂執行「一日一清洗,一周一大掃除」、分時分餐及菜品核驗留樣制度,通過把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實落細,確保萬無一失。

所有的復工復崗人員必須進行隔離,每日測量兩次體溫,一日三餐嚴格的分時分區就餐,由專門人員送至隔離是門口。


項目在施工現場入口處設立防控監測點和隔離室,確保疫情防控緊跟著復工復產,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另一方面,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項目圍繞「人、機、料、法、環」五大因素開展復工工作。通過摸底排查及簽訂承諾書,確保健康人員返工,採取補貼路費或包車接送及補貼隔離期間務工費用等方式保證返工人數。同時,在本地積極尋找機械資源,保證機械復工前進場,與材料供應商及商混產家緊密聯繫,確保材料供應。復工前對各區域進行全方面安全檢查,做好「三項安全教育」工作,強化安全生產風險管控。


本文由中建八局投稿,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1NM-HABrZ4kL1ViXu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