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瘦西湖東門變樣:辭別「瓊花仙子」,迎來「桃源花溪」

2020-04-01     揚州網

「桃花盡日隨流水」,瘦西湖東門的花溪,自去年秋天落成後,便成為東門的點睛之景——潺潺的溪流,夾岸的桃花、海棠、鳶尾等鮮花,倍受遊客青睞。

花溪花溪,花有了,溪流也有了,溪流的源頭在哪?今年,瘦西湖再次對東門景觀進行升級,將原「瓊花仙子」景點改造提升為「花溪源頭」,同時將這一片區域命名為「桃源花溪」。

辭別「瓊花仙子」,「桃源花溪」亮相

瘦西湖東門的「瓊花仙子」,原是瘦西湖萬花會立體綠化的組成部分。但隨著揚州旅遊的蓬勃發展,瘦西湖景區東門也在持續變化,尤其1757美食街區的落成,成為景區布局美食旅遊的重要棋子。

同時,瘦西湖東門還是每年萬花會開幕式的主會場。景區綠化部副部長駱鵬說,從旅遊發展角度來看,東門內原有景觀格局已無法滿足景觀發展需求,因此今年在萬花會開幕前打造了新景點 《桃源花溪》。

目前,「桃源花溪」景觀已基本完工。

新景點是大型「水旱盆景」

景觀提升,並不是孤立的,而是要與現有景觀「無縫對接」。去年秋天,瘦西湖風景區在東門內打造了花溪。「從遊客的反響來看,這個景點非常受喜愛,在短時間內就成為景區的一個旅遊熱點區域。」

花溪的地理位置,已經非常接近東門。如何讓新提升的景觀與花溪無縫對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新景點成為花溪的源頭,於是便有了「桃源花溪」。

記者看到,「桃源花溪」如同一座小山,這讓從瘦西湖東門進入的遊客,有一種「開門見山」的感覺。「山」上,有黑松、湖石、紅楓等,而且黑松造型如迎客松,讓遊客一進門就能感受到歡迎之意。

「山」雖不高,但透著清秀。「山」的存在,也表示瓊花仙子並沒有真正「辭別」,而是「隱」在山中,「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從整體上來看,「桃源花溪」不單單是一座小「山」和一條小溪流。桃源花溪景觀總顧問、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江蘇揚州盆景博物館高級工程師趙慶泉說,在景觀打造手法上,參照的是自然山水景觀,並結合周圍景觀,打造出一幅山水相連的大型水旱盆景。「雖是人造,但更趨向自然。」

隨著「桃源花溪」的成型,從東門到石壁流淙,開門見山,山水相連,花溪相伴,非常具有景深感。

實際上,作為盆景藝術大師,水旱盆景的造景手法趙慶泉非常拿手。山的清秀,石的峻峭,溪流的寬窄曲折,堤岸的蜿蜒,水的瀠洄,花草樹木的清奇,處處透著水旱盆景的精妙。揚州發布記者 向家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rRONXEBiuFnsJQVUt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