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健全監管體系 確保蔬菜產品質量安全

2022-08-16     中國食品安全網

原標題:濰坊:健全監管體系 確保蔬菜產品質量安全

濰坊是聞名全國的「菜籃子」,是我國北方最大的蔬菜生產和集散地,「全國最大的優質蔬菜種苗生產基地」,蔬菜產業已經成為引領濰坊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

近年來,濰坊市不斷鞏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市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成果,健全監管體系,聚焦發展蔬菜產業,以蔬菜品牌帶動鄉村全面振興,提升現代農業核心競爭力。並創新實施「蔬菜種子工程攻堅行動」,加快構建「育繁推」一體化、全鏈條標準化、多元化對外合作「三大蔬菜種業體系」,努力探索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蔬菜種業產業鏈。

打造種業強市,提升現代農業核心競爭力

時值盛夏,在濰坊壽光市丹河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園的智能玻璃大棚內,一個個飽滿豐碩的甜瓜掛在枝頭,這是壽光蔬菜種業集團自主研發的新品種,除了甜瓜,這裡還栽植著壽光自主研發的黃瓜、番茄、辣椒等品種。

一個個飽滿豐碩的甜瓜掛在枝頭

據壽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立新回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菜農不得不接受「按粒賣」的「洋種子」。當時,進口種子確實有不少優點,耐儲運、抗病能力強、種植效益高。到2010年,「洋種子」在壽光設施蔬菜的市場占有率接近一半,其中彩椒、大紅果番茄、紫萼長茄占比更高。

王立新表示,近年來,壽光市國產蔬菜種子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目前已由2010年的54%提升到70%以上。其中,黃瓜、圓茄、絲瓜、苦瓜、豆類、西葫蘆、甜瓜、櫻桃番茄等作物已達到90%以上。

種業,被視作農業的「晶片」,濰坊是蔬菜生產大市,也是種業大市。據了解,濰坊市曾經70%的種子依靠進口,為此,濰坊市聚焦打造種業強市目標,著力突破蔬菜種業,提升現代農業核心競爭力。

據悉,濰坊市先後建設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中國農科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創業基地等一批「國字號」種業研發創新平台。並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共建濰坊國家農綜區現代種業研究院,構建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育種公共服務平台,圍繞智慧育種,鮮食玉米、優質雜糧、胡蘿蔔、特色蔬菜選育等方面開展聯合攻關。

「通過構建良種繁育基地,不斷提升種子質量水平。各種業企業通過規範制種技術和對色選、消毒、分級等核心加工設備改造升級,使種子質量有了較大提高。目前,濰坊市蘆筍、大白菜、白蘿蔔、西葫蘆等蔬果作物育種技術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初步改變了受制於國外的局面。」濰坊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郭玉章說。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濰坊市新取得品種權84個。此外,培強做大種業企業,目前,種業研發企業發展到41家,育苗企業達到404家、年育苗能力18億株以上,自主研發蔬菜品種市場占有率75%以上。

發揮示範作用,「合作社+品牌」引領鄉村振興

品牌強農,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農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濰坊市由農業生產加工大市向農產品品牌強市轉變步伐不斷加快。作為國務院命名的「中國蔬菜之鄉」,濰坊壽光蔬菜現已發展成為全國特色產業集群,壽光圍繞蔬菜產業發展優勢,不斷創新突破,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品牌化高質量發展,以網格化、信息化打造全國放心蔬菜生產基地,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壽光市洛城街道東斟灌村位於壽光市最東端,是典型的農業村。2008年,東斟灌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李新生成立了斟都果菜專業合作社,這家國家級示範合作社每年銷售彩椒達到2000萬公斤,實現銷售總額1.4億元。

「目前,合作社擁有社員335戶,每年可為社員增收近4萬元。」李新生說,合作社成立以來,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所有種植戶必須簽訂安全生產承諾書,不得使用違禁農藥與化肥,確保生產的蔬菜達到綠色生產標準。2009年註冊了「斟都」品牌,2011年,合作社已有2720畝彩椒得到國家綠色認證。

據悉,壽光市對有潛力的合作社重點培育打造,進一步健全制度、明晰產權、提升管理,從資金、政策、技術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樹立了一批可學可比的典型,發揮示範引路作用。

目前,壽光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3110家,其中果蔬類合作社總數達到2128家,涉及農戶12.8萬戶,農民出資總額52億元,輻射帶動農戶18萬戶,「壽光蔬菜」區域公用品牌增加了合作社抱團闖市場的「底氣」。

壽光市副市長鞠洪剛表示,以蔬菜品牌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壽光做到了「五個堅持」:第一,堅持以標準體系為核心,強化壽光蔬菜品牌的品質保障;第二,堅持以體系創新為抓手,強化壽光蔬菜品牌的組織保障;第三,堅持以種子研發為根本,強化壽光蔬菜品牌的基礎保障;第四,堅持以智能管控為抓手,強化壽光蔬菜品牌的質量保障;第五,堅持以消費流通為導向,強化壽光蔬菜品牌的市場保障。

據了解,壽光市依託「部省共建」的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以設施蔬菜全產業鏈標準研製集成創新為突破口,全面融入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快建立蔬菜全產業鏈標準化發展模式。目前,壽光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60萬畝,年產蔬菜450萬噸,蔬菜總產值達110億元,銷往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並出口至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壽光蔬菜」成為了菜農們致富的「搖錢樹」。

落實「雙承諾」制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農產品質量的全面提升,是農業品牌發展的基礎。農產品質量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據了解,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濰坊市於2016年12月出台了《濰坊市禁用限用劇毒高毒農藥條例》,是濰坊出台的首批實體地方性法規之一。禁用限用劇毒高毒農藥,監管「統一採購、統一儲備、統一服務、統一監管、定點經營、實名購買」的基本制度框架。

「多年來,濰坊市不斷開展產地環境治理,加強投入品監管,加強標準化生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雙承諾」制度,並先後組織開展了農產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生薑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和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等等。」濰坊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郭玉章說,確保濰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持續穩中向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和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全市農產品質量監測合格率連續多年穩定在98%以上。

據濰坊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郭玉章介紹,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雙承諾」制,是濰坊市的創新做法。根據不同類型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基層監管人員監管責任,明確承諾內容,每年組織簽訂並公開上牆,共簽訂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質量安全承諾書62萬份、鎮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承諾書209份、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7997份,激發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依法生產、誠信經營的自覺性。

下一步,濰坊市將繼續深入推進鞏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市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成果,健全完善「產地環境綠色化、生產過程標準化、監管責任網格化、質量控制全域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確保蔬菜產品質量安全,以產業升級助推農產品質量安全升級。(毛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bb17aafb1e705c6952ce428b7caf9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