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安交通大學發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2023-04-11     陝西傳媒網

原標題:最新!西安交通大學發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經教育部批准

2023年西安交通大學將繼續開展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

(以下簡稱「強基計劃」)

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

選拔一些有志向、有興趣

有天賦的優秀學子進行專門培養

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

西安交通大學最新發布了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凡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樂於助人,且符合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條件,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並有志於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的各省(區、市)優秀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報名,申請報名考生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考生:以高考成績入圍的考生。高考成績(不含任何加分)達到本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參考其單獨劃定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

第二類考生: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在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一等獎(金牌)或二等獎(銀牌),且高考成績達到本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參考其單獨劃定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

二 、 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

1.招生專業:數學類、物理學類、生物技術、哲學、核工程與核技術、工程力學。在非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哲學專業招收文科生,其他專業招收理科生。對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考生,選考科目須滿足以下要求:

2.招生計劃、省份及分省份分專業計劃:面向全國招生,具體分省份分專業計劃以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內公布的為準。

三、報名方式及選拔程序

1.報名方式:網上報名

考生可登錄「試點高校強基計劃報名系統」進行網上註冊、報名。

報名網址: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698)

嚴格按照操作提示完整、準確填寫相關信息,提交後所有材料不得更改。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

2.所有考生均須參加統一高考。

3.選拔程序

(1)初試

所有按簡章要求完成報名的第一類考生可參加我校組織的初試(高考後一周內),具體時間安排詳見初試准考證。初試科目:哲學考語文、歷史兩門,其他專業考數學、物理兩門。我校將根據初試成績,按照不超過各省(區、市)招生計劃5倍的比例,分別確定各省(區、市)初試通過考生名單,末位同分考生均予以入圍,未通過初試的考生不參與後續環節。初試成績不計入總分,僅作為複試資格認定依據。第二類考生免初試,可直接進入複試確認環節。

(2)複試確認

初試通過的第一類考生和免初試的第二類考生須在報名系統內進行西安交通大學強基計劃複試確認,簽訂並上傳承諾書。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複試確認的考生將視為放棄我校強基計劃複試資格。

(3)複試

在高考成績公布前,對通過初試且完成強基計劃複試確認的考生進行綜合測試和體育測試,同時參考考生高中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材料。複試具體安排詳見複試准考證。綜合測試包括筆試和面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學科興趣、學科特長、創新潛能和綜合素質等。面試時採取專家、考生「雙隨機」抽籤的方式,全程錄音錄像。

(4)體育測試

測試內容為:體質指數(BMI)、立定跳遠和50米跑。原則上所有考生均須參加體育測試,測試結果將作為擬錄取的重要參考,無故未參加體育測試或體育測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四 、 錄取辦法

1.綜合成績計算辦法。綜合成績=(高考成績÷高考滿分×85%+複試成績÷複試滿分×15%)×100(其中複試成績為我校筆試成績+面試成績)。

2.擬錄取名單確認。對於第一類考生,學校根據考生填報的志願,參考體育測試結果和考生所在生源省份強基計劃各專業的招生名額,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對於第二類考生,綜合成績達到同省份第一類考生最低錄取分數線的,予以擬錄取。

3.擬錄取名單審定及報送。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按招生計劃審定強基計劃擬錄取名單,並報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審核,辦理錄取手續。

五 、 培養方案及退出補選機制

堅持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秉承「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的辦學特色,採取「夯實基礎、國際視野、尊重個性、跨界融合」的培養模式,匯聚最優秀的師資培養更優秀的人才,加強科教協同育人,制定科學合理的退出補選機制,培養富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能在基礎學科和國家重大戰略領域中發揮引領作用的拔尖創新人才。

1.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及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秉承學校基礎厚的培養特色,以學校強大的工科優勢(我校工程學入選ESI排名前1‱)牽引數理化生及哲學等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構建基礎紮實、專業前沿、知行合一、思維創新的強基計劃培養體系。

2.匯聚最優秀的師資培養更優秀的人才。選聘院士等國家級領軍人才,聘請校內外知名教授,組建高水平教學團隊為強基計劃學生授課。實行導師制,聘任國內外學術大師、行業精英指導學生人生成長、學業發展和科研訓練,助力學生成長與科研創新同步發展。

3.科教協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強基計劃學生全面進入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研平台,培養學生以學促研、以研促學的意識和能力。加強科研反哺教學,將科研成果融入課堂教學、實驗實踐教學,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自主創新的實驗儀器、實驗項目、教學案例。

4.採取「夯實基礎、國際視野、尊重個性、跨界融合」的培養模式。研究拔尖人才成才規律,夯實拔尖人才成長的數理化生等自然科學和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的方法論。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面向基礎研究領域國際前沿,打造文理滲透、理工結合、專業交叉、課程融合的強基計劃培養方案,推動本科生進入國家級科研平台,在研究生導師指導下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制定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的長線規劃,實現學術研究、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機銜接。達到轉段要求的學生,參照推薦免試工作直接轉段進入本校研究生培養階段。學生按照培養方案、學業興趣和綜合成績,確定轉段銜接專業。尊重學生個性,一人一策,實施小班制、導師制、國際化、學分制的個性化教學改革,為學生提供上不封頂的成長空間。

5.實施過程跟蹤、成效評價的退出補選機制。實施強基計劃榮譽學生資格管理制度,建立強基計劃內流轉和退出補選機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不斷挑戰自我、「跳起來摘桃子」。按照《西安交通大學「強基計劃」學生管理辦法》,制定科學合理的退出補選機制,每學年對強基計劃學生學業、思想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未達到要求的學生,將退出強基計劃並轉入相同專業普通班,同時選拔相同數量的優秀學生進入強基計劃的相應專業。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在校期間原則上不得轉專業。退出強基計劃的學生轉入本專業普通班就讀。退出學生不得再轉專業,不再具有申請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

我校強基計劃各專業的培養方案詳見西安交通大學本科招生網。

六 、 日程安排

1.網上報名時間

4月15日-30日

2.初試時間

6月12日左右

3.複試名單公布時間

6月13日前

4.複試確認時間

6月14日前

5.複試時間

6月18日左右

6.擬錄取結果公布時間

6月27日左右

七 、 其他說明

1.關於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已建立省級統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將考生電子化的綜合素質檔案提供給我校;未建立省級統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匯總本地各中學報考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後,統一上傳至「強基計劃」報名系統。

2.對於報名材料、綜合素質檔案造假或在我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將取消強基計劃的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並將有關情況通報考生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按相關規定處理。已經入學的按照教育部和我校相關規定取消學籍,畢業後發現的將撤銷其學位,並註銷其畢業證、學位證。中學應當對所出具的材料認真核實,出現弄虛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採取相關措施的權力。

3.我校於6月27日左右在報名系統內公布錄取名單並公示錄取標準。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區、市)後續高考志願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區、市)後續各批次志願錄取。

4.我校不組織,也不委託任何個人或中介機構組織開展與強基計劃有關的任何考試招生工作,不舉辦任何形式的營利性或非營利性培訓活動。

5.我校強基計劃考核工作方案如因不可抗拒因素影響可能做出一定調整,屆時將另行通知。

八 、 監督及申訴方式

1.西安交通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在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招生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學校在實施本簡章的過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開、選拔方法公平、錄取結果公正。

2.考核成績和體育測試結果等經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後在教育部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內公布,擬錄取考生名單和入選專業報請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批,並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在報名系統內進行公示。

3.我校將對錄取的學生進行入學資格複查,對不具備入學資格的考生,按教育部相關規定處理。

4.西安交通大學強基計劃的招生錄取工作接受校紀檢監察部門、考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做到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

學校監督舉報電話為:

舉報郵箱為:

[email protected]

九 、 諮詢及聯繫方式

地址:

西安市碑林區咸寧西路28號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

諮詢電話:

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西安交通大學招生網:

http://zs.xjtu.edu.cn/

強基計劃報名網: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698

來源: 西安交通大學

責編 | 余誠忠

編輯 | 趙志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0a519f1f02e2f5fbdecbcfbc67011d3.html











今日冬至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