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網絡劇備案:同人文改編規避版權風險,翻拍劇「取巧」

2021-03-18     新劇觀察

原標題:1月網絡劇備案:同人文改編規避版權風險,翻拍劇「取巧」

作者 / 明月帆

近日,廣電總局發布2021年1月全國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通報。

根據統計,2021年 1 月,共115部重點網絡劇通過備案公示。其中,古裝題材35部,占比約30%;現、當代題材80部,占比約70%。

相較2020年1月的77部,2021年1月重點網絡劇備案數量明顯上漲。幾部高關注度劇目中,既包括《花千骨》同人文改編的《花千骨前傳》,也包括《還珠之有一個姑娘》《幻樂·綠光森林》等翻拍劇。

《花千骨前傳》獲原著作者授權,新版《綠光森林》《還珠》開發中

《麒麟》後,又一部同人文將被改編。

根據Fresh果果仙俠小說《花千骨》衍生而來的同人文《花千骨前傳烽煙遺夢太古謠》擬定開發網絡劇版,備案劇名《花千骨前傳》,預計集數34集。

同人文商業化,首要問題是版權糾紛。諸如《盜墓筆記》《麒麟》等同人文未經原著授權,出版時均隱去母作中的人物姓名,打著原創作品的旗號售出影視改編版權。名義上,雖有幾分名不正言不順,但原著的人設紅利已經吃到,又不必擔心被追究法律責任,可說是最符合利益需求的解決方案。

與《盜墓筆記》《麒麟》相比,《花千骨前傳烽煙遺夢太古謠》名正言順得多。根據其改編而來的網絡劇《花千骨前傳》將由《花千骨》原著作者Fresh果果擔任副董事長的果派影視出品,換而言之,這部同人文是得到原著作者首肯才賣出影視版權的。

放眼海內外,無論是《暮光之城》同人文《五十度灰》,還是《鬼吹燈》同人文《盜墓筆記》,商業化過程中無不想方設法切割與母作的關係,唯恐被追究法律責任。如《花千骨前傳烽煙遺夢太古謠》這樣得到原著作者授權的同人文,是極為少見的。

當然,與「出圈」的《五十度灰》《盜墓筆記》相比,《花千骨前傳烽煙遺夢太古謠》的影響力遠遠未及《花千骨》,據此改編而來的網絡劇能否贏得觀眾青睞,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過去一年,翻拍劇幾乎是在夾縫中求生。政策導向並不支持大規模翻拍,但高性價比擺在眼前,很多製作公司還是不捨得放過這塊「肥肉」。1月份重點網絡劇備案中,出現了《幻樂·綠光森林》《還珠之有一個姑娘》兩部翻拍劇。

《幻樂·綠光森林》備案主體為開快心樂,播出平台為愛奇藝,預計將在4月份開機;《還珠之有一個姑娘》備案主體為騰訊影業,預計開發38集。

2019年,騰訊影業、瓊瑤曾官宣合作開發《還珠格格》IP,雙方計劃在劇集、動漫、遊戲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瓊瑤本人曾以VCR出鏡的方式宣布擔任《2019版還珠格格》電視劇監製。因種種不可抗力影響,《2019版還珠格格》開發計劃遲遲未提上議程。與2019年的市場環境相比,如今,觀眾對翻拍劇的反感情緒有增無減,《還珠之有一個姑娘》播出後反響如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為了規避政策壓力,新一批翻拍劇花樣百出。

1月份備案的《幻樂·綠光森林》(翻拍自《綠光森林》),以及早前發布組訊信息的《穿過謊言擁抱你》(翻拍自《放羊的星星》),不僅在劇名上玩出了新意,原劇的人設也改得「面目全非」。

《幻樂·綠光森林》中,原作中發生在寶島台灣的故事被移植到古代,男二上位成男一;《穿過謊言擁抱你》打出了「青春勵志版《放羊的星星》」宣傳旗號,原作中的男女主人公仲天騏、夏之星搖身一變,成了陸一澤、林小夏,人設、劇情都與原作有一定出入。

這種刻意為之的「創新」,一則是為了規避翻拍風險,生怕與原著直接掛上鉤;二則,原作誕生於十幾年前,考慮到年輕觀眾的口味變化,翻拍作必須出其不意,玩出點新花樣。需要警惕的是,「炒剩飯」花樣再多,也不如原創可口,對於所謂自欺欺人的「創新」,觀眾恐怕不會買帳。

新職業題材劇扎堆,古裝劇離不開「公子」「殿下」「大人」

1月份備案網絡劇中,出現了多部新職業題材劇。《嗨,我的男護士們》《婚姻諮詢師》《快遞人生》《金牌客服董董恩》《親子鑑定師手記》《傲嬌律師小紅娘》等,關照了以往國產劇中較少描寫的冷門職業,觀感上較為新穎。

從2020年的市場經驗來看,「披著職業外衣談戀愛」的偽職場劇持續傷害觀眾感情,上述作品究竟應該定位為「新職業題材劇」還是「披著職業外衣談戀愛」的偽職場劇,目前還不得而知。

古裝電視劇備案「退潮」,走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渠道的古裝劇產量激增。1月份,共有35部古裝網絡劇通過備案公示,當中包括《春花厭》《一時衝動,七世吉祥》《九霄寒夜暖》《花戎》《珍饈記》等。

「公子」「殿下」「大人」「王妃」「娘子」是古裝網絡劇命名的幾大熱門關鍵詞。

1月份網絡劇備案中,《書中公子世無雙》《殿下他為何這樣》《投降吧!殿下大人》《我家神捕大人》《參見相思大人》《妃你莫屬》《錦鯉娘子》等劇,光看劇名就透露著一股天潢貴胄味,主人公身份想必更是非富即貴。

動輒「王妃「殿下」「大人」的取名方式,雖給了觀眾「劇名即劇情」的提示,但過於泛濫,難免有辨識度缺失的問題。個中利害關係,如何取捨,需要權衡。

公版IP方面,與網絡大電影「獨寵」狄仁傑不同,網絡劇的取材範圍寬泛得多。1月份重點網絡劇備案中,出現了《家有黃飛鴻》《法醫·宋慈》兩部開發自公版IP的新作。

黃飛鴻、宋慈雖是兩大廣為人知的影視形象,但內地製作公司並未推出媲美《少年包青天》的經典影視作品。對於黃飛鴻,內地觀眾最熟悉的影視形象來源於李連杰主演的香港電影《黃飛鴻》系列;對於宋慈,90後觀眾的啟蒙作是TVB版《洗冤錄》。《家有黃飛鴻》《法醫·宋慈》能否給觀眾帶來驚喜,有待觀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QdVS3gBMMueE88v65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