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聚恩/文
老家,老家,我回來了!
7月24日,一整天,頂著炎炎烈日,我在「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徜徉。這是建業集團攜手王潮歌導演打造、建於鄭州中牟的一處沉浸式戲劇聚落,擁有21個大小劇場。《只有河南》以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為題材 ,用原創戲劇的形式,詮釋「土地-糧食-傳承」的主題,頌揚壯麗的黃河文明。
一個遊子,以這樣一種方式撲進家鄉的懷抱,去品味那聽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鄉音、鄉思、鄉情,真真切切,而又如夢如幻。我知道,這只是一座黃土夯築的仿真中原院落群,卻讓我勾起家的感覺;我知道,這只是一部文藝作品,卻讓我的心靈受到強烈震撼,燃起熾熱的家國情懷。
在這裡,我在「我是河南人」的召喚下「歸隊」;在這裡,我尋見我的故土之名:偃師大口鎮(經周村)。(我的老家另有一層非同尋常的歷史傳奇。有史為據,如今保留中原文化最好最完整、在中國在世界影響巨大的漢族客家民系,根在洛陽。2007年8月,海內外史學家、考古學家、客家學專家在「客家先民首次南遷出發地」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確認,偃師是史上第一次南遷的客家先民始發地,發生於公元331年。偃師現為行政歸屬洛陽的縣級市。)
一天的時間太短,我只看了一部分劇目,卻令我數次激動忘懷,而在結束觀賞、走出劇場前那一刻,俯視綠意盎然的玉米地,觀看328米長巨型土幕上雷射靈動的《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目光定格在「待你歸來時,依然是少年」十個大字,我不禁淚奔!
我歸來了,我心一如少年。
70多年前的大多場景早已物非人移,但從小小村落走出來的少年,時刻惦念老家和鄉親,銘記給予我的全部恩惠,那份衷情從未淡去。
作為一個河南人,自覺對傳承黃河文明負有的那份責任,想讓家鄉更美、家鄉人更幸福更有尊嚴的滿腔摯願,促我奮進,不敢稱老,也從未懈怠。我豈能不知,社會在進步,老家在變好,但在光鮮亮麗的浮華之下,還有不少拮据掙扎的窮鄉親。
吾已七十有六,不可再言「少不更事」,可面對知識爆炸、新事物層出,要想跟上時代,還須保少年心志,甘願咿呀習語,不恥踉蹌學步。
21個戲劇「盲盒」個個奇妙,最精彩的當屬「幻城劇場」。幻城,一個用現代聲光裝置營造的魔幻之城,一個瑰麗恢弘、古今交融的大舞台;相隔千年的古朝一次次從地下升起,諸位豫籍先人遞次登場;講著他們各自的動人故事,與3000觀眾直面交流。
但這場演出的風格,卻完全不同於慣常一本正經的宏大敘事,而取玄幻、俏皮、調侃甚而有點放肆的手法,或尋覓、或發問、或探討、或批判,竟至直接招手問候:「2023朝的人們,你們好嗎?」。嬉笑間,傳遞那份真誠、理性、嚴肅的說教,引觀聽者不知不覺間領受與深思。
大幕拉開時,兩位哲人的隔空對話還在我的耳畔迴旋;祖籍河南夏邑的孔子問道河南鹿邑人老子,信奉「哲學是沉默的」信條的老子,委婉地點撥他的學生,把中國哲學的真諦傳遞。當武則天稱帝時,劇中用許多個「卦上說」,配以美輪美奐的情景湧現,釋疑她的提問,揭示一條真理,只有子民好,才有真正的盛世。
孔子問道老子(上圖)武則天求卦(下圖)
失了國、被金人虜往北方、辱為「昏德公」、在異國凍土上丟了性命的宋朝第八個皇帝徽宗趙佶,以奇特方式在劇中占得不小篇幅。在拷問批評這位喪國之君的同時,展示他傑出的藝術造詣。他獨創「瘦金體」書法,史上留名;他一手導演汴梁盛景入畫,才有了張擇端的曠世傑作《清明上河圖》;他栽培少年才子王希孟,才有了驚世駭俗的《千里江山圖》。功也,過也,罪也,一國之帝,何以治國,孰為明君,令人深思且唏噓不勝。
趙佶導演《清明上河圖》創作(上圖)趙佶與「2023朝人」隔空互致問候(下圖)
我喜歡那不落俗套的結尾。河南的名人實在太多了。除了劇中有名姓的幾位,還有伏羲、大禹、(商)湯、子產、莊子、吳起、范蠡、商鞅、韓非、呂不韋、陳勝、李斯、司馬光、張蒼、張衡、張仲景、蔡文姬、司馬懿、韓愈、劉禹錫、姚崇、玄奘、吳道子、杜甫、李賀、李商隱、白居易、「二程」、岳飛、鄭成功......,一串長長英名,史冊各領風騷,猶如繁星璀璨,卻只能在巨屏上一閃而過,甚或完全「忽視」。
當這些「古代大咖」齊聲「抱怨」,「為什麼不提我們?我們不滿意」時,觀眾們忍俊不住,憨厚地笑了。沒有「不滿意」啊,觀者對這部大手筆作品「基本滿意」!「不滿意」的背後,正是滿滿的河南鄉黨的自豪。
與周天子對話
當演員在你觸手可及之處表演,你也不由得入戲
我所觀賞的其他幾個劇目大抵也是採用這種穿越筆法,深情表達緬懷,恣意抒發哲思。像《天子駕六遺址坑》,再現這座於洛陽真實發掘的遺址,講述虛擬空間裡發生的故事。全劇兩名演員,一古一今,亦莊亦諧。在感受中華文化悠遠博大的同時,教你理解深埋地下的歷史何以化作地上不滅的民族魂。
啊!觀「只有河南」,一天數次穿越,次次都是感動,回回都在受教!
張家大院演出的正氣歌
啊!「只有河南」,你像一股清流,撫平我心中的些許浮躁!
啊!「只有河南」,我笑著進園,帶著悲喜交加的沉思「出城」: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歷史如戲,戲如歷史。
本是觀戲人、旁觀者,又何嘗不是演戲人、親歷者?
世界是大舞台,中國是大舞台,河南也是大舞台。
河南這塊土地,承載最深重苦難,也鑄就煌煌大榮耀。
河南人不計較是否贏得尊崇,卻自信從未失卻大義。
我以「我是河南人」為榮——無問去留,無問西東!
我向堅守和建設家園的河南人致敬!
我為移居他鄉、建設祖國、走進異域、廣植善果的河南人點贊!
我向「衣冠南渡」、披荊斬棘、光大中原文化的客家河南人致敬!
我讚美你——「只有河南」!
我讚美家鄉——河南!
啊!朋友們,不管你們是不是河南人——
盼你們來鄭州,分享這獨一無二的文化盛宴!
願你們愛河南,認同華夏血脈,共襄強國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