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醫院事件發酵,國際醫學連夜「戴帽」,一季度或將顆粒無收!

2022-01-14     價值線傳媒

原標題:西安醫院事件發酵,國際醫學連夜「戴帽」,一季度或將顆粒無收!

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1月13日發布致歉信,稱機械執行防疫政策,未能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貫徹落實到醫療救治工作中,責任意識淡薄,缺乏責任擔當。

全文如下:

就在今晚,上市公司國際醫學公告稱,下屬醫院收到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處理通告,該事項觸發了「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相應情形,公司股票自1月17日開市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國醫」。

根據西安衛健委通告,國際醫學下屬兩家醫院停業整頓三個月,兩醫院占國際醫學營收94%,國際醫學一季度或將顆粒無收,14萬多股民難眠。

A

兩醫院停業整頓3個月

西安高新醫院總經理被撤

負責安保後勤

今日早些時候,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今日發布公告,對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給予警告,全市通報批評,並停業整頓3個月,期滿整改合格後方能重新開診。與此同時,對上述醫院的相關負責人給予免職或停職處理。

也有網友質疑,患者被多家醫院拒收,為何只有國際醫學被處罰。

價值線研究院查閱發現,涉西安孕婦流產事件的西安高新醫院網站上,被撤職的總經理為范郁會,其職能為全面負責全院的行政、後勤、安全保衛、保障工作和市場開發,配合併滿足醫療需求。負責院內工程改造和院外新機構的籌建及經營管理;負責行政管理部門的關係維護;分管設備部、採購部、運維部。

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則為院長宋瑛負責。宋瑛的職能還包括負責突發重大事件的統一協調與處置(及時上報董事會)、主管人力資源部,分管宣傳部。

而在涉因延誤救治,導致病人心梗去世的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網站上,醫院領導專欄顯示:沒有相應的數據。

啟信寶顯示,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對應公司法人代表和董事長均是劉建軍;而西安高新醫院官網顯示,其董事長也是劉建軍。 與國際醫學董事長劉建申姓名僅一字之差。

B

兩涉事醫院占營收比例94%

國際醫學一季度或顆粒無收



此事件對上市公司的影響究竟有多大?難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 2022年第一季度,國際醫學或將處於「顆粒無收」的狀態。

價值線研究院查閱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報表發現,兩家醫院撐起了公司90%以上營收:國際醫學2020年總營收為16.07億元,其中,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實現收入7.99億元,占比約49%左右;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有限公司實現收入7.21億元,占比約45%左右。

2021前三季,國際醫學營收20.49億元,同比增長91.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虧損5.85億元,同比減少17.36%。其中,第三季凈利虧損約2.25億元,同比下滑45.78%。

10月4日,西安孕婦事件發酵,國際醫學就開始連接暴跌,今日消息傳出後,國際醫學報以慘烈跌停。自5日以來的六個交易日,國際醫學已大跌25.86%,市值蒸發超66億元。

C

連續三年扣非虧損

曾因頂流基金經理調研猛漲

2018-2020年,國際醫學扣非後的凈利潤分別為-0.34億元、-4.69億元和-6.48億元,已經連續三年扣非虧損。

2020年7月6日國際醫學董事會決定增發,國際醫學股價曾一路大漲。到2021年1月29日,當時國際醫學股價已經漲到11元,但大股東仍然以3.28元的價格,認購全部增發股份股份3.05億股。

2020年底,劉建申以7.8億元的價格賣掉了國際醫學旗下子公司所持北京漢氏聯合生物公司的全部股權,避免了被ST。當時,凈利潤還是負數,凈資產才1.76億元的漢氏聯合,居然被估值到了25億元。此舉被外界強烈質疑。

從2020年底開始, 國際醫學的兩大股東申華控股、世紀新元陸續開始進行大量股票質押 ,從券商獲取了大額融資。

2021年3月23日,明星基金經理張坤調研國際醫學,股價從11元多一路上漲至2021年6月最高點21.66元,但沒有證據顯示張坤買入了國際醫學,之後公司股價一路震盪下滑。

2020年3季報顯示,國際醫學股東數為14.47萬。在前十大股東名單上,共有5家基金,其中3家為3季度新進,一家老基金減持。

除了停業三個月整頓之外,本次事件會對兩家醫院未來經營產生什麼影響?中國民營醫院行業未來究竟何去何從?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cfe2e799b0207af6e2c752d49048d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