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了解到:
疫情速報
_
2月11日0時至24時,本市新增1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已送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救治。
現有疑似病例218例,新增密切接觸者37例,累計確定密切接觸者1539例,其中709例已解除醫學觀察。出院8例。
截至2月11日24時,
本市累計確診病例352例。其中出院56例,死亡3例,293例在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
按照國家傳染病信息網絡報告規範,調整了本市確診病例歸屬,將1例海淀區病例調整至西城區。
東城區12例、西城區43例、朝陽區56例、海淀區56例、豐臺區32例、石景山區13例、門頭溝區3例、房山區14例、通州區17例、順義區10例、昌平區19例、大興區37例、懷柔區7例、密雲區7例、延慶區1例,外地來京人員25例。平谷區尚未有病例。
各區新增病例
_
【北京疾控提醒您】
健康返崗,樓宇商場做到這六點更安全
上班了,不少上班族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在寫字樓、辦公樓、商場(超市、連鎖餐飲)等場所做好防護?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做到這六點更安全!
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優先打開窗戶,採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以開啟排風扇等抽氣裝置以加強室內空氣流動。
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應保證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轉正常。
應關閉迴風,使用全新風運行,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風量。
應保證廂式電梯的排氣扇、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
二、保持環境衛生清潔
日常應以通風換氣和清潔衛生為主,同時對接觸較多的公用物品和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
必要時對地面、牆壁等進行預防性消毒。
三、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
寫字樓、辦公樓、商場(超市、連鎖餐飲)等場所的經營和管理者應掌握工作人員在京、離京狀況,實行每日健康監測制度,建立體溫監測登記本。
員工若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要求其不得帶病上班,應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及時就醫。
工作人員在提供服務時應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並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工作服保持清潔衛生。
四、特定場所的預防控制
1.自動扶梯、廂式電梯
建議儘量避免乘坐廂式電梯,乘坐時應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運行中的廂式電梯應保證其換氣扇運轉正常。
廂式電梯的地面、牆壁應保持清潔,受到污染時需進行消毒。
電梯按鈕及自動扶梯扶手等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
2.地下車庫
應保證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
地下車庫的地面、牆壁應保持清潔,受到污染時進行消毒。
停車取卡按鍵等人員經常接觸部位每日消毒。
3.衛生間
衛生間應保持清潔和乾爽,空氣流通,提供洗手液,並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
應增加衛生間的巡查頻次,視情況增加消毒次數。
4.辦公室、會議室、多功能廳
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清潔。
處於單人辦公環境下的工作人員原則上可以不佩戴口罩。
處於多人辦公環境下的工作人員,辦公環境寬鬆、通風良好,且彼此間確認健康狀況良好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
其它工作環境或無法確定風險的環境下應佩戴口罩,通常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加強對來訪人員的登記。
5.餐廳、大排檔、咖啡廳等
餐飲場所(區域)
保持空氣流通,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
採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避免人員密集。
食飲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6.員工食堂、茶水間
保持空氣流通,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
延長供餐(飲)時間,採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避免人員密集。
食飲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7.ATM機、自動售貨機、
智能快遞櫃、儲物櫃等
以保持清潔為主,當受到污染時可進行消毒。
8.門店、超市
保持空氣流通,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
採取有效分流措施,避免人員密集。
對人員接觸較多的部位進行每日消毒。
取消非必需的室內外群眾性活動(如促銷活動、店慶等)。
9.健身房
做好使用人員的健康監護和登記記錄,提供免洗手消毒劑或洗手設施,提醒使用人員接觸健身器械前做好手衛生。
確保室內空氣流通,環境清潔。
10.收銀台、服務台
制定合理的人員路線和分流措施,減少人員聚集。
11. 顧客休息區(室)、母嬰休息室(區)等配套設施
顧客休息區(室)、母嬰休息室(區)等配套服務設施和區域應保持空氣流通、環境清潔乾爽。
非必須不建議對母嬰休息室(區)進行消毒。
五、加強日常健康防護工作
在所有樓宇、商場入口處要提醒人員,必要時佩戴口罩。
並在醒目位置張貼健康提示,並利用各種顯示屏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和冬春季傳染病防控知識。
可增設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用於投放使用過的口罩,並注意及時清理。
應準備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體溫計、碘伏等衛生防護用品,提供給身體不適的人員使用,並協助其就醫。
六、日常清潔和預防性消毒措施
以通風換氣和保持清潔為主,同時對接觸較多的公共物品和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必要時對地面、牆壁等進行預防性消毒。
來源:北京通州發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