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感冒、疲乏浮腫、皮膚沒彈性指甲脆…你可能是缺蛋白質了!

2020-04-13     營養師媽媽藍弧


蛋白質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營養素,蛋白質也非常重要,它是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的重要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很多人只知道肌肉是蛋白質,其實體內很多很多成分都是蛋白質,比如酶、激素、抗體這些重要物質都是蛋白質,維持體液與電解質平衡的物質主要靠蛋白質。很多生命活動,包括肌肉運動,食物消化、呼吸供氧、維持酸鹼平衡、組織器官更新……都是靠蛋白質。

雖然蛋白質只占人體全部質量18%-20%左右,但是它卻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蛋白質在全身里外上下無處不在,它既是生命活動組成物質,也是人體組織本身的成分,它還是抗體和多種免疫應答中各種活性物質的主要原料,有蛋白質,才有生命的一切。

蛋白質還能產能,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功能不足時,人體就會啟動蛋白水解產生能量,這就是為啥說不要空腹喝牛奶,吃雞蛋。吃蛋白類食物要搭配主食吃,因為碳水化合物攝入可以保證基礎的能量供應,蛋白質對人體很寶貴,要儘可能保護蛋白質不被代謝掉。


蛋白質很重要,要吃多少才夠呢?


我先解釋一個邏輯,既然蛋白質是人體組成成分,那這些成分是固定的,為啥還要每天都吃蛋白質?這是因為,這些蛋白質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在不斷更新替代的,比如一個70公斤的健康成人體內大約有12千克的蛋白質,這是人的組成成分。

這些成分不是固定在那裡不動,而是處於不斷分解和不斷合成的動態平衡中,一天約有3%的蛋白質需要更新,這樣才能達到組織細胞的更新和修復,只有每天持續攝入優質蛋白,才能維護好身體的基本的重要功能。


人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質呢?

蛋白質的需求量有三種判斷方法:

​一種是來自於蛋白質的能量占總能量的10%-15%,從總的能量需求里去計算,這種比較麻煩;

另一種一個比較簡單的算法是以厘米為單位,身高減去105之後再乘以0.8,這個量基本滿足人體需要,但這個係數(0.8是係數)要根據不同群體調整,如果有額外需求需要適當增加;


還有一種最直接的查表格,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不同人群的蛋白質需求量如下:


以成人輕體力勞動者為例,對蛋白質需求分別是男75克,女65克。

要達到這個量,每天吃多少才夠呢,大概是:

主食(男性300克以上,女性250克以上),1~2袋(250~500ml)鮮牛奶或等量的酸奶、豆漿、1個雞蛋、150克的瘦肉(或魚類)和100~150克豆類的製品。

我們可大概估算下每天蛋白質攝入夠不夠,不夠的可通過蛋白粉的方式額外補充;太多的,也要控制量,過多攝入蛋白質會增加腎臟負擔。


那到底蛋白質要過量到多少會增加危害呢?

目前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蛋白質攝入量明顯高於需求量是有害的,關國科學院在1989年出版的《膳食與健康》一書中還是建議人們每天攝入的蛋白質不超過推薦量的兩倍為宜。



缺乏蛋白質有什麼症狀

孩子缺乏蛋白質,會發育遲緩,免疫低,反覆感染,看起來精神萎糜不振、消瘦、疲乏無力、煩躁不安,嚴重的會出現貧血、低蛋白血症等;

大人缺乏蛋白質,會抵抗力下降,消化功能減弱,容易疲勞,精神差,容易浮腫,注意力不集中,健忘,體力下降,活動稍微加大就會氣喘吁吁,皮膚彈性差,指甲變脆,頭髮乾枯易斷,受傷不容易癒合……有這些症狀,要懷疑是不是蛋白質攝入不夠了。


尤其是長期不吃早餐,或者早餐只是粥,饅頭,麵包的,會因缺乏蛋白質導致疲勞感、工作效率低下,調整飲食或者補充蛋白粉,就會明顯感到精力更充沛。



如何補充蛋白質?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魚、瘦肉、蛋、奶、豆。魚瘦肉類蛋白質含量平均有20%,一杯200毫升牛奶里約有6克蛋白質,一個50克左右的雞蛋約含有6克蛋白質,魚肉蛋奶這些都是「動物蛋白」,大豆蛋白質含量36%,大豆是「植物蛋白」,它們都是很優質的完全蛋白,能很好被人體吸收利用。

平時吃的米麵主食里也有蛋白質,含量是7~13.5%,但是它們的蛋白質量不高,必須胺基酸種類不全,屬於半完全蛋白質,要搭配肉蛋豆類一起吃,可實現胺基酸互補,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只要以上食物均衡足量吃到,就不容易缺乏,但如果吃的不夠或者偏食挑食吃的不均衡,缺乏可能性就很大了。


很多人飲食不均衡,經常一碗粉面就是一頓飯,雖然這些主食也含有蛋白質,但它不是完全蛋白,因缺乏部分必須胺基酸,組不成蛋白質,就好比裝配要十台電腦的話,鍵盤、滑鼠、主機等所有配件都必須配備10套;如果缺了一個配件,那麼就算其他配件再多,也沒法裝配成10台電腦,徒增浪費。吃的不夠,可通過服用蛋白粉補充。


如何選擇蛋白粉?


蛋白粉可以高效補充蛋白質,選擇蛋白粉產品,一是看蛋白質的總含量,二是看配料表。

蛋白質含量至少70%以上,才能稱之為高蛋白,比如含量為75%的,說明吃10克蛋白粉就能補充到7.5克蛋白質,這才有吃蛋白粉的意義,如果含量太低,還不如吃點高蛋白食物;

看配料表,有的蛋白粉為了調味加大量白糖香精,有的為了降低成本價加麥芽糊精去填充,這些都可從配料表看到,選擇蛋白粉最基本的要不含這些無用甚至有害成分。

再看蛋白粉的成分組成,單獨的大豆分離蛋白不如大豆分離蛋白和乳清蛋白的組合,其中乳清蛋白是最好吸收的,但是單獨的乳清蛋白粉價格太高,用大豆分離蛋白組合的性價比更好,動植物蛋白結合還能提高吸收利用率(注意大豆需要是非轉基因的)。



比如這款反面教材,配料表里含有植脂末、葡萄糖和香精,並且蛋白質含量只有20%,太低了。

最合理的蛋白粉,不僅不含白糖、葡萄糖、植脂末、麥芽糊精、香精等有害成分,而且是蛋白質含量70%以上的動植物蛋白組合,還且在這基礎上增加助消化成分,比如酵素、維生素b。


吃蛋白粉有禁忌嗎?推薦什麼人群吃?

不管是日常食物還是蛋白粉,只要保證蛋白質每天總量在合理範圍就可以了,蛋白粉只是補充蛋白質的一種方式,跟吃其他高蛋白的食物是一樣,只要醫生沒有說不能吃大豆、豆腐,不能喝牛奶,那麼蛋白粉就能正常喝,注意腎功能不全的、尿酸高的,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補充。


需要吃蛋白粉的情況:

1、日常蛋白攝入不夠,甚至已經有缺乏症狀出來了,要趕緊補;

2、有健身增肌需求,要在常規推薦量基礎上增加蛋白攝入,食物不夠,蛋白粉來湊;

3、孕婦、哺乳期,大大增加,如果食物不夠,可吃蛋白粉彌補;

4、消化功能弱、進食少的中老年,長得瘦小或者為節食減肥導致皮膚變差甚至閉經的,需蛋白粉高效補充蛋白質;

5、素食主義者,尤其是完全素食主義者,用蛋白粉可改善蛋白攝入不足的情況;

6、因手術、骨折、受傷感染等情況,需蛋白質儘快補充的,可吃蛋白粉。


作者:藍弧{V+lanhuyys},12年專注營養領域,專注寶寶科學喂養和疾病的輔助調理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6PhoHEBnkjnB-0zmG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