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大革新:生死輪迴都不真實,我們誤解了生存的意義!

2020-03-31   感知主義者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解讀與補充》(38)


《人類為什麼意識不到客觀觀念與生存理念的錯誤?》

人類幾乎從一開始就共同認可了兩個前提概念,一個是客觀存在,另一個是生存理念。所以,人類的思想認識就限制在這兩大觀念以內,客觀存在已經受到強烈的思想衝擊,儘管仍然屹立不倒,但早已百孔千瘡,難以為繼。而生存理念卻幾乎從未受到過任何衝擊,再大膽、再前衛的思想家也從未挑戰過生命觀念,生存理念成為比唯物主義更為穩固的思想觀念。不要說意識到它的錯誤,就連提出質疑都幾乎不可能,人們根本無法想像生命可以有別的解釋,感知論首次提出生命觀念在存在的本來中並不存在,可以肯定,人們完全無法理解。



生存理念是生命觀念形成的思想體系和邏輯體系,它幾乎涵蓋了所有物質運動變化以外的存在現象,是人類對非物質性存在的具體認識,其中,生命概念是其核心。最不可思議的是,人們對最重要的客觀和生命兩大概念都不清楚,無論如何都不能準確地給兩大概念下定義。我們在並不知道客觀與生命從何而來,本質是什麼的情況下,就完全認可了這兩大概念。我們不知道客觀與生命的本質與目的是什麼,但這沒有影響人們在它們的概念之上產生出人間世界的一切道理,並構建出十分穩固的意識形態,在這些道理和意識之上,建立了人類社會的文明。按說,無論客觀與生命真正存在與否,人類輝煌燦爛的文明成就不是已經證明了它們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嗎?其實不然,人類的存在歷史與存在現狀恰恰證明了這兩大概念的是與非。因為人類社會產生的所有無法解決的矛盾衝突都因這兩大概念而起,人類的一切努力都因這兩大概念而終,兩大概念阻止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兩大概念最終將要毀滅人類世界。



感知論斷言這兩大概念不存在,是不是缺乏根據?浩大的人類文明能建立在兩個不存在的概念上嗎?其實,人類也一刻也沒有安生於這沒有來由的兩大概念。從一開始人就試圖另解存在和生命,上帝造世和生命輪迴就是企圖另立觀念。但是,人們所有另立的觀念都仍然基於存在和生命的思維模式上,其結果是,另一種解釋反而加強了存在的獨立性和生命的存在性。也就是說,更加強、加深、加固了兩個概念對人的限制作用。人一是走不出客觀思維,二是走不出生命的限制。我們此前見到的關於超現實的仙界、天堂、地獄一說,人超越生命、長生不老、得道成仙一說等等,恰恰表達了人們對客觀現實和生命事實的反叛和否定的願望。人們不甘於接受客觀和生命這兩大事實,於是生出另外的解釋與想像,但結果卻適得其反,人們只得更迫切地抓住現實,更恐懼於生命的喪失。

人們也大致覺察到,人間的禍事均出於這兩大觀念——客觀現實的衝突和生命理念的矛盾。但是,人們找不到解除矛盾的辦法,只得用正義壓倒邪惡和生命在世的得失區別來建立對立關係,在尖銳的對立中來求取差別,產生人為的意義。人們似乎只能這樣來對待客觀與生命邏輯產生的矛盾,人們受制於客觀現實和衝撞在生死之間是必然的。人們扺御客觀事實和生死折磨的行為活動是征服自然、追求長生不老,其結果卻是,與自然對立受到報復,與生命抗衡以疾病與死亡而告終。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雖然心有不甘,但卻願意接受,因為客觀事實是不可抗拒的,人還是安心於服從客觀。



我們還想當然地認為,人經歷的這一切生死的苦難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所有的動物也跟人一樣,在無可奈何地經受著生存的艱辛和死亡的恐懼,動物們生活得比人更難更痛苦。感知論告訴我們,我們想錯了,動物沒有這些人為的精神觀念,它們只有純粹的感知活動,隨感知到的事實而動,獲得的只有感知到的好與壞的結果,它們的目的、行為、結果完全一致,並全部重合。它們不會產生反目的的行為,它們不會得到與行為目的相反的結果,因此,它們感知的快樂與痛苦都是直接反映的,絕無其他的干擾因素,它們獲得的是本能賦予的一切。而人類則大不然,人類獲得的,多是行為目的以外的結果,而人自生出的主觀意識強加給自己的苦難,占到了人經受苦難的絕大部分,最致命的是,人卻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些痛苦的來源竟然是我們自己的精神意識,這一點,是人類最大的悲哀。(接下)

註:本文節選自:京東、淘寶電子書:《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感知新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