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酒老三的位置依然是可浮動的(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274篇原創
我國白酒行業的格局獨特:貴州茅台一騎絕,塵霸榜數年;五糧液穩居亞軍;只有「老三」的位置可以爭一爭。
近期,白酒老三的常年爭奪選手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和瀘州老窖相繼發布了2022年報和2023年一季報。
洋河股份再次勝出,但營收和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速均不及山西汾酒和瀘州老窖。
白酒老三的位置依然是可浮動的。
01
誰是白酒行業的老三?這個問題答案並不固定。
早年業內曾有過「茅五劍」的說法,劍南春對於重返前三也是念念不忘。
此前,劍南春推出了一個廣告:「劍南春 中國名酒 銷量前三」。
因為沒上市,「銷量前三」是否有真實的數據支持不確定。但去年劍南春因為這個廣告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過。
後來業內又流行起了「茅五洋」的說法。
洋河股份位於江蘇省宿遷市,是蘇酒龍頭企業。
2000年初,白酒主要以香型進行分類,比如蜜友們可能常聽到醬香的茅台、濃香的五糧液、清香的汾酒等。彼時,洋河股份打起了差異化的牌,首次提出「綿柔型白酒」的新概念。8年後,洋河股份創立的「綿柔釀造法」和「綿柔型典型體」被寫入國家標準,也奠定了其獨特的白酒江湖地位。
除了產品差異化,經歷了改制後的洋河股份,也積極參與資本遊戲,通過收併購開啟擴張之路。
2010年,洋河股份正式坐上白酒行業第三把交椅。
到2014年,洋河股份的營收達146.7億,遠超瀘州老窖的53.53億和山西汾酒的39.16億。
但2019年,洋河股份開始經歷深度調整期。市場和投資者對其的看法也出現了明顯分歧。
2019—2020年,洋河股份的營收連續兩年負增長。2021年,其營收增速恢復兩位數增長,但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速不足0.4%。
因此,2019-2021年,不少媒體稱是洋河股份「失去的三年」。
2021年第四季度,瀘州老窖的業績曾超越洋河股份。
2022年第二季度,瀘州老窖的營收和歸屬凈利潤趕超山西汾酒;2022年第四季度,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的業績均好於洋河股份。
白酒老三的位置再次變得可爭可搶。
02
4月底,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和瀘州老窖相繼發布2022年報。
2022年報顯示,洋河股份白酒老三的位置依然不算太穩固:
從營收上看,洋河股份是穩居第三,首次突破300億大關,達301.05億元;
從歸屬凈利潤上看,瀘州老窖突破百億大關,達103.65億元,超過營收更高的洋河股份和山西汾酒;
從增速上看,山西汾酒則來勢洶洶,同期其營收增速達31.26%,歸屬凈利潤增速更是高達52.36%。如果照這個速度繼續狂飆猛進,趕超洋河股份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閨蜜財經製圖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財報、東方財富網
再看盈利能力,瀘州老窖在3家中表現更為突出,毛利率達86%,凈利率達41%。2022年其營收比洋河股份少了近50億,但歸屬凈利潤卻多了9.87億。
今年一季度,洋河股份的表現不錯,與山西汾酒和瀘州老窖明顯拉開差距。無論是營收還是歸屬凈利潤均保住了老三的位置。
但與2022年報類似,營收增速、毛利率、凈利率表現更好的是瀘州老窖;3家中歸屬凈利潤增速表現更好的是山西汾酒,瀘州老窖也不遜色,兩者都接近30%。
相比而言,同期洋河股份的歸屬凈利潤增速近16%,差距明顯。
閨蜜財經製圖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財報、東方財富網
03
儘管市場上也擔憂「年輕人不喝白酒了」,但近年來白酒企業的業績依然亮眼,營收和凈利潤保持兩位數增長的酒企並不少見。
申萬宏源證券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A股白酒板塊營收同比增長17%,凈利潤同比增長約21%。
白酒行業老三位置的爭奪也顯得比以往更加激烈。
其中,山西汾酒以黑馬之勢尤為引人關注。
山西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其擴張戰略除了產品結構調整外,重要的是持續推動江、浙、滬、皖、粵等市場的占有率,穩步突破長江以南市場。
2014年,山西汾酒靈魂人物李秋喜退位,其業績出現下滑。
2017年,李秋喜成為「救火」隊長,重新執掌山西汾酒。同年,山西汾酒引入華潤作為戰略投資者,此後其業績增長突出。
2017—2022年,山西汾酒的營收從63.61億元增長至262.1億;同期營收增速分別為:44.42%、48.46%、25.92%、17.63%、42.75%和31.26%。
歸屬凈利潤增長更快,由2017年的9.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80.96億元。
2017—2022年,山西汾酒的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速在30.65%—72.56%之間,其中5年增速在52%—59%之間。
圖源|東方財富網(特此感謝!)
2021年,60歲的李秋喜終於功成身退,山西汾酒迎來了新的掌門人袁清茂。
儘管業績上依然保持高速增長,但其狂飆猛進的「後遺症」似乎也開始顯現。
以存貨價值為例,2020—2022年,山西汾酒的存貨價值逐年增加,分別為:63億、82億和96.5億元。
據媒體報道,山西汾酒2020年庫存量僅增長0.5%。
但2021年其庫存量同比增長32.79%,高於同期銷售同比增速(24.19%)。
2022上半年,其庫存量增長了31%。去年,其控制生產量,直到年末這一情況才有所好轉,庫存量微降0.93%。
當然,庫存量增長几乎是目前大多數白酒企業遇到的難題和未來的業績增長隱患。
04
作為川酒的瀘州老窖,近年來則是積極擁抱網際網路。
但它與大多數白酒企業一樣,依然是以線下經銷商授權經銷模式為主。因此其轉型擁抱電商平台、自媒體、網絡主播等新興渠道運營模式,也在付出代價。
早在2017年,瀘州老窖的營收就破了百億大關,達103.9億。而山西汾酒兩年後才突破百億營收。
2021年,瀘州老窖的營收破兩百億關口,達206.4億,比山西汾酒略多6.7億元。
但2022年,瀘州老窖未能保住自己白酒老四的位置。同年,其營收被山西汾酒反超10.9億元。
相應的,其經銷商數量在減少。
2022年末,瀘州老窖的境內經銷商為1703家,凈增-80家,同比減少4.49%;境外經銷商126家,凈增-22家,同比減少近15%。
瀘州老窖營收降速在2021年已有跡象。同樣,當年其經銷商的數量在減少。
2021年,瀘州老窖的境內經銷商為1783家,凈增-264家,同比減少12.9%;境外經銷商148家,凈增-26家,同比減少近15%。
如果其繼續調整銷售模式,經銷商數量繼續減少,未來可能還得忍受一段改革陣痛。
此外,瀘州老窖也存在存貨逐年增長的情況。
2020-2022年,其存貨分別為46.96億元、72.78億元、98.4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8.96%、54.98%、35.22%。
而洋河股份如前文所言,2019-2021年,經歷了「失去的三年」。目前雖保住了白酒老三的位置,但被追趕的壓力依舊不小。
白酒老三之爭的大戲還在繼續,仍然很有看頭。
本文未註明數據均來自於各司財報,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