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狠批賈平凹力作《廢都》,冒充「大家」,完全是扒廁所的東西

2023-12-15     掌柜講歷史

原標題:王朔狠批賈平凹力作《廢都》,冒充「大家」,完全是扒廁所的東西

觀賞《山水畫時》人們往往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正如「一千個讀者的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這是因為每個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所以在看待同一件藝術或文學作品時,體現的觀點自然也各不相同。

很難說清楚究竟誰對誰錯,但不論是藝術還是文學,本身都是比較抽象、虛幻的東西。

最重要的是,作品能夠給看到的讀者和觀賞者,內心帶來衝擊和反思,也許這才是藝術和文學真正的意義吧。

很多人把這種流於表面的東西太過醜化,比如一本書中有一些特殊描寫,便對這部作品完全否定,而不去思考這部小說,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在我國八九十年代的西北地區,有三位小說家大放光彩,他們分別的:寫《平凡的世界》的路遙、寫《白鹿原》的陳忠實,還有一位就是寫《秦腔》的作家賈平凹。

他們三位都是名震全國的文學小說家,其中寫出《秦腔》和《浮躁》的作家:賈平凹卻在1993年因為自己的一部著作《廢都》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廢都》出版三個月後就成為了禁書,當時無數口誅筆伐的聲討之聲,襲向作者賈平凹。

賈平凹因此,名譽受到了很大影響,甚至成為了當年文學界的「流氓」人物。

作家王朔抨擊這部小說為:「完全是扒廁所的東西」,還指責作者冒充大家。

那《廢都》到底是怎樣的一部小說呢?賈平凹又是在怎樣的背景之下寫的這本書呢?

首先我們先來談一下《廢都》的寫作背景,《廢都》是賈平凹在1992年創作的,而92年正是賈平凹厄運連連的一年,命運仿佛有意為難他。

賈平凹先是被人誣陷有不正當關係,並加鹽添醋的被有心之人告訴了自己的妻子。

賈平凹的妻子脾氣比較直爽倔強,不聽丈夫解釋的她,相信了一面之詞便選擇結束了這段幾十年的婚姻。

賈平凹無奈地面對妻子的離去,當時自己的好友路遙又去世,母親重病在床,妹夫車禍死去。

當誤會來臨時,自己百口莫辯,在親人、好友離去時,自己束手無策,生而為人,有太多的無奈。

種種人生的重大打擊,猶如一塊巨大的磚石,壓得賈平凹喘不過氣來。

而90年代的文學界新人輩出,開始農村向城市進軍,很多人過了幾天好日子之後,便橫生枝節,賈平凹也聽說了一些風流韻事。

此時的賈平凹開始有了痛恨世俗的念頭,更加憤恨男女之情。

他回到鄉下,開始專心寫作,賈平凹把滿心的憤慨,對婚姻以及世俗的失望,全部寄託於文字。

文人都是內心敏感的,他們感知周遭的變化和悲傷,往往比正常人都要更加強烈,所以與其說這是一本小說,不如說這是一本賈平凹宣洩真實自我的作品。

為時三個月之後,這本《廢都》便完成了,如此短暫的時間寫完一本長篇著作,可見賈平凹內心的憤慨和急於想要表達的迫切心情。

賈平凹為何給書取名廢都?

如果把婚姻形容為一座城,那賈平凹的婚姻就是一座荒廢、頹敗的「廢都」。

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賈平凹當時的絕望之情,《廢都》在1993年出版,當時印刷了50萬冊,幾乎在一夜之間被兜售而空。

由於買不到,甚至還有搶書看的人,但伴隨著作品的火爆之後,不到三個月《廢都》就被封禁。

其實這也是在賈平凹的意料之中,當初寫完這本書的時候,賈平凹就說過:「這本書要麼是成功,要麼就是毀滅」。

而在當時思想保守的年代,《廢都》中多處直白的描寫,讓很多人內心無法接受,因此《廢都》也迎來了它的毀滅。

賈平凹《廢都》中的主人公:莊之蝶是一位文人作家,在賈平凹的筆下,莊之蝶並不是滿腹經綸、待人友善、對感情矢志不渝的人。

相反莊之蝶是一個十分頹廢、荒唐、虛偽的文人,他跟四個女人都有糾纏不清的男女關係,他將精神世界都建立在男歡女愛之上。

而書中其他三位文人,不是騙子就是賭鬼或者敗家子,總之在賈平凹的這本著作中,文人是如此的破敗不堪,過著自我毀滅的生活。

當時正是文人興起的年代,所以這本《廢都》自然成為了所有人抨擊的對象,甚至有人評價這本書多處露骨的描寫,跟《金瓶梅》毫無差別。

但其實這根本就不是賈平凹寫這本書的初衷,之後也只有著名作家季羨林真正懂他,季羨林在閱讀後,評價《廢都》:「這本書一定會在20年後,大放光彩」。

《廢都》被禁十幾年之後,終於重見天日,當時盜版猖獗,全國印刷了1000萬冊。

十幾年後的年輕讀者,思想更為開明,能夠不用偏頗的見解去看待問題,而如果真正剝開披著《金瓶梅》外衣之下的《廢都》,其實是一部能夠真實反應人性和社會倫理的現實主義著作。

《廢都》還拿下法國米娜文學獎,成為那個年代領先國外的文學著作之一,這就說明賈平凹的《廢都》是有很大的文學價值的。

其實賈平凹只是藉助這本小說,在完成自己鄉村風格小說向城市風格的過渡和轉換,而當時不惑之年的賈平凹已經對世事變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賈平凹在經歷了婚姻失敗,目睹了身邊發生之事,便將一些觀點寫入書中。

其實不可能每本小說都讚頌世界的美好,也應當有一些小說通過反面的例子,來警醒人們的內心,這主要取決於人們自己是怎麼想的。

如果心中污穢之人,看這本小說那看到的也只有男女之事,只有《金瓶梅》的影子。

而如果內心明澈的人,通過反覆觀摩這本小說,便會發現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警醒世人。

若在讀完《廢都》之後,能引起這樣的反思,除了娛樂,除了男歡女愛,除了衣食住行,人這一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這也是賈平凹希望通過這本小說真正帶給人們對生命的思考。

賈平凹曾經自嘲地說道:「在沒寫「廢都之前」,我被大家認為是文學界最乾淨的人,寫完《廢都》之後,我成了文壇最骯髒的人。」

這句話之中又隱藏了多少的無奈呢?

隨著蒙塵的珍珠,漸漸露出本來的光芒,也希望可以達成賈平凹的志願,《廢都》這本書能被越來越多,真正懂得它的讀者所喜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ff5ab542cff076426ad93bb1160ad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