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國:人類面臨五大挑戰,何種渠道發聲以應對危機?

2022-05-10     人大重陽

原標題:李自國:人類面臨五大挑戰,何種渠道發聲以應對危機?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本文大概1100字,讀完共需3分鐘

編者按:5月6日晚,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承辦召開「求和平、促發展:全球20國智庫在線對話會」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作特別演講並現場問答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所所長、研究員李自國就大會主題「求和平、促發展」發表相關觀點。

如果說之前我們可以自信地說,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那麼現在已經變成「求和平、促發展」。

求和平、促發展是今天會議的主題,主題設置的很好,好就好在於求、促兩個字。如果說之前我們可以自信地說,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那麼現在已經變成「求和平、促發展」。當前世介面臨五大挑戰:

第一個挑戰就是疫情反反覆復,而面對這一涉及全人類共同利益的問題上,卻沒有形成世界共識。疫情反覆是人類命運與共的最好註解。因此,解決疫情等世界難題的關鍵,首先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它不是一個願景,而是解決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現實需要。

第二大挑戰是國際規則的低約束力。全球治理機制,包括聯合國、G20、WTO、世行等都遭遇信任危機。其根源在於單極霸權下「美國優先」,以及美國對於規則的態度,合則用,不合則棄。公平正義國際秩序的核心在於規則人人遵守,沒有例外。因此,首要的是反對的是任何理由的「雙重標準」,如果只認可對自己有利的標準,而不遵守公認的標準,就等於沒標準。例如,美國一方面批評俄羅斯侵犯了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另一方面卻赤裸裸地破壞中國領土完整,甚至放言佩洛西訪問台灣來試探中國的底線。

第三個挑戰是包括SWIFT、美元等在內的國際金融基礎設施信譽度下降。原本SWIFT的價值在於獨立性、可信性、可及性,但在俄烏衝突中,該機製成

為了地緣角力的工具,之前推崇的契約精神被拋擲腦後。一旦經濟工具政治化,那麼就其信譽度必然下降,必然會出現替代品。因此,要麼構建平行的金融基礎設施,要麼現有的金融經濟工具「去政治化」。

第四個挑戰是體育、文化、教育、科學等全面「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制裁甚至制裁到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字母Z;原來公認的「音樂無國界」「科學無國界」都被否定了。這嚴重阻礙了文化和知識的交流,阻礙了人類的發展和進步。因此,應旗幟鮮明地反對「泛安全化」,推動人類文明的無障礙交流。

第五個挑戰,北約作為冷戰產物,不僅在冷戰結束後沒有消失,反而在不斷擴大,剛才樂部長也提及,它不僅在傳統的歐洲,還要參與亞太事務。軍事集團存在的前提是有敵人,而北約這種沒有敵人也要製造敵人的行為,而這正是對世界和平最大的威脅。因此,要旗幟鮮明地反對軍事集團化,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

誰來發聲呢?我認為目前比較良好的機制就是上海合作組織、金磚機制、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這種合作機制等等。謝謝!

//人大重陽

// /

RDCY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4個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掃二維碼|關注我們

微信號|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陽

我知道你「在看」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27d29b1d2b8e06f472bc4dc4a1f7f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