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是否是孤獨的,又會不會有更多的生命形式存在?要知道宇宙的規模是大的驚人,單銀河系就有超過1,000億顆恆星,而整個可見宇宙中存在超過1萬億個星系,這還是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而已。宇宙中可能會存在許多生命,但人類也許是宇宙中的第一個智慧生命。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是否是孤獨的,又會不會有更多的生命形式存在?要知道宇宙的規模是大的驚人,單銀河系就有超過1,000億顆恆星,而整個可見宇宙中存在超過1萬億個星系,這還是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而已。宇宙中可能會存在許多生命,但人類也許是宇宙中的第一個智慧生命。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下人類能夠僥倖生活在地球上到底需要滿足多少條件,首先我們和任何可能存在的太空生物都必須生活在圍繞黃白色恆星運動的行星上而不是紅色或者藍色恆星上,紅色恆星附近的行星是迄今為止數量最多的但因為它燃燒太快,這裡沒有足夠的時間進化出智慧生物,而藍色恆星又容易膨脹並會在坍縮和爆炸時變紅,這也會使行星暴露在致命的X射線的輻射下。對於我們這樣的只會文明來說這裡也是無法生活的。
黃色恆星占據所有恆星的1/10,然而智慧生命在黃色恆星附近生活必須滿足一個重要的條件,那就是這顆黃色恆星必須是第三代恆星只有它才能包含足夠維持高級生命形式的多種化學元素,恆星的每次爆炸都會產生更重要也更複雜的元素,爆炸回會驅逐這些元素並最終進入星雲。星雲內的引力將逐漸形成下一代恆星,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骨骼和牙齒都需要鈣,
我們的大腦需要鋅來幫助產生電化學信號,
我們的血液需要鐵令人驚訝的是地球擁有宇宙中所有不同的元素,
從氫到鈽所有94種天然存在的元素。我們必須感謝我們的第三代黃矮星——太陽。
因為它通過核聚變非常穩定的燃燒,在數十億年前的時間裡沒有明顯的改變亮度如果我們的太陽變得比現在暗6%或者亮6%地球就會因為過冷過熱無法維持文明生活。
地球位於太陽周圍的宜居帶,簡單說宜居帶是行星上可以存在液態水的地方,這也是智慧生命存在的條件之一。
而開普勒望遠鏡的研究表明只有1/4的黃矮星可能包含類似地球的行星。
那能夠保證智慧生命存在的第二個條件又是什麼呢?關注我們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