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絡
01
已經過了十年的時間,我還記得當年大學的一節思修課上,老師讓每個同學說一下自己的理想,在那樣一個還有些許稚氣卻又自我驕傲的年齡,聽著那些發自內心的語言,在如今回想起來,也是一種奇妙的感覺。那些年少時光里對自己生活的設想,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把它變成了現實。
也許是受高中歷史課本中學到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影響,志願表上沒有猶豫就填上了「新聞學」三個字,當回答老師的問題時,腦海中還憧憬過很多以後的畫面。時至今日,卻淡去了當年的想法,或者說是從當時的起點出發,走上了另外的一條路。
我沒有懷疑過當時自己對新聞的熱愛,只是時過境遷,有些觀念開始轉變。
02
然而,時至今日,我依然對記者這個職業有很大的好感,也許得益於實習期間遇到一名很好的記者。
當年去了一家都市報實習,雖然並不是這名記者帶的我,但是因為在一個辦公室,以及後來知道的一些事情,讓我深刻的理解了一個記者的責任。
一個從山溝之中走出的姑娘,經過有些波折的經歷,最終踏上了她所憧憬的記者生活,當記者的第一個夏天,採訪走破了六雙涼鞋,第一年沒有休過周末,一年瘦了20斤,當年短暫的相處時間裡看到的是她風風火火中的細膩與幹練,後來知道她按照安排轉新媒體,更多的擔任公益記者的角色。從一個個她所經歷的公益故事裡,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命運的改變,這是記者的責任,也是她內心所堅守的東西。
說這個故事,是為了表明,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堅守,你我他都一樣。
03
就像所有故事都會有轉折一樣,我最終還是因為一些原因放棄了想要做一名記者的想法,雖然我對這個職業依然有崇高的敬意。
生活很多時候會在無意之中改變我們,就像是當年買給母親的第一件衣服,120元的價格,母親心疼的嫌貴,持續的念叨了好幾周的時間。我會忍不住的流淚,是因為心裡止不住的難過。
即使清楚的明白父母是從貧窮年代走過來的,但是依然過不了自己心裡的那道坎。
在向著高大上的理想狂奔的時候,我們其實總是會無意識的卸下原本應該肩負的責任,不僅僅是對父母,還有愛人以及子女。
有時候自以為光鮮亮麗的活著的時候,你並不知道忽略掉了哪些被錯過而無法挽回的東西。
現在的我只是想要做一個俗人,一個為了錢為了房子而拚命努力的人,可以吞下很多的委屈與辛酸,不過是想要在擁擠的城市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可以收藏以往、現在以及未來的所愛。
04
柴米油鹽與廚房升起的煙火氣息,我以為這是一個家庭最幸福的時間,雖然現在依然一窮二白的生活,但是並不影響自己對未來的預設。
平凡而普通一樣可以有內心不會停歇的堅守,關於生活、家庭、自己以及未來。
當然,依然沒有放下的是關於文字的東西,那些在後台的留言,對於自己是一種精神的支撐,當覺得自己的文字可以影響以及溫暖到一部分人的時候,這是另外一種意義。
個人的力量很難改變大的格局,我只是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小確幸,以自己微小的力量溫暖以及照亮方寸之間。
36.5°的我,想給你100°的沸點。
文章首發微信公眾號:過招(jianghuguozhao),我在那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