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出現不停大搬家的現象,到底發生什麼了?
10月居民存款減少了6,369億,而11月的數據剛剛出來,我們又發現居民存款反向增加了9,089億元。
看起來非常明顯,10月份老百姓才剛剛把存款搬走一部分,11月又把更多的存款搬了回來。
但與這種「存款搬家」想比,還有另一個存款搬家現象更值得我們留意。
相比起去年來說,今年的居民存款增加有一定的波動性,不是一直都在增加,有時增加有時減少,所以,全年的新增總額也不如去年。
相比較而言,非住戶部門的存款增加非常的快速,也就是說老百姓的個人存款以外的部分,增長的規模和速度更加厲害。
這是不是意味著存款從住戶部門搬到了非住戶部門呢?
以11月的數據為例,人民幣存款一共增加了2.53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只占了9,089億,不足36%,更多的存款流入了非住戶部門。
如果我們進一步細分就會發現,財政性存款減少了3,293億,說明財政支出還是非常的大。甚至有可能短期之內出現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的情況,所以造成財政性的存款減少。
與此同時,非金融企業的存款增加2,487億元,這一個金額並不算太大。
而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也是最令人吃驚的是,非銀金融機構的存款增加了1.57萬億元,由此我們看到了非常明顯的一個事實,大量的錢留在了金融機構里。
消費不好,專家老是怪老百姓把錢存起來了,不願意花了。
但是看了這些數據,我們發現,非銀金融機構比老百姓存的錢更多。央行發了這麼多貨幣,都留在了這些金融機構手裡。
當然,如果只看11月數據,住戶部門的存款確實也增加了9,089億,但如果考慮到上一個月減少了6,369億,那麼這兩個月實際上的凈增加額只是2,720億,並不算多。
為什麼住戶存款減少了一個月,馬上又增加了呢?
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存款利率的不斷下降。
今年以來已經出現了多次的銀行存款利率下調,而且是分批下調,大銀行降了,到中小銀行降,然後到村鎮銀行也跟著下調。
而且是調了一波又一波,以至於現在3%以上的存款都不多見了。
最近兩個月存款的波動,很有可能就與這個密切相關。當利率不斷下降,有部分人將資金從銀行存款取了出來,轉進的其他投資渠道。
但由於最近這段時間房價下跌,股票和基金同樣也在下跌,所以說不定這些資金見勢不妙,又重新轉回了銀行存款,無奈地接受了越來越低的利率,希望至少可以保住本金。
這似乎又揭示了另一個現象,當我們的資本市場沒辦法給投資者帶來賺錢效應時,就不能怪老百姓將錢存在銀行了。
PS:既然看到了這裡,請您給本文「點贊」,感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82953c5be5de41698fbc43f8148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