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4之變:中國激情回歸, AI碾壓全展 | 鈦媒體深度

2024-01-14     鈦媒體APP

原標題:CES 2024之變:中國激情回歸, AI碾壓全展 | 鈦媒體深度

「熟悉的感覺回來了,從我個人的感受來說,無論是參展商的數量,還是觀眾,亦或是投資人,能明顯感覺到大家的熱情都被重新調動起來」,一名參展5年的展商對鈦媒體App說道。

CES作為整個消費電子行業的風向標,今年的有著不一樣的意義。一個是AI大模型的發展,給了全行業一個從底層重新變革的機會。另一個,則是在消費電子行業走「下坡路」以及沉悶的背景下,終於又有了活力。

作為CES上唯一搭建MediaStage的中國媒體,今年鈦媒體也在疫情後全面回歸CES, CES Talk to China系列主題論壇和「中國創新之夜」酒會,以及鈦媒體直播直播探展等活動,也受到極大關注。

在與多家展商交流後,鈦媒體App發現,大家對今年消費電子的回暖基本都抱有肯定態度,來到CES尋找差異的同時,其實也是一次對自己的重新定位。

Counterpoint分析師告訴鈦媒體App,在消費類電子市場方面,過去兩年疫情帶來的波動使得局勢複雜多變,但總體上逐漸趨於穩定。新興技術,特別是人工智慧(AI)和大模型的應用,發展迅猛,超出了預期的速度。大型企業的穩定投資和追求穩健增長的心態和策略,給整個產業鏈帶來更多信心。

綜合而言,儘管2024年可能會面臨一些波動,但消費類電子產業的恢復是一個高機率事件。展會的活躍度和產業鏈的信心都為這一趨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點是,今年CES上最火的兩個概念——AI和XR,背後的推動者OpenAI和蘋果都沒能來到現場,但整個展會都在圍繞這兩家公司帶動的技術在做討論。

感受「中國力量」,中國展商集體回歸

作為全球最受關注的消費電子展會之一,CES吸引的不僅僅是科技企業、客戶和媒體,還有很多投資人也親臨現場,感受當下最前沿的技術,藉助展會的表現以及觀眾的態度,來對消費電子產業的未來作出最新的判斷。

相比較前三年,中國展商回歸,熱鬧參展。此前,根據CES官方透露的信息,今年將迎來全球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餘家參展商,超過13萬參會者。從目前的人流量來看,參會人數還在快速增長。

而在這場科技春晚的舞台上,中國企業依舊是主流之一,上千家企業遍布在各個展館裡,向全球參會者展示著「中國力量」。

雷鳥創新高級副總裁吳彬對鈦媒體App表示,自己前兩年都在現場,無論是人流還是參展的廠商都少了很多,尤其是中國廠商,明顯能夠感覺到差異。

「今年完全不一樣了,熱鬧太多了,我這每天接待的人一直沒斷過,而且好多外國人都對我們中國廠商感興趣,因為他們之中也有好久沒來看展的,也想知道這三年間中國的技術水平到了一個什麼程度。」

在鈦媒體「科技創新助力中國企業跨越新時代」為主題的圓桌上,安吉爾集團副總裁趙凱談及第一次參加CES感受時表示,第一次參加CES展會,感覺確實名不虛傳。參展一方面是為了推動安吉爾自主品牌走向海外,另一方面也是通過CES了解更多前沿科技。

被AI包裹的CES,一切黑科技的源頭

今年,如果你不談AI,似乎都沒有資格進入到CES的場館中。早在CES開始前,市場就達成了共識,AI是絕對的C位。

事實也是如此,每一個場館裡大家都在談論著AI對終端產品的賦能,以及對全新品類的探索,如果不融入其中的話,就會顯得格格不入,三星喊出了「AI For All」的口號。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傳播,AI已滲透到各行各業,也成為各產業革命的新機遇。在去年下半年,多家品牌也都發布或展示了旗下搭載AI的終端設備。

IDC預計,2024年中國市場上搭載AI功能終端設備將超70%,AI終端占比將達55%。IDC中國副總裁王吉平博士指出,分布式AI部署將促使AI在終端無處不在,進一步提升AI在終端應用的滲透率。

PC作為AI搭載的第一終端,這次集中在CES上的展示,也算是開啟了PC時代的新篇章。IDC中國高級研究經理陳舒歆對鈦媒體App表示,2024年將是AI PC的元年,尤其一些高端PC的需求會逐步逐步向AI PC轉移,但是由於AI PC的價格相對傳統 PC會有一定的偏高,一些低端輕度PC使用需求短期還停留在傳統PC。

此前,鈦媒體App也撰寫了名為《大模型時代,誰才是第一終端?英特爾掀開AI PC萬億美金市場大幕》的文章,深度剖析了AI將會為PC帶來怎樣的變革。

談及AI PC的發展,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劉軍認為,如同「小型化和圖形化」、「網絡化和移動化」給PC產業帶來的兩次技術變革, AI技術的突破將在PC、手機、AIoT等所有智能終端產品領域掀起第三次技術革命浪潮,重塑終端體驗及產業生態。

IDC預測,中國PC市場將因AI PC的到來在未來5年中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台式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市場總規模將從2023年的6800萬台增至2027年的8000萬台以上,增幅接近18%。

北京時間12月14日晚間,英特爾酷睿Ultra移動處理器的發布,揭開了AI PC萬億美金市場的大幕。在CES英特爾展台上,也聚集了聯想、惠普等一線品牌,向參展觀眾輸出AI PC的產品理念。

CES 2024上,聯想集團展示了10餘款AI PC,其中,Yoga Pro 9i和Yoga 9i二合一搭載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和聯想AI晶片,全系列配備Yoga Creator Zone生成式AI軟體,可將基於文本的描述或草圖轉換為圖像,而無需輸入任何複雜的提示、代碼或設置。用戶輸入任何預想的內容,系統即可生成相應的視覺圖像。兩款機型均配備了Copilot按鍵,便於更快捷地訪問日常AI伴侶。

Counterpoint 研究副總裁 Peter Richardson指出,這是PC時代的新篇章。「AI PC肯定會對多方產生挑戰,比如他相應的對於散熱的需求增加以及對於內存大小的要求增長都會是相應產業鏈面臨的挑戰。」

劉軍還表示,現階段各廠商包括聯想在內發布的AI PC產品,都屬於AI Ready階段的產品。從AI Ready到AI On,是一個逐漸成長疊代的過程。

與此同時,鈦媒體App在探館時發現,AI正在成為「黑科技」的代名詞,是各大廠商黑科技產品的底層動力,也改變了終端廠商的策展風格,比如汽車,更多的是展示AI大模型上車之後的表現,以及智能座艙的生態體驗。之所以會是這樣,一是因為新能源汽車時代,汽車的屬性和用戶市場正在發生變化,二則是上游晶片性能的提升,給汽車增添了更多的屬性。

其中,英特爾推出的AI增強型軟體定義汽車系統級晶片(SoC),可以實現車載AI功能,如生成式AI和基於攝像頭的駕駛員/乘客監控系統。同時,英特爾也在致力於幫助汽車製造商打造真正的軟體定義汽車。Counterpoint研究副總裁Neil Shah指出,這標誌著汽車行業將轉向以軟體為中心。

高通則是打造了驍龍數字底盤概念車,展示軟體定義汽車如何在汽車上實現,包括全新生成式Al演示。利用數字助手幫助規劃出行,減少時間和複雜性,讓數字助手根據用戶的出行偏好進行搜索研究。當出現了警示燈,數字助手還會幫助用戶尋找最近的經銷商以便前往維修,甚至幫助用戶安排預約。

雖然,這次在CES上沒能看到國內造車新勢力的影子,但是有報道稱,理想汽車近期成立了AI技術委員會,負責人為理想 CTO(首席技術官)謝炎。理想也是希望藉助這個委員會統籌整個公司的AI資源,推進技術研發、產品落地。

鈦媒體App也對CES 2024上汽車行業的變化進行了更為詳盡的盤點和內容,請關注關注《》以及《》兩篇報道。至此,2024年汽車行業與AI和科技的融合也拉開了新的競爭序幕。

超350家XR企業參展,到處都是蘋果的「影子」

眾所周知,Central Hall是CES最為核心的展館,是給大公司和熱點產品所預留。今年,可以看到,XR和Metaverse品類的展商也聚集在這,從這點也能表現出一個信號,整個XR產業又回到了一線主流關注度。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的CES,有超過350家來自全球各地的XR企業參展,有終端廠商、有上游光學解決方案商等等。在Central Hall,也是看到了包括XREAL、雷鳥等國內廠商的身影。

其實,關於XR行業,去年Apple Vision Pro的發布,算是又給這個行業點了一把火,讓市場的關注度又轉移到這裡。在CES 2024開展前,蘋果宣布Apple Vision Pro將於2月2日在所有美國蘋果零售店和美國蘋果在線商店上市,起售價為3499美元。雖然蘋果一如既往沒有來參展,但是這一消息無疑是給了正在參展的XR企業信心。

「藉助Apple Vision Pro的東風,更多的人來關注AR、VR,這次展會上也看到了很多投資人的身影,他們也都關注著行業的最新動向」,XREAL創始人徐馳對鈦媒體App說道。同時,雷鳥創新創始人兼CEO李宏偉也給出了同樣的觀點,Apple Vision Pro對行業的發展絕對是利好。

根據最新的Counterpoint全球XR (VR/AR)預測顯示,擴展現實(XR)頭顯出貨量預計將在2024年增加390萬台,創下歷史高位,實現兩位數的高同比增長。增強現實(AR)預計將在2024年同比增長54%,一掃連續三年下降的頹勢。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Harmeet Singh Walia在談到市場動態時表示:「蘋果公司進入XR市場可謂是萬眾期待,這將成為行業的分水嶺。

經歷過從眾星捧月到低谷的行業,才更能理解這一次XR行業的熱潮意味著什麼。對於很多XR企業來說,也都很珍惜這一次Apple Vision Pro帶來的關注。不過,從目前多個行業機構給出的數據預測來看,對蘋果的第一款MR產品預期並不是很高,也有人表達了疑慮,認為一旦蘋果這次失敗了,是不是整個XR行業又要回到低谷。

對此,徐馳對鈦媒體App表達了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現在行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穩紮穩打的發展時期,有一個較為強勢的發展勢頭。如果Apple Vision Pro市場反饋好,自然是錦上添花。

鈦媒體App認為,XR行業重回高關注度,除了Apple Vision Pro的帶動外,上游供應鏈以及高通等晶片廠商對這一市場的看重,使得整個產業鏈都加快了疊代的步伐。加上AI能力的加持,更多的可玩性以及體驗場景的升級,也是原因之一。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趙思泉對鈦媒體App指出,今年CES的ARVR產品大趨勢是AI大模型的引入。眼鏡作為AI大模型的絕佳載體形式,語音助手的加入會使得各類應用體驗升級,尤其是在生活助手、導航等領域,較上代產品會出現大的飛躍。

捲曲屏、MicroLED透明顯示屏,面板廠商走向前台

在Central Hall,最大的幾個展台,往往都是電視品牌的位置。作為每年CES的重點產品,電視技術有何升級,也是一大看點。

據奧維雲網(AVC)預測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彩電零售量規模將達3158萬台,同比下降13.1%,零售額規模將達1096億元,同比下降2.4%。一路逛下來,鈦媒體App發現,更大尺寸的螢幕、更高清的畫質,依舊是現在電視品牌在主打的,也是當下消費者更為在意的,希望通過顯示體驗的提升,去扭轉行業下滑的情況。

今年,三星發布了多款高端顯示產品,將AI技術融入其電視產品中,打造了2024 Neo QLED 8K,內置NQ8 AI Gen3晶片,神經網絡的數量也增加了八倍,該晶片還能自動調整畫質和音質,呈現出優秀的8K影像。除 Neo QLED 8K外,三星還展示了其 MICRO LED系列產品,其中包括極具個性化、模塊化的透明 MICRO LED。

此外,LG推出了4K無線透明電視LGSignature OLEDT,並在現場展示了由多塊透明電視組成的特殊巨大電視牆,引來很多參觀者的駐足。據了解,LG的這款4K電視搭載了Alpha 11(α11)晶片,將有機材料印刷在透明的玻璃上,可以在透明模式和黑色背景模式之間切換。

國產品牌中,海信、TCL、創維等廠商也都帶來了旗下最新款的電視產品和技術。其中,海信展示了ULED X、雷射顯示等技術及產品,並帶來了全球首款100寸捲曲屏雷射電視,採用新一代螢幕捲曲模塊設計,使電視不再依賴牆體或支架,可隨意放置在地板、地台或者機柜上,客廳、臥室等任何地方都可變身電影院,螢幕捲曲模塊化設計使電視在關機狀態下收納進機體。

TCL展出了115寸的QD-Mini LED高端電視115QM89,擁有20000+級分區,峰值亮度也達到了XDR 5000 nits,搭載120Hz QLED顯示屏、防眩光螢幕塗層、IMAX增強等功能。創維則是展出了萬級背光物理分區和千級背光物理分區的旗艦Mini LED壁紙電視系列,以及全新的OLED透明電視、165英寸Micro LED電視等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僅是終端面板廠商,上游的面板廠也是逐漸走向前台,展示最新的技術以及與終端產品結合的場景。

其中,京東方精電集中展示了Oxide、8K、BD Cell、MLED、OLED等技術,以及多款車載顯示產品及解決方案,BOE(京東方)超大尺寸Oxide智能座艙也在本次展會上全球首發。在現場,京東方還展示了與吉利銀河E8合作的45英寸8K無界智慧屏,尺寸寬度達到了1.13米,厚度不到10毫米,屏占比達98%,搭載了AI大模型,可實現AI語音聊天,AI律動以及AI時光引擎。

維信諾帶來了260Hz超高刷新率OLED、3D屏下攝像綜合解決方案、柔性AMOLED動態捲曲車載應用、柔性AMOLED車載人機互動(HMI)一體化解決方案等。天馬則是推出了1.63英寸超高PPI主動式Micro-LED顯示屏,以及車規動態彎曲OLED顯示。

可以看到,在汽車螢幕越來越多的當下,面板廠商也在不斷發力,這次CES上也是都展出了涉及智能座艙的相關產品。京東方副總裁、京東方精電CEO蘇寧對鈦媒體App指出,車載顯示呈現出大螢幕化、智能化以及應用更加多元化等趨勢。

「隨著智能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全球主流汽車品牌更加注重人車互動升級,大屏化、個性化、超高清的車載顯示逐漸成為潮流。螢幕的尺寸也是越來越大,10英寸,20英寸甚至40英寸以上,車內空間呈現大屏化趨勢。」

新形態創新產品頻出,Rabbit R1出圈

新技術的結合,往往能衍生出新的產品形態,尤其是在AI的推動下,新模態的產品也在加速研發和發售,比如此前的AI Pin。在這次CES上,我們也看到了很多新穎的產品,最為出圈的就是剛剛發布的Rabbit R1。

據介紹,Rabbit R1能夠學習並重複用戶在PC端的操作,支持自家的大型動作模型(LAM,large action model),可實現交互式問答,在提前綁定Uber、Spotify等帳號的情況下,可以執行語音操作播放音樂、打車、訂餐、規劃旅行、視覺識別冰箱裡的食物並規劃低熱量晚餐等操作。Rabbit R1售價199美元,將於2024年復活節(3月31日)發貨。隨後Rabbit官方社交媒體宣布,預售的1萬台Rabbit R1已於24小時內全部售罄。

華寶新能攜Jackery電小二光充火星機器人、基於越野的光充一體化車載帳篷解決方案 ,以及家庭綠電系統 Jackery Solar Generator Home Kit等新產品亮相CES 2024。

據了解,小型綠電系統,集太陽能板發電、戶外電源儲能和供電功能於一體。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小型綠電系統升級,或將降低家庭發電的難度,提高發電可得性,真正改變人們生活供電的習慣。

LG在CES 2024上也推出了AI Agent,定位是協助做家務的夥伴機器人,內置攝像頭、揚聲器和各種傳感器,可以和用戶語音交流,能監控室內溫度、濕度和空氣品質,還可以充當寵物監視器和保安,讓用戶能夠遠程查看和照顧他們的寵物,並在檢測到任何異常活動時發送警報。

另外,國內科技公司宇數科技在CES 2024上推出的人形機器人,能在崎嶇地面上行走、搬運不規則物體,被踹後也能迅速恢復平衡,相比較波士頓動力高負載高故障率的液壓結構,宇數科技使用了更加主流的電機結構。

不過,在鈦媒體App來看,所有創新出的品類,都要有一桿標尺,如果要談取代,就要在保證原有產品形態的體驗下做加法,而不是用AI的噱頭,去降級原有的體驗。另外,就像手機未能取代PC一樣,每一個終端都有自己特有的場景和用戶,少談革命,多去擴展屬於自己的場景更為重要。

總結:

為期四天的CES展雖然結束了,但是對於科技創新的追求還在繼續。在展覽的最後一天,鈦媒體App發現,有的展台已經開始撤展,有的則依舊是前前後後圍滿了想體驗的用戶。相比較過去兩三年,今年的CES無疑是給了行業信心,AI技術的快速疊代,也給了整個行業前進變革的方向。但歸根結底,技術是為人服務,AI的融合還需要貼近消費者去思考和探索,少些噱頭多些落地比什麼都重要。

而在偌大的場館和展台,在一些角落、位置不好的地方,還有許多規模較小的中國企業。現階段,它們的創新力以及規模可能和Centra Hall的大品牌們有很大的差距,但它們也是消費電子創新發展的一部分,是中國創新的後繼力量和希望,也希望能夠持續帶來更多的創新產品。

對於CES主辦方來說,這些中小創新企業雖然名聲不大,也希望能做好引導和組織。在Westgate展區,聚集了來自中國、韓國等小企業,但是由官方缺乏引導,導致流量很少,有觀眾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個展區。更有展商吐槽稱,花了十幾萬,看不見多少老外,都是自己人在聊天。

另外,下一年CES的展位,早就在開展後第二天就開始了選購,依舊很火爆,挑選的順序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企業的實力。鈦媒體App了解到,TCL作為展位面積最大的中國企業,在Central Hall占據了核心位置,明年還將投入更多的預算布展,吞併了尼康的展台後,面積擴大50%突破2000平米,而那些積分以及投入少的企業只能是挑剩下的。

還有一點要吐槽的是,希望CES主辦方能進一步完善一下基礎網絡服務,展館內網絡經常斷,Wi-Fi速度卡,上百元的付費Wi-Fi網速也不一定能保證,真的是很崩潰,全面AI之前先把5G真正落到實處了。(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杜志強,編輯/鍾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6e4b8825bd5877f3c8e0707a59a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