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出品|搜狐財經
作者|魏書琮
編輯|吳亞
12月以來,多家家用電器上市公司披露最新的增持回購計劃。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共15家家用電器上市公司發布回購進展或高管提議回購的提示性公告,回購金額達億元規模以上的超四成。其中,註銷式回購和高管牽頭增持是兩大明顯特點。
而這也是今年以來A股「回購潮」的行業縮影。據悉,今年以來發布並實施回購計劃的公司數量已超過1300家,合計回購總金額超800億元。
市場普遍分析認為,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增持回購公告的情形,表明大股東、高管對公司長期健康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具備短期「護盤」作用。
從大盤來看,「回購」與「觸底」緊密相關。政策面和業績面的利好也對家電企業回購起到了推動作用。
月內15家家電企業增持回購,四成金額過億
日前,家用電器板塊上市公司「扎堆」回購引發市場關注。其中,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海信家電等紛紛披露相關公告。
12月以來,據搜狐財經不完全統計,家用電器板塊共有15家企業發布股份增持回購相關進展公告。其中,有6家企業增持回購金額超億元。
(製圖:搜狐財經)
具體來看,格力電器12月1日公告顯示,11月當月,公司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帳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688.57萬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4774%,回購的最高成交價為33.78元/股,最低成交價為32.3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為8.86億元。
海爾智家公告顯示,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回購A股股份1026.8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109%,購買的最高價為22.62元/股、最低價為21.72元/股,支付的金額為2.28億元。本次回購實施起始日(2023年5月16日)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已累計回購股份5239.8萬股,支付的金額為11.88億元。
美的集團12月1日發布關於擬變更回購股份用途的提示性公告,計劃將此前斥資約60億元回購的公司股份用途變更為「用於註銷並減少公司註冊資本」。
據搜狐財經查詢公告,美的集團彼時回購相關股份共計斥資約86.64億元,也即此次擬註銷股份回購花費金額約為60億元。以公告發布當日收盤價計算,擬註銷股份市值超3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回購潮」突出的特點之一是註銷式回購。
美的集團公告指出,經綜合考慮資本市場情況,為提高公司長期投資價值並提升每股收益水平,進一步增強投資者信心,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公司計劃擬變更本次回購股份中剩餘的回購股份用途,變更為「用於註銷並減少公司註冊資本」。
新寶股份10月29日《關於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眾股份方案的公告》的公告顯示,擬以自有資金回購227.27萬股至363.64萬股公司股票,每股價格不超過22元,擬回購總金額為5000萬元至8000萬元。回購用途全部用於註銷,減少公司註冊資本。
12月1日披露的回購進展情況公告顯示,目前已回購267.4萬股,回購總金額為4498.81萬元。
實際上,A股中較為常見的回購原因為「回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而註銷式回購較為少見。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表示,「在市場壓力極大的背景下,註銷式回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股本增多攤薄股價,確保該股股價的穩定性,同時也能提振市場信心。而這種市場倒逼行為也說明整個家電市場面臨很大挑戰。」
其二,企業高管在本次家電行業「回購潮」中也不缺席。
此前的10月末,寧德時代曾毓群、格力電器董明珠紛紛大手筆「護盤」。鄙視曾毓群提議以20億元-3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董明珠則提議以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含),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進行回購。
從近日的「回購潮」來看,毅昌科技、長虹華意、倍輕鬆、極米科技均披露了公司高管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的實施情況。
12月4日,倍輕鬆公告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馬學軍累計增持公司股份18.58萬股,合計增持金額為人民幣696.8萬元,本次增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
12月9日,長虹華意公告稱,董事、副總經理肖文藝增持公司股份13.5萬股,交易均價為6.06元/股,增持後其持股數量為26.64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的0.04%。
12月11日,毅昌科技發布《關於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的公告》稱合計計劃增持金額不低於人民幣300萬元,本次增持計劃不設價格區間。據公告,本次計劃的增持主體為公司董事長寧紅濤先生,副董事長任雪峰先生,董事兼副總經理劉文生先生,總經理余求玉先生等人在內的8名高管。
同日,極米科技發布股份回購實施結果的公告,以近4千萬的總額實際回購公司股份26.8萬股,其中公司實際控制人鍾波增持公司股份2萬股,占增持時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03%。
為提振市場信心,不排除企業「跟風」
據相關公告,「基於對公司發展前景及公司股票長期投資價值的信心,同時為提升投資者信心」是回購計劃實施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今年A股「回購潮」已多次湧現。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今年以來已有1304家公司已進入股份回購實施階段,合計回購總金額847.89億元,回購總股數81.7億股。
具體到家電行業,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家用電器板塊共有32家上市公司進行股份回購,其中回購在兩次及以上的企業占比達四成。
(圖片來源:Wind萬得)
關於本次家電企業「回購潮」出現的原因,與宏觀市場環境、行業運行情況、再到微觀的企業經營均有著緊密的聯繫。
政策面上,7月24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時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方面,進一步優化股份回購制度,支持更多上市公司通過回購股份來穩定、提振股價,維護股東權益,夯實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
對於此番於年底出現的家電企業「回購潮」,市場普遍分析認為是上市公司向市場傳達公司經營和現金流相關的積極信號,穩定市場預期的手段。
業績面上,家用電器今年前三季度整體表現回暖。
沙利文大中華區執行總監王耕野此前指出,「A股市場中的公司會在特定行業內進行集中的股票回購,以反映對該行業增長前景的樂觀看法。」
據中國銀河證券研報,受益於地產竣工改善、疫情壓制的需求釋放和出口增長,板塊營收增速同比轉正。今年前三季度年家電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1201.47億元,同比增長6.00%;實現歸母凈利潤867.43億元,同比增長12.01%。GFK中怡康數據顯示,1~9月純家電整體市場零售額6520億元,同比增長6.7%。
「一是迫於市場趨勢和壓力,同時提振市場信心;二是其他家電企業都增持回購,企業會有跟風情緒,不然可能會引起用戶或者市場的部分恐慌。」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表示。
另外,基於以往經驗,A股「回購潮」和「市場底」有一定相關性。
如2005年國家修訂《公司法》,將股份回購情形增至四種,並對股份回購的決策程序、持有期限等作出規定。彼時,上證指數一度跌至僅1000點附近。2008年證監會出台《關於上市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的補充規定》,也是在上證指數失守2000點的關鍵節點。
2020年10月,證監會就修訂《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徵求意見,此後四個月上證指數也迎來一波約17%左右的反彈。
興業證券研報表示,隨著外部環境改善、匯率壓力緩解、外資逐步回暖,以及國內政策持續發力、資金面改善帶動正反饋等利好不斷釋放,疊加年底重要會議政策預期的催化,歲末年初市場仍有進一步向上修復的空間與動能。
不過,也有相關從業人員表示,歲末年初行情回升的不確定性依舊較大。「經濟大周期行已至此,加之國外環境動盪、中美競爭走向也不明朗、房地產下行,消費指數和消費信心在短期調整的可能性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