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領克09EM-P插電混動與汽油版的底盤有什麼區別呢?使用的還是不是沃爾沃SPA平台?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底盤
平整
底盤平整度相當出色,發動機護板、底盤兩側護板,都非常齊全。
這輛車搭載一台2.0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和汽油版領克以及沃爾沃XC60基本相同。
DHT三擋變速箱非常緊湊,P2電動機尺寸非常小,配有同軸行星齒輪組,完成3檔變速。
由一個外圈行星齒輪架,四個行星齒輪,以及中央輸出軸的太陽輪,組成變速箱結構。看上去非常眼熟?其實這就是豐田THS混動行星齒輪組的變形。
你肯定想問,吉利不怕侵權嗎?實際上早在2014年,吉利便與科力遠合資建廠,打造CHS混動平台,而科力遠則是豐田THS混動的代工廠。於是,在吉利參股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之後,科力遠便以1元的價格獲得了豐田混合動力系統的核心技術,並授權給了吉利。
對比豐田THS,吉利CHS混動進行了優化,把兩個電機放到同側,避免像豐田THS系統那樣發電機靠近發動機影響工作溫度,採用雙排共用行星架的設計。為了提高系統傳動效率,還加入了許多鎖止離合器,可以將發動機轉速和發電機轉速直接相連。同時,CHS系統相比之前的系統做了大幅簡化,核心變成了一個拉威娜式雙排行星齒輪系。
吉利早期的帝豪HEV混動就用上了這套CHS混動系統,綜合油耗為4.9L/百公里。但無奈成本比較高,而且當年消費者對混動也不怎麼感興趣,所以後來也就尷尬收場。儘管後來吉利對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撤資,但依舊保持對科力遠10%的股份,所以至今都有「THS」專利的使用權。現在這套混動的邏輯,又使用了類似本田i-MMD的邏輯,所以你才會看到,一個集成了豐田THS和本田i-mmd為一體的插電混動系統!
電池組的接口位置定製了鋼板保護外殼。
搭載了一塊40.1千瓦時三元鋰電池,電芯來自寧德時代,封裝由吉利自己完成。
排氣管被放置在電池組的一側,從前到後隔熱做得非常完整。
電池後方的高壓油箱是插電混動的標配,沒有它幾乎不可能滿足排放標準,達不到排放理論上是不能上市銷售的。
後橋電機的尺寸較大,供應商來自德國舍弗勒。最大功率130千瓦,最大扭矩309牛米,轉速為每分鐘16000轉,是永磁同步高速電機。
半軸軸套及螺栓,看到一些生鏽情況。
前懸架
鋁合金
前副車架是雙層衝壓鋼板全框式結構,布局、設計,甚至固定螺栓位置,都和汽油版領克09、沃爾沃XC60完全相同。
前懸使用雙叉臂結構,由上下兩個鋁合金叉臂組成,雙叉臂能帶來更好的操控效果,一般是豪華車的標配。與之前汽油版領克09、沃爾沃SPA平台的前懸架一模一樣。
後懸架
鋁合金
後副車架同樣與汽油版領克09 、沃爾沃XC60一樣,都是鋼板衝壓全框式結構。
後懸結構、材質同樣與汽油版領克09、沃爾沃XC60相同。碩大的復合型空心鋁合金下擺臂,明晃晃的,很顯眼,想想那些用三根筷子當懸架的車型,做車的差距怎麼這麼大呢。
與汽油版領克09一樣,都使用了只有沃爾沃SPA平台才有的復合材料板式彈簧。
這根綠色的「板簧」,供應商是德國西格里(目前已是中資控股)。這種材料學名叫做GFRP(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這種彈簧不僅比傳統鋼製螺旋彈簧減重50%,而且還更節省空間,同時起到懸架連杆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懸架剛性。
總結
配有「兩田」混動的沃爾沃
從這輛領克09 EM-P插電混動的底盤來看,基本上與我們拆過的那輛領克09汽油版沒太大差別,也是沃爾沃SPA平台的產物。但從電池組、電動機的布局來看, 這輛車並沒有使用沃爾沃T8混動結構,而是用了雷神混動系統,類似本田i-MMD能量分流,但與其它照搬i-MMD的有所不同,這輛車不僅增加了一個3檔變速箱,而且變速箱結構與豐田THS混動輪繫結構如出一轍!
沃爾沃底盤附體,「兩田」混動技術,確實有些令人意外!如果說這輛插電混動的領克09 EM-P是一輛裝配「兩田」混動系統的沃爾沃,一點兒也不為過!(本文及視頻中的測量數據結論觀點僅對此輛車負責,測量數據對公示的實驗方法負責。)
2023款領克09底盤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