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萬事休,世人都提倡要看得開放得下,其實,所謂的「放下」,只是逃避的藉口。人到中年,正處於職場中「不上不下」的位置,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來,地位很尷尬。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即使你想「放下」,也是做不到的,回頭一望,背後全是依靠你的人。
人到中年,常常走入另外一個誤區,好像「心態好」就可以讓人忘記煩惱。還有的中年人認為,與世無爭,惹不起還躲不起嗎?還有的人認為,時代變了,只要有硬實力,就能打天下,尤其是網際網路時代已成為「去中心化」的時代,不需要人情世故,不需要看人臉色,活出自己的精彩。
問題是,你想活出精彩,就能活出精彩嗎?卡耐基說過:「人的成功15%取決於專業知識,而85% 取決於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不論在什麼時代,依然還是一張讓人通往成功之路的門票。只有經營並維護好自己的人際關係資源,才能左右逢源,獲取利益。即使你有真本事硬實力,搞好人際關係,也不是對立關係,更不是拖你的後腿,而是助你活得更加精彩。
人到中年混得再差,也別做這10件荒唐事,年齡越大,工作越被動,越會被人欺。人過五十混得再孬,也別有這10個缺心眼,你若不強身邊壞人越多。這十條人際交往的「鐵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一】逢人便說「看淡放下」。人到中年,你即使爭取自己應得的利益,別人還不給你呢,何況你口口聲聲說「放下」呢?既然你都「放下」了,好處更不給你了。尤其是當代職場,寧欺白頭翁,不惹少年強。你逢人便說你看淡了、放下了、不爭了,正好給別人以「口實」,讓你把利益讓出來。人到中年,心態上可以「看淡」,但行動上不能不爭,爭不到,再說「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吧。
【二】經常愛吹噓自己的「關係」。有一種中年人,自己混得不怎麼樣吧,還充當所謂的「人來熟、人前吹」。天天掛在嘴邊,「我跟誰誰特熟,哪位領導曾經還是我的兵,哪位高管曾經是同事」。這種中年人,最讓人瞧不起,別人會想,你跟人家這麼熟,人家怎麼沒拉你一把?你的兵都當高管了,你怎麼還混成這個球樣?你吹噓這些「貴人」,不但沒有抬高自己的身價,反而更襯托自己的無能和失敗。
【三】把所謂的「貴人」告訴別人。還有一種中年人,自己本事不大,還喜歡吹噓自己「有人」,「有事打電話」,就如同當下流行的「街溜子」,動不動就「來根華子」,我找好大哥包個工程。其實,在別人眼裡,狐假虎威、狗仗人勢,只能顯示你自己的無能。人家若反問你一句,你有這麼牛的關係,你幫我辦點事唄,你還不是灰溜溜逃走?貴人都不「尿」你,你吹破天,都沒有搭理你。
【四】把同事當成「永遠的好哥們兒」。人到中年就要明白,人際交往中的利益關係。永遠記住邱吉爾的名言,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行走職場,最牢固的關係,不是友情關係,而是利益關係。但是,最脆弱的關係,也是利益關係。當利益發生數量級的變化,任何關係都經不起考驗。曾國藩家書里曾說,當利益格局改變時,就要有一顆預防之心,再好的關係也會逆轉,這不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君子和小人在利益面前,也會來回切換,防人之心不可無。
【五】誰喊你喝酒都去。人到中年,無論你是否位卑言輕,要開始保持適度的自尊,有損你尊嚴的事情,一定要婉拒。年輕時,闖天下,為了利益,可以「不要臉」;人到中年,在沒有利益的事情面前,就要保持適度的自尊。那種下班之後才邀請你的飯局、拉你湊數的飯局、偶遇的飯局,找個藉口婉拒即可。不要覺得你失去了一次「人脈」,其實,你去了之後,毫無意義。如果忽悠你買單,你扭頭就走。別人把你當猴耍的時候,千萬不要忍耐,否則,你會成為笑話。
【六】遇到「好事」急於分享。人到中年,成熟的第一標誌,就是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沉住氣。尤其是不要與同事分享你的「好事」。記住,世界上,只有父母才真正盼著你好,其他人,真的沒人會你的「好事」而高興。也許,有些好朋友好同事,希望你過得好,但他們的內心深處,真的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好,尤其是超過他容忍幅度的好。還有一個「人性悖論」,你得到「好事」,如果只讓別人分享你的「快樂」,卻不給他們分解實惠,他們內心會指責你「為富不仁」,你分享你的「快樂」的同時,可能會埋下嫉妒的種子。
【七】殘留「黑白分明」的邏輯。有些人,即使人到中年後,還是那麼「單純」,還用「黑白、對錯」來對待人和事。中年人的職場,沒有好人和壞人的分別。常言說得好,小孩才論好壞,大人只看利弊。在利益面前,只有「對自己有利的人」和「對自己有弊的人」。哪怕你最喜歡的人,也會因為利益變化而傷害你,哪怕你最討厭的人,也會因為利益而成為盟友。所有人不是黑白分明的,隨著利益和立場的變幻。記住,所有人,包括你自己,也會在天使和魔鬼之間切換。
【八】得罪小人。有些人,人到中年後,好像什麼都看透了,小人,更是無處遁形。年齡大了,就不再害怕小人了,甚至願意跟小人斗個沒完沒了。其實,行走職場,你必須與小人相處,最高明的方法,就是「敬而遠之、保持距離」。敬而遠之,還遠遠不夠,還要保持一份「防人之心不可無」的狀態。人到中年,就要明白,小人沒有底線,而你有底線,蒼鷹不會跟蒼蠅計較,小人為了報復你,會使出突破你底線的極端手法,你即使能擺脫小人的惡鬥,也會濺一身爛泥。
【九】交淺言深。人到中年之後,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嘮叨」,還特別喜歡「好為人師」。有些中年人,很容易跟同事掏心窩子,反正「放開了」,想說啥就說啥。你不是真的放開了,而是真的變蠢了。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謹言慎行。最關鍵的尺度,就是「切莫交淺言深」。人人都懂禍從口出、言多必失、語多必敗的道理,可以,很多中年人在熟人面前,容易打開心扉,掏心掏肺,如果你遇到君子,他笑話你淺薄;如果你遇到小人,就是埋一顆「雷子」。所以,切莫交淺言深,這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智慧。水深則流緩,人貴則語遲。
【十】相信「感恩」。人到中年,很容易輕信別人的「感恩」。口口聲聲說「感恩」,而沒有利益回報的人,一定要防範,「白眼狼」的機率很大。你求人幫忙,一定要先談利益。沒有「好處」,想讓同事無償幫忙,不是別人不講情義,而是你在「耍流氓」。反之也一樣,別人把「感恩」掛在嘴邊,你幫他,是情分,不幫他,也是你的本分,沒有什麼「不好意思」。別人要得到你的持續幫助,就要捨得用利益去回報你,這個回報,你可以不要,但他不能沒有行動,口口聲聲說感恩的人,基本都會演變成「斗米恩升米仇」,你何必壞了你的心情。
人到中年,如果混得不好,你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悲嘆世態炎涼,你自己不堅強,別人不會把你「當盤菜」。某著名影星說過,「我當群演的時候,身邊都是壞人;我成明星之後,身邊全是好人」。人到中年,不要認為走職場下坡,就自暴自棄、破罐破摔,你越是走下坡路,背後挨踹的機率越大。如果你不願意被人欺負,就要繼續強大。你會發現,你越強大,身邊的「好人」越多;你越走下坡路,一路上,身邊的小人和壞人就越多。永遠記住:吃軟怕硬,踩弱攀強,永遠都是世界上最通行的叢林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