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滴滴造車業務,小鵬開啟多品牌時代

2023-08-28     車市觀察

繼蔚來汽車之後,將滴滴造車業務收入囊中,小鵬也開啟多品牌時代,與之相反的是,理想汽車卻堅持走單一品牌,不做子品牌,造車新勢力的未來之路出現分化。

8月28日,小鵬汽車與滴滴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以58.35億港元(約合54.22億元)的最高對價收購滴滴智能汽車開發業務資產,標的業務涵蓋新款智能電動汽車的研發、設計和工程開發。

換句話說,意味著滴滴將放棄獨立造車。滴滴造車經歷了兩年時間,最終沒有迎來量產上市,以成為小鵬汽車的戰略股東收場。而小鵬汽車拿下項目後,收穫了一款幾近量產的車型和研發,縮短了新車的研發周期和成本,2024年也就是明年便能量產。

當然,不排除兩者之間還有資源上的互換,一邊是抱著一個燙手的「山芋」,一邊是急於開拓市場,尤其是B端客戶,能有效提升小鵬的占有率。還能為新車注入XNGP、小鵬智能座艙等智能元素,提升產品競爭力。

之前,大眾便與小鵬汽車達成合作,共同研發一款新車,但是新車由大眾生產和製造,並不能給小鵬帶來銷量上的帶動,而收購滴滴造車項目,才是真正拓展了自身的產品線,並真正開啟了多品牌發展的帶路。

近年來,造車新勢力突飛猛進,產品技術水準和產業鏈都有了長足進步,但是自身產品比較單一的短板顯現,於是開始布局子品牌,打造自己的低端或高端品牌。於是,蔚來規劃了阿爾卑斯和螢火蟲兩大子品牌,小鵬也收購了新品牌。

多線布局,齊頭並進,造車新勢力能支撐這樣的規模?會不會出現同門相殘的局面,傳統車企身上多次出現此類現象,經驗和教訓並不少,如奇瑞、吉利、比亞迪都有過渠道和品牌分分合合的經歷。

與蔚來、小鵬的多品牌戰略不同的是,理想汽車堅持走的單一品牌計劃。理想汽車銷售副總裁劉傑曾表示,「理想並不會走多品牌的戰略,我們堅持做一個人本主義品牌。」旗幟鮮明的拒絕多線戰鬥,而理想汽車目前表現也是三者之中最好一個。

官方數據顯示,7月份,理想汽車交付量為34134台,同比增長22.5%,單月銷量連續兩個月突破3萬台。理想汽車靠著三台車,取得了月銷超3萬台的成績,要知道理想目前全是增程車,純電車已在規劃中。

蔚來汽車曾是老大哥,7月交付首次突破2萬輛,交付量為2.05萬台,但是今年4月、5月份,其新車交付量還7000台,表現十分不穩定。而小鵬汽車則是更慘,單月銷量已不到萬台。7月銷量11008輛,終於再次重回「萬輛俱樂部」。

車市觀察:多品牌戰略好,還是單一品牌優,這樣的爭論在業內素有爭議。可以預見的是,多品牌戰略無疑對於資金和技術儲備有著更高要求,所承受的風險也更多。傳統車企都曾走過類似的道路,甚至外資品牌集團內部,也是有著不同品牌,定位不同消費群體不同,大眾旗下便有大眾、奧迪、保時捷等。只要是適合自身發展的,便是最好的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2ccf1a59f09a56e7274542fcb664d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