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徐亞東 何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
人的性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影響,河流也不例外。在本文中,我們將從河流形態講起,分析長江、黃河、黑龍江和珠江的「性格」特徵。
河流形態:內外因相輔相成
一般來講,河流是地表具有穩定的水源補給,並有相對固定的流水通道的水系。河流形態與河流「性格」息息相關。那河流形態受什麼影響呢?
河流形態受外因和內因雙重因素的影響。其中,太陽輻射能、重力勢能和地形起伏是驅動流水運動的外因,也是關鍵要素。太陽輻射能是驅動地表水循環的「核」動力,即核心動力;流水在重力作用下不斷將勢能轉化為動能,使得水往低處流;地形起伏是由地質構造運動造成的,例如,中國西高東低的地貌使得長江、黃河、黑龍江和珠江等代表性河流均自西向東流向太平洋。
影響流水運動的內因,主要是流域的水文狀況,包括流域面積、河床的岩性、緯度帶和氣候(降水量和蒸發量)、流量和流速等因素。例如,長江流域面積為黃河的2.4倍,但流量卻是黃河的20倍——主要原因是長江流域的年降水量大。而且,從河谷的縱剖面(見知識連結)可以看出長江上游坡度大,流速也大;到河口處坡度逐漸減小,流速趨向減緩,使得搬運物發生沉積。
此外,人為因素也會改變河流的均夷化(河流削去河底的突起、填平凹地,達到平衡的過程)方向,例如興建水壩等。
河流的「性格」
01
「慈母」長江
全長約6400千米
亞洲第一長河
流經1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的各拉丹東峰,流經1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全長約6400千米,為世界水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長河、亞洲第一長河。其形態呈現「V+W」形:上游呈現「V」形,正如杜甫詩中所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那樣豪爽、奔放;到中下游呈現「W」形,反映出長江的另一面——長江之美在於平靜,像慈母般溫婉,具有源遠流長、自強不息、可親可敬的力量。
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之一,長江的幹流貫穿東西,從富庶安康的巴山蜀水,到詩意盎然的江南水鄉,數百條支流延伸蔓延,惠及四方百姓。
02
「嚴母」黃河
全長約5464千米
中國第二長河
流經9個省和自治區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北麓,流經9個省和自治區,全長約5464千米,屬中國第二長河。其形態呈現「幾」字形:中上游流速較快,下游流速較慢。因中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泥沙較多,黃河之「黃」(世界最高的含沙量)便源於此。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不同於長江,黃河的形象更像是一位嚴母,偉大而堅韌,正如《黃河頌》所歌:有澎湃的熱情,代表著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她」告誡中華兒女,要在磨難中成長,鑄就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
03
「大哥」黑龍江
全長約4440千米
中國四大河之一
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3個國家
黑龍江從額爾古納河上源的海拉爾河到黑龍江河口注入鄂霍次克海,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3個國家,全長約4440千米,是中國四大河之一。
黑龍江在中國境內的形態呈現「M」形,水力資源豐富,是中國北方各民族的搖籃。「他」如大哥般有闖勁、有魄力,有北大荒精神一樣的豪邁氣魄,豪爽奔放、兼容並蓄,奔流在祖國的最北邊,保衛著祖國北部的邊疆。
04
「大姐」珠江
幹流總長2215.8千米
珠江發源於雲南曲靖馬雄山,幹流總長2215.8千米。珠江整個形態呈現「L+一」形,使其「開山劈土」,注海成陸,歷經千年,沖積成豐饒富庶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滋養了萬千生靈,孕育出璀璨的嶺南文明。
珠江性格柔韌、大方,如一位大姐一樣既有包容一切的襟懷,吸引來大量支流依附,又捨得將河道逐一拆開,分別經由八門入海。此外,「她」性格又陰晴不定,洪汛總是說來就來,也說走就走,乾脆又率性。
奔騰大江,滔滔長河,關注河流形態具有重要的地質意義和現實意義。正如我們的江河之策——看的是一江一河的全流域現狀,謀的是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
本文來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原標題《從河流形態看「性格」》,撰文徐亞東、何妍,有刪改,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