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的觀賞魚倒缸,金魚和孔雀魚,都出現了哪些應激反應?

2020-03-09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昨天養魚老道終於耐不住寂寞了,給我的觀賞魚進行了一次乾坤大挪移,在這次大挪移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就是關於金魚、孔雀魚的應激反應問題,但是這個應激反應不會牽扯到水質和水溫的適應問題,因為水質、水溫都一樣,它們早就適應了,也就是說,這種應激反應只是單純的源於它們的心理害怕。

不過即便是如此,很多的新魚友對於觀賞魚的各種應激反應,大多數都不會去正確的對待,總是會懷疑到各種問題,一旦發現它們的狀態不對,立刻就會對剛剛入缸的觀賞魚進行各種藥物治療,只要是我們的藥量稍有差池,一缸觀賞魚也就玩完了,之後的情況必定是越治越重,反覆下藥,不到徹底清缸,那可是誓不罷休。

為什麼要把鎏金金魚和蝶尾合缸?基於以下原因:

很多魚友都會認為,金魚看起來傻乎乎的,不會有什麼入缸綜合症或者心理壓抑,其實這並不是完全正確的,大部分金魚也會有心理壓抑的,只是有一些表現的未必那麼明顯罷了。

為什麼我要去把鎏金和蝶尾合缸?這是違反常規的,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鴻運當頭在蝶尾魚缸里持續不生育,我很懷疑蝶尾對於孔雀魚造成了壓抑,再一點就是這個魚缸的水質太老,金魚沒有大事,但是孔雀魚沒有新水刺激可能生育的時間還會無限延長,總而言之就是希望給這些鴻運當頭一個更為安定的單獨環境,讓它們快點繁殖。

另一點就是鎏金金魚又長大了一些,它們在80厘米的魚缸里有點擠,水位雖然不是很高,但是比起蝶尾的魚缸還是高,再者就是一個魚缸總是半缸水,看著欣賞效果也太差了。

把它們放入大魚缸以後會更有助於它們的生長,再一個就是我也想看看,大水體飼養蝶尾、鎏金,蝶尾金魚能否受到傷害?畢竟它們的個體目前已經大於鎏金了,萬一發現問題,把它們及時分缸也沒有問題的。

可憐的鎏金真的很害怕,因為魚缸的水體太大

直到現在這些鎏金金魚還是處在極度恐懼中,即使我投喂魚飼料,它們也不敢過來攝食,只有那幾條蝶尾還是一如既往地爭相搶食。

鎏金進入魚缸之後,一直是湊在一起群游,很少會分開遊動,一條領跑之後,其他迅速跟上,有些時候,還會出現集體趴缸一動也不敢動的現象,這些情況都是金魚出現了心理壓抑的表現,尤其是在沒有任何過濾的靜水魚缸里,這種情況會更為明顯。

它們突然由較小的水體進入如此大的水體中,肯定會有短時間的驚慌失措,這是絕對不可避免的。

像是我們平時購買的金魚,進入到魚缸之後,如果出現了急游、扎堆、趴缸、突然靜止不動,或者漂浮水面等情況,大多數都會與心理壓抑有關,我們只需靜待觀察即可。

如果有部分金魚在水面懸浮未必都是失漂,大多數是由於水體深度的突然改變,它們並沒有完全適應,我們是可以適當降低水位來做以配合的,當然也會出現有部分失漂的金魚,我們在購買時沒有發現,這個要區別對待,注意降低水位後觀察它們的表現如何?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剛到家的金魚容易被水泵吸附,這個問題也未必都是金魚體質虛弱,極有可能以前它們都是生活在靜水區,沒有任何的水流,所以突然來到有一定水流的魚缸里,它們的身體平衡沒有及時調整過來。

再一個就是我們的水泵的水流太大或者是魚體虛弱了,這些情況我們也要區別對待,適當調整水流大小予以觀察之後再去決定,沒有必要一上來就是藥物侍候

大水體轉為小水體,孔雀魚漂浮水面扎堆,部分趴缸不動

而和鎏金金魚截然相反的,就是那些鴻運當頭孔雀魚,因為它們是從大水體突然間轉入到小水體,就相當於從魚場裡的環境突然間進入到我們的魚缸里,它們又會有什麼反應呢?

第一個反應和鎏金金魚差不多,那就是集體扎堆漂浮水面不敢散開遊動,大部分的孔雀魚初入魚缸就會有這種反應,還有的會出現整缸亂竄,像是沒頭的蒼蠅,那種情況一般是我們投入魚缸的數量過多,都在處於極度恐懼中所致。

最為害怕的幾條孔雀雄魚,直接就是呆在了魚缸的底部一動也不動,身體微微彎曲,眼睛死死盯著魚缸外的一舉一動,這種情況對於極度心理壓抑的小龍魚,也會出現,就是趴缸不動,眼神極度恐懼,身體略微彎曲。

另外還有部分的雄魚,即使是過了一段時間,其他孔雀魚都開始分散遊動之後,它們還是呆在魚缸水面的某個角落,長時間不動一下,這就是個魚的問題了,也就是說它們的膽子過小,為魚處事過於謹慎罷了。

直到今天上午,它們才算是基本消除了這種壓抑,能夠四處遊動開來,也可以正常攝食了,但是投喂量一定不能多,有點就夠,在這種心理壓抑下,儘量不要投喂了,以防消化不良。

因此,當我們的孔雀魚初入魚缸出現上述的這些反應,我們也應該視為正常現象,不要總是去疑神疑鬼。

我們應該這樣去想:如果沒病的話,它們自己很快就會恢復,即使有病,我們也不差這一兩天治療,如果是真的一入缸就疾病很重,我們即使下藥也未必能夠治好,這樣去想就可以了。

凡事想開點,順其自然,反而觀賞魚的死亡率就會降低,當然我這裡指的是單缸單品種飼養,不牽扯到交叉感染的問題。

自己家裡的魚合缸,需要做檢疫嗎?

那麼,自家的觀賞魚合缸,也需要檢驗檢疫嗎?

這個也得看我們飼養觀賞魚的狀態、體質和觀賞魚的品種問題,不能去一概而論。

比如說鎏金和蝶尾合缸,我就是撈出來直接扔進去了,什麼過溫過水、檢驗檢疫的全都不必。

但如果是孔雀魚合缸,可能就比較麻煩了,最好是事先給它們倒倒水,提前適應一下再說,而對於燕魚、七彩之類的,也是如此做法或者就要提前進行檢疫。

總而言之掌握一個原則:越皮實的觀賞魚混養,越不用檢疫,越神經兮兮、體質敏感的觀賞魚,我們越要小心翼翼,這樣子就可以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tMDxnABjYh_GJGVhVB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