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電監護儀?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心電監護儀是醫院實用的精密醫學儀器,可測得心電圖形、呼吸、體溫、血壓(分無創和有創)、血氧飽和度、脈率等生理參數,是結合心電監測技術與移動計算技術,對心電異常變化進行實時動態監測預警的輔助性診斷設備。
該設備具有心電信息的採集、存儲、智能分析預警等功能,並具備精準監測、觸屏操控、簡單便捷等特點。
而阿呆最近在臨床工作過程中,卻發現了這樣幾種現象:
1
心電監護一直在報警,患者家屬聽到以後異常緊張,按鈴或者跑到護士站:護士啊!我們家心電監護一直在報警!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急匆匆跟著去了一看,血壓121/59,安撫了患者及家屬,告知沒什麼問題,宣教了正常值範圍,根據患者日常的血壓調適了一下監護儀,方緩緩離開。
2
巡視病房,發現患者的心率飈到140,心電監護卻並沒有報警,仔細一看,報警音被關閉,問過上一輪管床的護士,說:患者覺得太吵了,隔壁病床也說影響休息,看著當時患者生命體徵挺穩定的,就把聲音給關了。
3
患者家屬覺得太吵,自己摸索著把監護儀聲音關掉了。
4
患者家屬看著患者的監護儀可以測血壓:嘿,能讓我試試不,就一小會,我有點想測一個,又不好意思麻煩護士,萬一被拒絕多沒面子,自己就把袖帶取了下來,嗯,血壓果然有點高,又默默給患者綁了回去,回頭護士一看監護儀記錄,咦,患者平時血壓不高怎麼那個點忽然高了?連忙問患者有沒有什麼不舒服,怎麼血壓那麼高,患者忙擺手,啊,這個不是我的血壓,是我們家某某的,剛剛他試著測了一下,護士滿腦袋問號?下次可不用這麼做啦!
咱先拋開最後兩點那些熊家屬不談,那些相關的事宜是需要我們給家屬進行進一步的宣教的。我們就來從我們自身說起,為什麼會出現心電監護頻繁報警?或者是心電監護被消音呢?因為臨床上有很多護士對心電監護儀報警參數設置知識了解不充分;沒有重視監護儀報警的重要性;或者是心電監護儀誤報警。
那麼要如何設置心電監護的報警參數呢?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關閉監護儀報警功能呢?
阿呆還是像往常一樣,查找了一下咱們微信公眾號上的相關資料,發現了「經典小藥片」老師之前寫的一篇文章《關於心電監護,這些你可能不懂》。這篇文章結合相關文獻,詳細的講解了關於心電監護報警範圍閾值的確定,監護儀報警級別,常見報警原因以及報警設置原則,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一、報警範圍閾值確定
心電監護設置報警範圍閾值的依據主要是根據醫囑要求、患者的病情及個體的基礎生命體徵。
王春英、徐軍等主編的《實用護理技術操作規範與圖解》要求心電監護設置報警範圍:心率在自身心率的基礎上±30%;血壓一般患者在自身基礎上±20%,休克患者±10%;血氧飽和度根據慢阻肺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患者及一般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設置,一般正常值為95%-100%。
顧月群、楊敏、殷雅琴的研究認為生命體徵在正常範圍以內患者設置正常範圍即可,生命體徵異常的患者,如血壓高、心率快於正常者,報警上限設置自身血壓或心率增加5%-10%,下限減20%-30%,血壓低、心率慢於正常者,報警上限設置自身血壓或心率增加20%-30%,下限減去5%-10%,血氧飽和度的設置,呼吸衰竭患者設置90%,其他患者一般設置95%以上。
二、監護儀的報警級別
一級報警(紅色):如病情變化,須立即處理。
二級報警(黃色):相對可暫緩處理。
技術報警:檢查各參數設置是否合理。
三、常見的報警原因
血壓袖帶松解、漏氣、管道打折,氧飽和度探頭脫落、接觸不良,指端血運不良,心電導聯電極片與皮膚接觸不良、電極片脫落等。
四、報警設置的原則
1 患者的安全。
2 儘量減少噪音干擾。
3 不允許關閉報警功能,除非在搶救時可以暫時關閉。
4 報警範圍的設置不是正常範圍,而應該是患者的安全範圍。
5 監護室內報警音量的設置必須保證護士在工作範圍之內能夠聽到。報警範圍應根據情況隨時調整,至少每班要檢查一次,確保設置合理。
由此可見,心電監護儀的報警閾值必須要根據醫囑要求、患者的病情及個體的基礎生命體徵來設置,不可隨意設置、更不可關閉。
重點給挑出來了,大家要好好複習呦,如果有更多的興趣的話,歡迎去原文進一步加深學習呦~細節決定成敗,讓我們多多關注臨床上的細節問題,共同推動護理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春英,徐軍.《實用護理技術操作規範與圖解》[M].浙江大學出版社
[2]顧月群,楊敏,殷雅琴.心電監護儀報警設置的調查與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4,13(4):326-327.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