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馮紹峰出軌女網紅」的莫須有的新聞上了熱搜,後來被官方闢謠。這著實引起了網上一群吃瓜群眾的好奇,流量男星、剛結婚不久、老婆是巨星、出軌、女網紅,這些點任挑出來組合在一起就能製造一場軒然大波,之所以能帶來如此強烈的效應,除了因為事件當事人的公眾影響力外,還戳中了人性最敏感和最裸露而又隱晦的地帶。
新聞實也好,虛也罷,都在折射著人性的不堪。人性果真如此不堪設想嗎?那不過是背後不同的人在唯利是圖或妒忌陰暗的心理在作祟罷了。這個新聞一出,有多少女人不自覺地會暗自揣測,「果然男人都不是好東西,放著美如畫的媳婦在家哺乳嬰兒,還不夠自己野了性子,到處留種縱慾,真是欠遭天譴!」有多少男人會暗爽,「明星尚若如此,我一普通人偶爾縱縱慾,偷偷情,不會遭天譴吧!」或者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作一番抒情式的點評,「男人這東西,有點意思,說你是下半身思考果然不為過。」
誒,這就引出了今天的話題,男人果真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嗎?這道題若是女朋友問你,簡直是送命題。你說「是」,她說你花心大蘿蔔;你說「不是」,她說你撒謊沒有小雞雞。所以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標準答案呢?不必糾結。你說「不是」,那怎麼解釋科學的調查中顯示一個成年男性一天內會有幾十次男女叉叉哦哦的腦波衝動呢?你說「是」,可又不完全是,畢竟這是法制與道德社會。所以不是所有問題都有標準答案的,還要分人和場合。
如果是一堆大老爺們討論這個問題,你只管說,「是」,男人本來就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以免別的男性歧視你是個偽男。如果是女人問你這個問題,你只管沉默,呵呵以對,沉默是金,因為你怎麼回答,吃虧的都是你。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金字塔理論中,性被放在人的底層基本需求也就是生理需求之中,可見,性慾的滿足對人而言,就像吃飯睡覺一樣重要。不論男人還是女人,性需求是剛需,是動物性的,就像幾乎所有的動物都自慰一樣,人在性饑渴的時候,同樣會自慰。但這樣回答似乎並沒有解決「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嗎」的問題。我曾問過我幾個朋友這個問題,來看看他們的回答。
其一,他是一個情聖,痞帥,從不缺女朋友,看見他我就想起奧斯卡影帝萊奧納多,女朋友換得頻繁,簡直比換內褲還頻繁。他說,男人是不是下半身思考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人餓了要吃飯,睏了要睡覺,需要女人了得到了就會滿足,得不到就會空虛難受。人嘛,來這世上折騰一輩子,本來就不容易,能享受快樂多一點就享受,及時行樂嘛!我喜歡新鮮刺激,不喜歡一成不變,我喜歡不一樣的女人,不一樣的身體,不一樣的感覺。這樣總結起來,我覺得我應該算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我問他,以後結婚了怎麼辦?他說,最好不結婚,浪一輩子,當然,不結婚的代價也很高,所以,這事我也頭疼,但說不定哪天我就不花心了呢,遇到一個願意廝守終生的人也未可知啊!
其二,是一個胖子,死宅,他對我的問題的答案是這樣的,男人如果不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他簡直就不是動物!食色性也,有些人對性充滿偏見和畏縮感,或者認為性是罪惡之源,其實這樣的人都是心理不健全的人,至少是性心理和性人格不成熟的表現,中國這樣的人比美國那些已開發國家要普遍一些,因為國內的性教育相對不完善,所以中國才有那麼多墮胎,未成年懷孕等事件發生,這算是給中國性教育敲響的警鐘。我提示他跑題了,他來了一句,反正,男人下半身思考不是壞事,這是為人類可持續發展人類繁榮昌盛在造福啊!我說你懂得怪不少來,他說,人丑就要多讀書,哈哈。
其三,我問的是一個女孩,她的回答是,未必,我男朋友就不是下半身思考,他用大腦思考。她提起她男朋友時,眼裡放光,那一個驕傲勁兒,看來她很幸福嘛。不過,她話鋒一轉,有一次吧,我男朋友想……算了,不說了。我說,怎麼不說了,你這樣最不負責任了,把人家的好奇心勾了起來,硬生生又憋了回去。我威逼利誘,她終於說了,她說,一次,她男朋友很想要,她卻沒勁沒慾望,然後做的時候敷衍了事,她男朋友很不爽,各種抱怨。這件事一直讓她耿耿於懷。
綜上所述,男人果真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嗎?答案,是也。哈哈,這個答案是我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如有意外,概不負責。
文章首發公眾號「未名談性」,歡迎找我來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