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衰的輪迴:自先秦已降,為何超過200年大一統王朝寥寥無幾?

2020-06-03   看北朝

原標題:興衰的輪迴:自先秦已降,為何超過200年大一統王朝寥寥無幾?

work7337算了算秦始皇之後辛亥以前的大一統王朝,一共8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

我以五代為分水嶺,五代之前是秦、漢、隋、唐,2個結束亂世短命的秦、隋,2個長命的漢、唐;五代之後,2個少數名族的政權,元、清,2個漢人王朝宋、明。超過200年的只有4個,漢、唐、宋、明、清。

這裡有個問題想請教北朝的大神們,超過200年的王朝滅亡原因是什麼?重文輕武?土地兼并?統治集團腐朽帶著整個王朝集體沖向地獄?還是割地賠款簽署大量條約?

田蚡好友魏其侯漢朝到唐朝就是豪強啊,屬於中央的直轄人口越來越少,最後中央就沒有權威了。不過從宋開始,這口鍋就可以甩給腐朽的官僚了。

極其不滿:氣候,外敵,統治階級內鬥,階級矛盾四騎士。

CT_BYD:根本的原因,還是生產力——糧食生產的發展速度,低於了人口的增長速度。最後就崩了

大一統王朝沒有劇烈的內部戰亂,時間一長就人口大增。等開國戰爭的人口損失彌補掉,適宜開墾的土地利用完,王朝就差不多了,什麼貪污、自然災害都是表象,只能說加快了王朝崩潰的進度。

另外,宋沒資格稱為大一統王朝,連北京、蘭州都控制不住,也配稱大一統?

rottenweed:宋第一很難算大一統,二來未必能算一個朝代。

茗夜雨宋朝就是個加強版的晉朝

投井不忘掘井人如果宋不算一個,漢更不能算,首先要明確標準

barbarrossa1:根本原因就是馬爾薩斯循環。

解放軍-ZSC:宋朝一不大一統,二不能算一個朝代的, 是在生產力不能提升情況下導致的馬爾薩斯循環。

重創納粹哈里斯北宋還是能夠跨進大一統王朝的門檻的,而且北宋的馬爾薩斯困境問題其實非常突出。

布吉島額:按說馬爾薩斯陷進西方也該有,可是西方的封建制王朝壽命往往比中國的長,恐怕光一個馬爾薩斯陷進是無法解釋的。

sxingstar:既然這樣那能不能腦洞一下,現代醫療條件下人口增長以及人口對資源的需求的增長更加快,是不是大一統的國家會更容易從內部崩掉。比如現在的MD,而歐洲由於長期沒法統一,反而不會有這個隱患。

劉夢龍:如果按你這個思路推斷,那需要連續不斷的戰爭消耗多餘人口,歐洲有嗎?其實是一個向內塌陷的問題,現在國家有能力向外轉嫁,應該會好很多。

CT_BYD還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古代最求多生育,目的還是以增加人口來增加生產,養兒防老嘛。現代生產力發達,人不用靠後代,在自己壯年就能積攢夠退休後養老的財富,當然就沒有生育的動力了。

sxingstar:古代靠自己的兒子養老,現代社會靠大家的兒子養老,如果是老齡化社會青年勞動力數量不足一樣會出現養老困境,老歐洲跟日本都有這個問題。

work7337:比如在明清中後期搞大航海、大殖民??

sxingstar:歐洲在人口快速膨脹的時候通過不斷向外殖民,尤其是美洲,然後又通過兩次大戰有效減少了人口,現在進入衰退期了,只不過由於現代社會科技的發達以及完全依附於美帝得以苟延殘喘,否則早就被外來勢力征服了。

阿爾法道丁:長期不統一的好處是各地區機制不同,不會產生同步的問題,分散了風險。因為不是大一統。所以一個地區問題有時難以蔓延到其他地區。就像歐洲歷史上可有蔓延全歐洲的大起事?

深潛者:歐洲如果只算男系血統的話好像都不長吧?

橫劍浮雲西方怎麼沒有馬爾薩斯陷阱,19世紀以前,從義大利到德意志,全是各種邦國,打成一鍋粥的。

田蚡好友魏其侯:德國的農民起義其實規模不小了,放中國也有黃巢規模的,只不過畢竟沒有中央,到處都是小領主,沒法推翻一個王朝。

歐洲的馬爾薩斯陷阱是一個偽命題。西方的國家或許很長,但是君主都換了好幾茬了,而且都還不是一個姓,按中國標準難道不算新朝代?

就像西羅馬帝國,號稱幾百年,後面的皇帝和前面的皇帝在血緣和家族上有一毛錢關係麼?法蘭西也是這樣。卡洛琳843-987,卡佩987-1328(卡佩長時間權力很小,所以活得長),瓦盧瓦1328-1589,波旁1589-1792。

不列顛雖說要長一點,但是金雀花王朝1154-1399,也就200齣頭,蘭開斯特1399-1485,100年都沒有,漢諾瓦1714-1901,200年不到。

貓失前爪拜占庭號稱千年帝國,實際上也經歷了十幾個王朝。

babilon123拜占庭的事情比較複雜,從國民認同上,可以算一朝,他們並不自稱自己的是馬朝人或者科朝人,新王朝即為也不會像中國一樣另立宗廟。王朝的劃分本身是後世歷史學家乾的事情,拜占庭自己並沒有做這件事。

如果要實際一點來說,拜占庭可以分五個王朝,馬其頓王朝之前算一個王朝,馬其頓和科目寧以及度卡斯各算一個,巴朝算最後一個。因為拜占庭皇帝本身是帶著羅馬共和國傳承的,拜占庭皇帝從法律角度來說,是一個公共職位,是通過選舉獲權的,5-7世紀會出現如果沒有直系血親,旁系血親並沒有卵用的狀況,皇帝職位直接被別人選走。

babilon123中國是家天下,歐洲不是,XX王朝有些時候只是後世歷史分段時候採取的措施,其政治架構並沒有改變。而且就卡佩和瓦魯瓦以及波旁的關係,那大概明世宗也算改朝換代了。

聯共(孟)中央這不能算吧。嘉靖是以堂弟身份承繼武宗地位(名分上武宗的父親也是他父親了)。這就放在歐洲,也算很近的血緣繼承了。歐洲很多王朝,承繼的是女婿,還和先王本人沒有血親(只算是姻親)關係呢

中國曆朝的政治架構,從秦以來也沒太多變化啊。都是皇帝憑藉中央集權的官僚機器,統治以漢地為核心的廣大地域(就算是割據王朝,也自稱自己是中原正統的)。就算到了明末,國家最高軍事長官還被稱為「大司馬」。這承繼性,可比歐洲強多了(同期歐洲的世襲貴族「伯爵」稱呼,在800年前的查理曼時代僅是地方官而已)

babilon123堂弟,瓦盧瓦的腓力六世一樣是查理四世的堂兄,為啥人家就算改朝換代了?而且歐洲女婿繼承,多是女性君主以共治的身份授予治權的。

聯共(孟)中央腓力六世沒從法律上正式認查理四世的父親為養父吧。可嘉靖是正式履行過繼手續的(所以興獻王要個尊號才那麼難)

babilon123那麼劉賀劉病已也認爹了?而且不單單是爹的問題,是權力架構的,你說的哪個權力架構是大的方面,我說的權力架構是小的方面,也就是都沒有出現大的權力波動,權臣還是那個權臣,權貴還是那個權貴。而且還有一點,人民自己的認知上不會認為自己是某某朝人,不會認為古人是某某朝人,就好像拜占庭不會出現「我科目寧朝人,可不像馬其頓朝人一樣那啥那啥」,中國的認知裡面,可是會認知自己是唐人,宋人,明人的。

eumenes有句講句,大多數情況下西方的君主不如中國的值錢。歐洲封建制度下國王的權力是有限的,實際控制權更多的掌控在封臣貴族手裡,和中國中央集權官僚帝國的皇帝根本天上地下。中國的朝代鼎革往往意味著權貴階層大換血,歐洲的王朝變更通常只是主席台上換了少數幾個人而已。

極少數例外——譬如諾曼征服——之所以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就在於那次征服者威廉不僅給英格蘭換了個國王,而且把原盎格魯薩克森貴族階層幾乎掃蕩一空,用他帶來的諾曼人取而代之,重鑄了英格蘭的貴族階層。

sumii:歐洲體量小好維持,西南土司統治超過1000年的比比皆是。沒有新大陸可供移民的話 歐洲就和中國一樣內卷化無法避免。

偷魚的貓:封建王朝是最適合古代社會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統治方式,封建主們願意搞好自己的封地,由於就居住在自己的小封地上,對當地情況的掌握程度也很深入。

中國的官僚想的是打好自己的小算盤,反正治理的地方和自己沒關係。遠在京城的皇帝願意搞好國家,卻缺乏監管手段。

中國古代的王朝是一個從出生起就開始不斷走向劣化的體制,一開始萬象更新,還沒有出現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所以政令容易推行,國家還有活力。隨著既得利益集團越來越多,越來越盤根錯節,政令法令越來越難推行,越來越流於形式化,國家就變得虛弱乏力。到最後整個國家上下徹底淪為各路利益集團分肥的場所,國家的政令法令基本完全被利用於撈取利益,國家也就剩下一口氣了。

重創納粹哈里斯:記得中國是個大季風區,幾十年和幾十年比總體氣候都不大一樣,和歐洲那種北大西洋暖流滋潤的氣候比要脆弱多了。

記得從公元1000年至黑死病前夕,歐洲人口從約5640萬增加至7870萬,感覺隨便一個中國王朝承平前期不到百年就可以秒掉這個增長。

天堂風暴歐洲歷史上饑荒又沒少,真正讓歐洲沒有中國這麼突出的興亡循環的恰恰是他長期不統一,各種勢力之間低烈度的流血衝突一直不斷,用長期小規模的戰爭壓制了人口增長

sumii人口過多無法負載 或者因為現行社會結構或者科技水平無法負載(土地兼并 小冰河等等) 政策執行能力的下降 腐敗程度的加劇;內部政治鬥爭;外敵入侵.......

月牙天沖:王朝的滅亡大都是外因和內因勾聯在一起導致的滅亡,只有一方因素的話很難導致政權完蛋,不要拿歐洲來當例子,歐洲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特殊的,整個歐洲雖然分成無數國家,但貴族王族上層都有親戚關係,即使單個王朝滅亡也會有外藩承繼大統的。

加斯科尼公爵: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關鍵還是人和沒了,就是私有制條件下社會發展到了階級矛盾不可調和也就是不能給大多數人尤其是生產者供應生存基本需要了。

sogland:中國這種在古代連續出現大統一中央集權王朝的情況才是異類,一個超前於生產力的行政體系,能維持200年已經是奇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