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員工感慨:EBG全年撕逼,組織調整戲大,老闆高曝光率補虧空

2020-01-06   網際網路坊間八卦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網際網路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台。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已離職華為員工的「慣例」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華為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華為。

2019年真是精彩的一年。

這一年我們見到了老闆的高曝光率,把前面幾十年的曝光虧空都補上了。這一年我們看到EBG與智能計算之間的全年撕逼,幾乎從頭撕到尾。然後就是接近年底我們聽到的大量組織合併,調整的傳聞,什麼智能計算要回EBG啊,什麼EBG要被拆掉啊,如此種種,甚至還把未經證實的組織調整傳聞傳遞給外部,包括客戶和夥伴。

年底的組織調整大戲,實際上12月初就在地區部大規模流傳開來了,還分了好幾個版本,同時附帶的還有幾個高層的如何騰挪,坊間傳聞那真是跟說書一樣精彩,經常是今天一個版本,明天又是一個版本。

這些傳聞,如果不是高層有意無意的漏出,嘍囉們是無法知道這些組織調整的各種版本的,這說明高層之間的博弈之激烈。當然還有*號總裁在心聲社區實名發帖炮轟ICT對智能計算的政策,一堆吃瓜群眾一下就高興爆了,說啥的都有,什麼總裁都被逼上心聲啊,什麼ICT雙算政策不合理啊,什麼總裁完不成任務甩鍋啊一堆猜測,如此種種。吃瓜群眾總是被聚光燈牽引,舞台的整體是看不見的,我感覺到的是高層組織調整博弈已經無法在小範圍達成一致了,從而導致力量外溢,在更大範圍內和更多力量的作用下進行更激烈的博弈。

其實,華為公司的組織調整,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慣例,一年一小調,三年一大調,以往的調整雖然也有組織抱怨,但是基本都是按照公司的決議,堅定的執行,哪怕明顯有業務損失,在調整過來之前,都是認真執行公司的決議和政策。

這一次,略有不同。不同在於智能計算的獨立。更準確的說,不同在於智能計算的政策,在EBG的客戶介面,遇到了軟抵抗。

智能計算的組織剝離,是2018年年中ICT決議的,從成立組織到選定主管,再到組織正式的獨立運作,其實有半年的準備期,直到2019年才正式的獨立運作。智能計算的獨立政策,一開始就是被挑戰的,因為對於EBG來說,這是一半的收入。公司把EBG一半的收入給搞沒了,相當於砍掉了EBG半條命,好不容易快乾到100億美金,一個組織調整又回到解放前了。就是泥菩薩,估計也要發毛了。

所以接下來的事情合乎人之常情,卻不合乎華為公司一貫的執行力標準的。

比如「公司的決策都是正確的,如果ICT的決策不正確,我們就把它執行正確」(大意,我也沒有在現場聽到原話),之後代表處的業務部之間撕逼此起彼伏,還有某系統部和某BU之間因為TaiShan銷售歸屬進行了一場世紀大較量,據說參與討論的領導職級總和加起來超過500級。

說了這麼多去年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主要是要輸出以下幾個個人觀點:

1、公司一貫以執行力強著稱,從高層到基層,莫不如此,但是智能計算這個BU出來之後,情況有點不一樣。從運營商的情況來看,雖然運營商也很不爽ICT的政策,也覺得不給我經營數據,還壓著我幹活,我很不爽,但是基本上是較為認真的執行了公司的決議,從這一點來看,CNBG不愧是公司的大本營和基本盤,人員素質和職業素養,以及大局觀方面都值得稱道,哪怕自己多干點活,經營上吃點虧,但是公司整體利益受損的事情,CNBG的人是干不出來的。然鵝,凡事就怕對比。EBG和CNBG的對比,就可以看出來很多的故事。EBG跟智能計算的撕逼,激烈程度是CNBG的好幾倍,戰場從客戶介面,渠道介面,方案層面,公司層面等等,這說明了EBG的領導和兄弟戰鬥力真是牛逼的,靠他們去搞定客戶以及跟友商打仗目測應該戰鬥力是可以的。

2、深入一層,為什麼之前沒有出現這種組織調整在區域激烈博弈的情況,而現在出現了,看看博弈出現的組織和出現的時間,大致會知道博弈發生在什麼地方。2019年公司明確了計算產業,這算是公司從固定到移動,從運營商到企業,從連接到計算的第三次產業升級和轉移,但凡變革期,總是有么蛾子的,因為這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和身家,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失敗的。但是公司定義了產業目標,接下來的事情,如果達成一致,大機率是會較為完整的執行,所以各位吃瓜群眾在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要重點考慮公司的產業政策走向,合理調整自己的工作走向。

3、以前的產業調整,也有陣痛,但是沒有出現今年這種從上到下如此大範圍的全員自嗨,很多人都說和對方結仇了,我覺得大可不必。業務衝突對於嘍囉來說,都是由業務邊界定義的,如果業務邊界定義改變了,說不定大家還是一家親。但是對於高層來說,就涉及到業務主導權和位置的問題,這是要命的問題。這一次這麼大範圍的發動員工進行業務衝突,在位者是不明智的,是有責任的,是不能堪當大任的。

4、再深入一層,為什麼這一次出現了這麼大規模的組織性的業務對抗?我覺得這才是值得公司最高層警惕的事情。山頭一直都存在,這一次的業務調整,讓大家都看到了山頭的力量如此之強大。公司外部威脅還在持續加深的時候,內部山頭的爭權奪利已經從高層瀰漫到基層作戰個人了,看看潘少的智能計算的分析貼的跟帖中的互相謾罵,看看岳坤的炮轟ICT的文章跟帖的互相攻訐,內部的高層利益者為了業務主導權和崗位,已經開始有意識的在組織吃瓜群眾斗吃瓜群眾了,這件事情想起來就後怕,外部威脅還沒有任何改善的時候,帝國主義忘我之心不死之時,我們的山頭卻忙著互相傾軋和爭權奪利,難道他們忘了同舟共濟了麼?難道他們不記得敗則拚死相救了麼?難道他們已經拋棄了板凳要坐十年冷了嗎?華為公司的傳統,在他們心裡,還剩幾條?抑或是他們根本就沒有過,只是每次喊喊口號裝樣子?

5、從CT走向IT,從傳統走向人工智慧,世界正在進行深刻而複雜的變革,全球形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輩應該力出一孔,踏實做事,把服務客戶的產品方案做好,把每個人的重點從爭奪業務主導權轉移到為客戶服務上來,每個人應該聚焦在自己的業務邊界裡的事情,而不是指摘別人應該怎麼做,像老闆說的,我們每個人都磨好自己的豆腐,19萬人加起來,就是偉大華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