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河的水,緩緩急急,流淌兩千年未曾中斷;余江的歷史,幾度沉浮,文明之光從未阻斷。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路披荊斬棘,走向文明。
余江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著眼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整合資源,在全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打造「4+N」文明實踐平台,探索加強和完善「2+1+N+1+1」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做好頂層設計,文明實踐有定力
新時代賦予余江「文明」新的底色,這片毛主席賦詩頌揚過的熱土再次站在了新的歷史焦點:2019年2月份,余江區被江西省列為全省1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之一。
9月,又被列為全國500個試點縣區之一。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要求,余江區加強統籌謀劃,強力高位推動,鄉鎮、村(社區)和相關單位積極主動,擔當作為,合力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這篇大文章。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彙報,安排部署,檢查指導,提出要求。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余江以區級建中心,鄉鎮建所,村級建站的模式,整合各項資源,紮實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目前全區已完成1個中心,12個所,126個站的掛牌。余江人民共同托起「文明夢」,踏上一場文明新征程。
滿足群眾需求,文明實踐有溫度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宣傳走在前列。選擇村內開闊地帶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配備廣場標識指示牌、宣傳長廊,通過展示黨的理論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模範等內容,潛移默化加強廣大群眾思想道德建設。
潢溪鎮渡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位於渡口村委會,占地120平方米,通過招募在家黨員、五老、醫生、退休工作人員、鄉賢等群眾團體中的熱心人士為志願者,針對群眾的實際需要,開展理論宣講、政策解讀、文藝演出、便民服務、科學普及、健康服務、文化服務、農村電商等群眾最喜聞樂見的活動,讓群眾在活動中體驗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質。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外流,留守老人、空巢老人越來越多,農村養老難題日趨嚴峻。為切實解決農村養老問題,余江把互助養老與文明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有效解決老有所養問題。2019年3月,余江區第一家農村互助養老服務中心—中童鎮坂上潘家村居家互助養老服務中心正式成立。每當鈴聲響起,老人們結伴帶著歡聲笑語走進互助養老中心,享受著一日三餐的美味,生活其樂融融。隨後各鄉鎮的互助養老中心蓬勃發展,截至目前,目前全區農村互助養老中心已落實建設點37個,一種「村集體辦得起、政府支持得起、老人吃得起」的余江互助養老模式正在逐步推廣中。
針對當前農村留守兒童較多現狀,余江在新時代實踐站內打造假日學堂。通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一採購,配備桌椅、黑板、益智玩具等基本設備,音樂、書法、美術等教學設備以及兒童繪本等課外讀物,豐富留守兒童業餘生活,解決外出務工群眾牽掛兒童的「心事」。
已退休的平定鄉洪萬村洪光華老師,不顧自己74歲的高齡,堅持每周在留守兒童之家帶領孩子們誦讀、繪畫、歌舞;位於春濤鎮麻田村的留守兒童之家,在區未保中心兩位社工以及麻田村一名老黨員的管理和組織下,開展閱讀、打球、書法、音樂等興趣愛好活動;一到周末,中童鎮徐張村兒童之家就成了孩子們樂園,村婦女主任董香鳳變身義務社工,當起了「臨時媽媽」,與留守孩子們玩遊戲、講故事、唱歌跳舞等。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孩子們在留守兒童之家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村村響」廣播工程,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統一播放時段、制定播放內容、加強播放管理等,充分發揮好農村廣播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的作用,將黨的聲音傳入千家萬戶,切實把「村村響」廣播建設成為基層的宣傳陣地、文化娛樂的載體,助力鄉村振興發展,進一步夯實我區村級文化陣地。
整合N類資源,文明實踐有力量
各站點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把全村範圍內的農家書屋、文化禮堂、村史館、綜治銀行等N類場所、設施均作為文明實踐平台資源,讓文明的種子更加彭勃地生長。
鄧埠鎮橋西殷家依託文明實踐點,成立橋西殷家書法協會。創辦人殷定和是江西省書法協會會員,多次獲得省市書法比賽大獎。有一次殷定和回鄉過年,看到村裡留守兒童多,有的打打鬧鬧,有的玩手機,打遊戲,讓他萌生了在村裡辦一個公益書法培訓班的想法,得到村委會全體幹部的一致支持,村裡騰出村史館作為訓練課堂。
班上開始只有三五名學生,慢慢地孩子多了起來。殷定和的弟子、剛師範畢業的殷如艷主動加入教學中;村裡的貧困戶殷裕芳雖然身有殘疾,但他看到自家兩孩子從參班以來,變得學習更認真、待人更禮貌,他乾脆義務管理村史館,為孩子們服務。在2019年5月舉辦的南昌少兒書法比賽中,派出的四名小選手獲得優秀成績,殷宇彤與殷宇澤獲得了銀獎,殷姿獲得銅獎,李紫星獲得優秀獎。現在學書法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家長殷香萍也加入了學習的行列。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橋西殷家村史館閃耀出熠熠光彩。
「綜治銀行」被村民更多的稱為「好人好事銀行」,它通過村民大會產生,是一個對村民綜治行為進行考核打分和獎懲的公益性群眾自治組織。村民通過遵守村規民約、參加村裡的公益活動、鄰里相幫的暖心事、或者獲評遵紀守法、家庭和睦等表彰,均可獲得相應的積分,反則就扣分。積分在愛心儲蓄卡上「存蓄」,然後在「銀行」兌付生活用品作為獎勵。通過政府出資、有關單位贊助、愛心人士捐贈,籌得「銀行」的兌分獎勵資金或物資。潢溪鎮渡口村的 「綜治銀行」成立以來,得到村民的熱烈歡迎。大家參與的勢情高漲,全村有大部分村民先後參加過公益活動,70%的家庭因遵紀守法、家庭和睦而獲得銀行獎勵。
村裡的一位劉姓女士十分感激「綜治銀行」:以前由於她愛打麻將,婆媳關係不好,經常鬧家庭矛盾,她家被村民說三道四。自從村裡開了「綜治銀行」,別的家庭都獲得了不少積分,自己家卻一分未得,此事對她觸動很大。後來她主動孝敬公婆,承擔家務、少打麻將,現在全家十分和諧,她也更加自信大方地在村上走路了。
與時俱進,余江把「學習強國」推廣使用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與余江廣電網絡公司合作開發,已完成全部7個精品點的線路接通,逐步向全區推開。平台通過技術手段,把「學習強國」搬上電視螢幕,擴大學習教育影響力,針對性解決了「怎麼學、學什麼」難題,有效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新時代文明實踐激盪人心鞍嶺蒼蒼
信江泱泱
精心澆灌下,余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已成為兼具思想政治引領、傳播黨的聲音、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風尚、提供惠民服務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宣傳教育陣地。余江正在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創新豐富實踐載體,努力為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供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余江模式」。來源:幸福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