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米軸距、全新內外設計,梟龍MAX能讓哈弗重回巔峰嗎?

2023-05-02     SUV大咖

說到哈弗,相信大家都會第一時間聯想它那些天馬行空的車型命名,而今天大咖試駕這款車型呢,又是哈弗的一個新系列車型命名—梟龍MAX。梟龍MAX是哈弗龍系列車型的首款車型,根據了解後續還會推出更多以龍為命名的車型,而這個系列車型主打的是新能源方向,因此今天試駕的梟龍MAX也是一台插電混動車型。

原理很複雜?開起來很簡單!

梟龍MAX的插混動力系統是由一台1.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前置單電機組成,採用前輪驅動,傳動匹配2擋DHT變速箱,根據官方數據,其NEDC工況最遠純電續航里程為110公里。而值得注意的是,梟龍MAX搭載了哈弗全新「Hi4」混動系統,該系統簡單理解就是由發動機+前後雙電機這「3擎」組成電四驅架構。

這套「Hi4」混動系統簡單來說,可以實現純電兩驅模式、純電四驅、串聯模式、1擋直驅、2擋直驅、並聯兩驅、並聯四驅、單軸能量回收、雙軸能量回收9種模式的智能切換。雖然看起來非常的複雜,但實際開起來並不需要駕駛者過多的了解這套系統的原理,或者在什麼時候會觸發哪種模式,因為從駕駛者的角度來看,哪種模式的切換都是為了提供更好的駕駛體驗。

從實際的駕駛體驗來看,梟龍MAX從起步到高速段,動力的輸出以及銜接轉換都是較為平順的,這期間因為路況不同,其「Hi4」混動系統也更切換了幾種的模式,都並沒有影響到整體的一個平順性。另外,由於是插混的緣故,起步階段是較為輕快的,這也是插混或者說輕混的一個比較明顯的優勢和特色。

油門踏板以及剎車踏板的設定是比較輕盈的,油門踏板雖然調教比較軟,但是屬於比較線性的。不過,剎車踏板則是為了提供更為輕鬆的駕駛體驗,其前面一小段有些虛位,對於一些喜歡即踩即有剎車感的消費者,或許會有那麼一點不太喜歡。

在底盤和懸架方面,梟龍MAX整個的底盤行駛質感還是比較厚實的,懸架方面則是調校的偏軟,對於日常的駕駛能夠提供到很好的舒適度,比如說過減速以及一些細碎的振動,都處理的比較舒服,只是相較於追求運動質感的消費者而言,或許會覺得稍軟。

在靜謐性方面,梟龍MAX由於插電混動的緣故,低速段或者是在純電模式時,其靜謐性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當發動機介入,會有些許發動機運轉聲傳入車內,但是在這個價位而言,大咖覺得已經處理的較為不錯了,對車內的影響並不會很明顯。

更激進的設計

其實哈弗的車型設計一直以來都是在時尚、運動以及穩重中相結合,而梟龍MAX的設計相比之下要顯得更加激進一些,特別是前大燈向下延伸燈帶設計,在視覺衝擊感上增強了不少。

來到側面,梟龍MAX的姿態是比較傳統的一個SUV車身姿態,雖然稱不上是非常的運動,但是相對而言,這種傳統的SUV車身側面造型,主打的是一個耐看。

尾部採用了是比較簡潔的設計,不過它並沒有採用時下很流行的貫穿式尾燈,而把品牌名字放在了中間,這樣的設計反而脫離一些俗套的視覺感。

用心的內飾

在沒看到實車之前,大咖覺得可能還是採用家族設計,畢竟現在大部分品牌推出新車都會採用套娃式的內飾設計。而梟龍MAX的內飾並不是如此,從三個螢幕就不難看出,內飾部分的設計和布局,還是下了些功夫的。同時,內飾的用料從在質感和手感上來說,也是屬於這個級別中較的,其較大面積是採用皮質包裹,而中控台頂部則是採用了軟搪塑工藝。

12.3英寸的中控屏與副駕螢幕是相連的,但是儀錶盤的螢幕是不相連的,相比中控屏要更內嵌一些,這樣的設計會讓駕駛員有一個更好的視覺效果。而車機系統則是搭載了Coffee OS系統,配備8155晶片,整個UI介面設計以及操作流暢度是讓人比較滿意的,同時功能的操作也比較便捷。

另外,中控島台的面積比較大,並且按鍵的布局還算比較合理,對於日常駕駛而言,隨手就能操作得到,也比較容易上手。

在空間方面,梟龍MAX的長/寬/高分別為4758(4771)/1895/1725mm,軸距2800mm,從實際體驗上來看,後排的空間無論是頭部,腿部還是橫向的空間都是充足的,滿員的情況下,也不會顯得過於擁擠。

總結:相比於哈弗這兩年間推出的新車型,大咖覺得梟龍MAX整個的體驗要更好的一些,不管是設計、空間的布局以及動力組合、調校等方面,梟龍MAX在同級別中算是給到一個比較好的體驗。更重要的是,如今消費者對於插電混動車也是有較大購買傾向,梟龍MAX在這個方面也是有先天優勢。所以,從其整體的產品力來看,梟龍MAX的市場表現應該也不會太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fa4d19c7eab4392a598d0e02c00b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