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在使用各種方法去探索宇宙的奧秘,但是直到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宇宙對於人類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那麼我們的老祖宗在幾千年之前,怎麼能夠得到破解宇宙的密碼呢?
《易經》是什麼?所有文獻都這麼記載的,易是群經之首。實際上這句話太客氣了,應該是易是群經之始。為什麼說《易經》是群經之始呢?因為不管是五經還是六經,都會把《易經》擺在最前面,所以叫群經之首。實際上,它是群經之始,就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從這裡發源出來,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是諸子百家的開始,所以叫做群經之始。所以這本書非常值得我們一起來探討。可以說,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易經》,是三位古聖先賢共同創造出來的,伏羲創造了八卦圖;周文王創造了64卦,後被稱為《易經》;而孔子為《易經》作了《十翼》也稱《易傳》。
伏羲八卦圖是由數字和圖像組成的,而現代高科技的電子計算機,也是由數字組成的,由此而論,中國7000年前的伏羲氏,可以說是電腦的鼻祖。《易經》是完全根據自然發展出來的一套系統,為什麼後來成了中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那麼《易經》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
《易經》是什麼?這種答案大概只有中國人聽得懂,外國人是不太喜歡這樣的答案,怎麼說都對,但是怎麼說都只對一部分,不可能全對,因為《易經》太大了,一個很大的像北京城這樣的都市,你從哪一條路進來都是進了北京城,可是進來以後還是摸不著頭腦,每一個人只講對一部分,很難把它講得很全,所以為什麼老是見仁見智,各有不同的偏執,就是因為每一個人他只看到一個角度。所以要研究《易經》一定要有比較寬廣的包容性,要彼此尊重。
《易經》是怎麼完成的?我們按照一般的說法,兩句話:「人更三聖,世立三古」——《漢書·藝文志》。人有三位聖人,其中一個是伏羲,然後把周文王跟周公他們父子一家人就算一個,這很合理,然後孔子。
伏羲在什麼時候?在上古,周文王在中古,而孔子在近古,或者叫下古,都是一樣的,它所經歷的時間非常長,所經歷的聖人也很多,所以應該說起來《易經》是屬於集體創造的。我想我們中國人差不多所有東西都是集體創作的,很少說是一個人把它整個完成的。
《易經》它是廣大精微,無所不包,有兩句話大家非常熟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大到沒有外面,夠大了吧!小到沒有裡面,夠小的吧!我們今天很喜歡講系統,世界上最大的系統就是《易經》。那這樣一本書到底是幹什麼的呢?我說出來有些人會不相信、有些人會嚇一跳,但是我相信各位把整個系列聽完以後你會恍然大悟,《易經》是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一部寶典,會不會覺得很誇張,你說現在那麼多的科學家兢兢業業就是為了想解開宇宙的密碼,他們都還不敢說,怎麼這麼一本那麼古老的書,它會做到這樣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大家心裡頭就會想,那解開了沒有呢?如果沒有解開那不是空談嗎!你講了半天沒有效果那有什麼用!我們大膽地向各位說明:解開了!
孔子解開了以後,到現在 2500多年,只不過我們都是小用,從來沒有大用過。你看社會上流行的都是小用,所以孔子很感慨,但是孔子的感慨我們聽不懂,他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說:宇宙的密碼已經解開了,但是要靠人來把它發揚光大,而不是等待那個密碼來把你解開。「人能弘道」是人要去把這個密碼好好來運用,「非道弘人」 你不能在這躺著等它給你一些幫助,那是不對的。我們憑什麼說到孔子的時候就已經解開了宇宙的密碼呢?
因為我們得到了三把鑰匙,一把鑰匙叫作「伏羲八卦」。家家戶戶幾乎都看過「八卦圖」,也都掛過,只是搞不清楚那是做什麼的,那就是一把把宇宙的密碼打開的一個金鑰匙,我們拿在手上拿多久了?拿了七千年,但是沒有悟到,總以為那是很好玩兒的、可以辟邪,連外國人都跟著我們糊裡糊塗的,外國人現在也掛「 八卦圖」,但是你問他為什麼?他說你們中國的玩意兒我怎麼知道!伏羲的「八卦」告訴我們一個宇宙最基本的秘密叫作「陰陽」,你看科學家已經感覺到物體一定有最小的構成的基本元素,講得很多很多,就始終講不出「陰陽」這兩個字來,我們一天到晚在講陰陽陰陽,可是我們反而不知道這就是宇宙萬事萬物最基本的構成元素。「陰陽」就是構成宇宙萬事萬物最基本的元素。
第二把鑰匙:文王64卦。他告訴我們宇宙只有64個密碼,大家一定覺得那為什麼是64呢?你不可以63嗎?不可以82嗎?誰說的,《易經》講數講得非常多,但是現在的人用數學的觀念來看《易經》的數,那差太多了。數是有生命的、數是活的,不是死的。同樣,數字會說話沒有錯,但它對西方人說一是一,二是二,對中國人它不會這樣說的,我現在講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大家經常聽到,只是沒有在意,這件事情不過是一而二,二而一而已,什麼叫一而二,二而一?我們等到講易數的時候,我們會把它說清楚。64卦就是宇宙的64個密碼,它是用數字來代表的,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所有保險箱都是用數字的,凡是密碼一定離不開數字,但是現在我們所用的保險箱,它的數字是死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但是宇宙的數它是變化的、它是活的。
第三把鑰匙是孔子《十翼》,孔子刪《書經》、《詩經》,刪了一大部分,他會刪。他制定禮樂,他修了一部很難的書叫《春秋》,但是他看到《周易》,他很恭敬地讚美,他對這本書是用贊,他沒有刪,他讀完以後肅然起敬,贊《周易》,所以他就替《周易》裝上了十隻翅膀,我們把它叫作《十翼》,他希望《周易》能夠飛起來,可惜到現在他的理想還沒有完成。《周易》飛起來以後是什麼樣子?就是世界大同。我們現在是用西方的路子要走向地球村,這個也沒有關係啊!因為功成不必在我嘛,你只要能完成人類和諧、大家和平發展,用什麼方法其實我們都不反對的,所以下面的路子要靠我們自己來走,我們有這麼好的寶藏,可是我們自己睡著了,我們醒不過來,現在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