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五蓮白鷺灣:昔日「四荒地」變身「綠色銀行」

2023-11-17     閃電新聞

原標題:日照五蓮白鷺灣:昔日「四荒地」變身「綠色銀行」

一座長廊橫於碧水之上,天然石材的灰白色基調,高低起伏的波浪形屋頂,秋風吹起,水波蕩漾、草木搖曳,剎那間,長廊與周邊的景色融為一體,如畫般的美景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打卡遊玩。

這處新晉的「網紅」打卡地,位於日照五蓮縣市北經濟開發區潮白河畔的白鷺灣美術館小鎮,這條水上綢帶,正是新建成啟用的白鷺灣在水美術館,全長884米,主要包含巧克力美術館、巧克力工廠、遊客中心等藝游空間,在這裡可以感受建築美學的魅力,領略可可豆的文化,品嘗各色巧克力,開啟舌尖上的旅程。

然而,11年前,整個白鷺灣美術館小鎮還只是一片不宜耕種的四荒地。附近7個村莊的村民收入較低,只能外出打工,許多田地撂了荒。

良好的生態基底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自2012年開始,園區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持續實施退耕還綠、荒山披綠、水系擴綠、水利建設等,全方位改善白鷺灣周邊生態環境,河畔兩側生態發生巨大改觀。「通過一系列林水改造工程,打造了潮白河生態景觀帶,建成潮白河濕地公園,每年都有野生白鷺、天鵝、白眉鴨等40餘種鳥類來此棲息繁衍。」日照白鷺灣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靜介紹。

據悉,白鷺灣在建設之初,將原有的生態肌理進行梳理,保留大量原生樹木、生態水系,並栽植大量喬木、灌木、花灌木、花卉、草坪等綠化植被,讓自然生態有了質的提升,讓荒山野嶺煥發了新的生機。

藉此契機,白鷺灣提出以「藝術振興鄉村」理念,邀請世界著名建築師、藝術家規劃設計,建設心靈之谷、巧克力美術館等12個各具特色的世界級原創作品,打造「游、購、娛、食、住、商、學、閒、情」於一體的文化藝術旅遊產業線。

鄉村振興,組織振興是保障。市北經濟開發區聯合白鷺灣打造「美美與共」區域黨建品牌,推行企業、村莊「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實現「村企組織共建、產業發展共興、人才隊伍共育、區域合作共贏」,帶動周邊村民吃上了「生態飯」,端牢了「金飯碗」。

「通過與白鷺灣的深層次融合,我們合作建設了白鷺牧場藍莓、櫻桃育苗基地,每年能增加集體收入3萬元。」潮河鎮東南坡村黨支部書記吳啟華說。

在小鎮咖啡廳、窯烤麵包房裡都有周邊村民的身影,小鎮為周邊村民提供長期就業崗位200個,非全日制用工崗位700餘個,未來三年,預計可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帶動周邊村民深度參與小鎮發展。同時,小鎮為村民提供系統化專業化技術培訓,讓村民可實現零經驗就近就業,讓村民融入產業鏈、富在產業鏈,成為名副其實的「區域人才孵化中心」。

豐富的藝術體驗,自然悠閒的慢生活,令許多市民遊客慕名而來。為持續放大遊客體驗,白鷺灣依託優良生態環境和林果產業優勢,以藝術為黏合劑將現代農業和文旅產業深度結合。

在白鷺牧場內,草地、樹木、湖泊、梯田等自然景觀,帳篷、露營、採摘、觀光等人文活動構建出一幅秀美的田園風光。「這裡的蘋果個頭大、品相好,也非常好吃。」國慶假日期間,白鷺牧場迎來蘋果採摘的高峰期,前來採摘的市民李先生讚不絕口。目前,已有草莓、蘋果、葡萄、地瓜、花生等20多種瓜果在此落地生根,真正實現了「小嶺變大田」「荒地變果園」。

從無人問津到遊人如織,昔日的「四荒地」變身「綠色銀行」,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近幾年,白鷺灣美術館小鎮累計接待遊客2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過億元,先後被評為山東省第一批特色小鎮、山東省精品文旅小鎮、山東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

(圖片由五蓮縣委宣傳部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72238dbfc3360afa922fed56960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