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事業單位的改革,最早在2012年就開始啟動了,從那之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取消事業編制、公車改革等種種措施紛紛出台,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這裡邊最引人注目的應該就是事業單位改革分為4類了,那改革之後涉及到的3000萬在職事業單位的新員工該何去何從呢?下面我們就詳細的說一說~
1、參公事業單位員工:自主選擇
對於承擔行政職能崗位的事業單位員工(也就是參公事業單位),未來會向行政崗位發展,這類職工可根據自己意願進行選擇是轉公務員還是安置到其他事業單位。
2、事業單位轉企:聘用合同變為勞動合同
對於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以後將逐步轉為企業管理,而原有職工也會轉為簽訂勞動合同管理,而不再是原有的事業單位聘用合同。
3、高校教師、公立醫務人員:失去編制,轉為聘用制
對於這兩類人,條例是這樣規定的:取消其事業單位編制,但是保留其事業單位屬性。也就是說,只是少了「編制」的帽子,其他待遇晉升方面都是沒有變化的。取消編制,為了保障改簽聘用合同(注意不是普通的勞動合同)。
4、被辭退
事業單位轉企之後,為了適應發展,必定會進行裁員。對於被辭退的人,原單位也會給予一定的賠償金(事業編和臨時工賠償金額略有差異)。
5、退休
在事業單位無法安置人員,若是達到退休年齡的或符合國家退休條件的將可以提前辦理退休。
這類人可提前5年退休?
對於轉企改制的事業單位,如果事業編職工距國家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含5年),他們還有一個好消息——可申請提前離崗退休。最重要的是,離崗期間還能享受到工資福利等基本待遇,各項社會保險也會繳納,直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後辦理退休手續之後就可以享受領取退休養老金了,可謂是無縫銜接。
還有人可以轉公務員?
之前事業單位轉公務員可是十分難得,但是最近傳出消息,面向公益性的事業單位即將出台轉公務員的政策,這次招考主要是面向公益性事業單位群體,分兩撥轉公務員,一撥是面向市、縣(市、區)公益性事業單位中保留參公身份,可以直接轉任到機關的「六類」人員,他們通過公開遴選考試的形式。
另一波是面向市直公益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就是,繼鄉鎮公益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縣(市、區)公益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轉公務員考試之後,他們是通過公開考錄的形式。
事業單位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效,對於事業單位人員轉公務員,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互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