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億!敢接盤恆大人壽,海港人壽有何底氣?

2023-09-18     閨蜜財經

原標題:150億!敢接盤恆大人壽,海港人壽有何底氣?

摘要:從獲批成立到接盤,不到5個月(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365篇原創

保險行業再次被動「火」出圈了。

9月1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了一則:關於海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受讓恆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保險業務的批覆。

今年4月,海港人壽獲批籌建,註冊資本150億元。不到5個月,這家公司「接盤」了早被媒體報道「嚴重資不抵債」的恆大人壽。

截至2020年底,恆大人壽的總資產已超2400億元。

海港人壽能否「吃得下」?

01

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否受影響?

2021年,恆大因無法償還2.6億美元債,官宣爆雷。

受此影響,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汽車、恆大人壽、恆大財富等也被傳危機四伏。

此前,《中國銀行保險報》報道顯示,根據《保險法》及相關監管制度固定,監管部門已對恆大人壽實施貼身監管並開展風險處置。

9月15日,其中一個「大雷」被拆除。當天,恆大人壽官網發布了海港人壽與恆大人壽保險業務轉讓的公告。

按監管部門批覆文件的內容顯示,海港人壽是整體受讓恆大人壽的保險業務及相應資產、負債。

恆大人壽的通知顯示,海港人壽將履行以恆大人壽名義簽署的保險合同義務。

簡單來說,就是之前購買恆大人壽產品的消費者,終於可以放心了,現在海港人壽將繼續完成此前的合同義務。

恆大人壽並非首家面臨危機的保險公司。

2020年7月,原銀保監會對天安人壽、天安財險、華夏人壽及易安財險4家保險公司實施接管。

直到今年2月,監管部門批准,瑞眾人壽受讓了華夏人壽的資產負債及保險業務等。此前華夏人壽的保險消費者權益並不受影響。

02

成也激進,敗也激進:5年,資產總額從200億出頭飆升至2415億元,陷入資不抵債。

2015年11月,風頭正勁的恆大集團以39.39億元的代價,收購了中新大東方人壽保險有限公司50%的股權,後更名為:恆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末,恆大人壽的資產總計約201億元,註冊資本為10億元,註冊地在重慶市北部新區。

恆大人壽似乎「傳承」了恆大集團在地產業務上大幹快上的激進風格。

2016年,恆大人壽憑藉狂推萬能險,實現8個月保費規模同比增長15倍的驚人業績。

這也有當時保險行業的風氣不無關係。彼時,不少中小險企,正是通過發展萬能險實現了在保費規模上的彎道超車。

不僅如此,恆大人壽還熱衷炒股。

2016年11月,恆大人壽因利用保險資金短期大量頻繁炒作股票,被監管部門約談。

但整改效果似乎難以讓人滿意。2017年2月,監管部門對恆大人壽開出「罰單」:依法限制其股票投資一年,以及對相關負責人進行處罰。

截至2020年底,恆大人壽披露,其資產總計約2415億元。同年,其退保金額由前一年的約16億元增至20.7億元。

不過,當年的財報中,恆大人壽稱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137.53%,「公司整體流動性風險可控」。

2021年,恆大集團爆雷後,恆大人壽也再未更新過年報。

直到今年7月,恆大集團發布了幾份相當炸裂和遲到許久的業績公告和年報:2021—2022年,兩年合計凈虧損金額超8120億元。

其2021、2022年報中,均提及了聘請外部諮詢機構協助對集團的地產板塊和保險板塊「開展持續深化風險管理工作」。

截至2021年底,恆大人壽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前一年的209.8億元降至148.1億元;資產總值約2077億元,負債總額約2263億元,凈負債185.7億元;年內虧損約400.7億元。

03

海港人壽超快速度「接盤」。

今年4月23日,原銀保監會批覆,同意籌建海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要求自批覆之日起1年內完成籌建工作。

6月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覆,同意海港人壽開業,並接受深圳銀保監局的屬地監督管理;批准海港人壽的業務範圍;批准海港人壽重慶、四川、陝西、湖北、湖南、河南、廣東、江蘇等省級分公司及80家分公司籌建及准予開業等。

閨蜜財經製圖

海港人壽註冊資本為150億元人民幣,由深圳市鵬聯投資、中國保險保障基金、廣東粵財投資控股、重慶市渝新投資和太平人壽共同出資,營業場所設在深圳市南山區。

其中,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是根據《保險法》和《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法》的規定繳納形成的行業風險救助基金,用於救助保單持有人、保單受讓公司或者處置保險業風險。

因此,中國保險保障基金也被業內成為保險業「最後一道」風險防線。

此外,海港人壽的其他4家股東則為央企旗下子公司或國資企業。

至此,恆大人壽安全著陸。

相比而言,恆大集團另一個「錢袋子」恆大財富就沒這麼幸運了。

9月16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發布了一則案情通報,稱近期,公安機關已對恆大金融財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即恆大財富)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員採取形勢強制措施;投資人如需報案,可進行報案登記。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杜某」,很可能是恆大財富總經理杜亮。

2021年,恆大集團暴雷之際,投資者們已警覺不安全,不少投資者進行了維權。

因恆大集團不少員工和業主都投資了恆大財富的產品,彼時,許家印公開承諾「一定要全部兌付,一分錢不能少」。

但據媒體報道,在恆大集團爆雷前幾個月,作為恆大財富總經理的杜亮卻已默默贖回自己及父親購買的相關理財產品。

今年8月,恆大集團的公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和2022年底,恆大財富未兌付本息分別為410億元和340億元。

如今,恆大財富的高管等數人被抓,投資者們還在等待兌付,恆大集團的爆雷「後遺症」仍在持續發酵......

本文未註明數據均來自於恆大集團、恆大人壽財報,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c2a650022b276f38c0430c242c997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