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短途 | 大灣區 VS 長三角:箭擊長空,鱘翔淺底
9月周末少年行 · 廣州&深圳
2022/9/3
「
探秘太空,走近航天
活動地點:深圳
適用城市:深圳 | 廣州
活動費用:650元
關鍵詞:航天模型、中國火箭、失重模擬訓練、航天員訓練體驗
活動亮點
01 探秘火星基地
///
深圳市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是依據深圳市政府與中國航天員中心戰略協議成立的新型科研機構,是開展載人航天技術研究、技術轉化和航天科普的綜合性平台。研究院在2016年圓滿完成「綠航星際」——4人180天受控生態生保系統集成試驗,此試驗是掌握地外星球基地生命保障系統技術的重要開篇。走進研究院,我們將親臨火星基地,在航天知識的課堂上了解地球之外的秘密;了解航天員是怎麼煉成的;學習中國火箭相關知識。
工程環境展廳
健康展廳
航天教室
02 太空特訓
///
為了體驗航天員的生活,我們會進行一系列的模擬訓練。我們將模擬航天員因長期飛行影響所致的各種不良效應的可能性,通過離心機的角加速度產生速度,為失重條件下的機體提供人工重力環境;利用水的浮力來抵消人體所受的重力,讓隊員們體驗在太空中失重的感覺;模擬真實火箭升空,從與日常生活不同的角度展示火箭發射時所產生的各種物理現象,並搭配實時科普知識講解,沉浸式參與登月過程。
超重耐力訓練
模擬失重訓練
飛行模擬訓練
03 太空能量體驗
///
最早研製太空食品的前蘇聯專家認為,太空食品應當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熱量,而且要濃縮。於是,在1961年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時,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利用一個牙膏狀的管子,將肉泥和巧克力醬擠入口中食用。2003年10月,中國開啟了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楊利偉帶了特別加工的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和八寶飯,還喝了特製的涼茶。此次活動中,我們將有機會品嘗太空食品,享受太空午餐,並將通過航天食品課程和實驗了解航天食品的發展及特點。
太空種植展示
認識太空食物
蘇聯最初的管狀航天食品
活動行程
1 10:00
基地登陸:深圳太空研究院集合。
2 10:00 —12:00
太空探秘:親臨火星基地,在航天知識的課堂上了解地球之外的秘密,觀賞珍貴航天影像記錄,了解航天員是怎麼煉成的,並學習中國火箭相關知識。
3 12:00 — 13:00
享用太空午餐。
4 13:00 — 14:30
太空特訓:進行超重耐力訓練、模擬失重訓練以及飛行模擬訓練(VR體驗)。最後品嘗太空食品,了解航天食品的發展及特點。
5 14:30 — 15:30
結束一天考察,學習復盤,頒發活動證書。
6 16:00
活動結束,深圳太空研究院解散。
點
點擊下方小程序
開始報名吧!
9月周末少年行 · 上海
2022/9/3
「
中華鱘及候鳥保護
活動地點:浦東、崇明
適用城市:上海 | 蘇州 | 杭州
活動費用:450元
關鍵詞:長江口、濕地、中華鱘
活動亮點
01 長江口與濕地生態
///
長江自青藏高原發源,在浩浩蕩蕩奔騰數千公里後,於上海附近注入東海,它所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沉澱、堆積,造就了面積巨大的島嶼、沙洲等不同類型的濕地。這片地處海洋、河流、島嶼和陸地交匯區域的濕地吸引了南來北往的數百萬候鳥在此棲息、覓食,使這裡成為重要的鳥類庇護所。我們將來到上海九段沙濕地生態展示館,了解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九段沙濕地以及在這裡自由生活的底棲動物、浮遊動物、高等植物、昆蟲、魚類、鳥類等多種動植物,從生態以及自然地理角度,重新認識長江這條中國的「母親河」。
長江口濕地覓食的鳥類
震旦鴉雀
長江流域「1號線」
02 探究崇明島的歷史變遷
///
與許多人想像的並不一樣,滄海桑田的變化並非只發生在以萬年為尺度的地質歷史時期,2000多年來,長江口就發生過翻天覆地的變化。秦漢時期,廣陵(揚州)可以觀潮,鎮江可以看海;隋唐以後,河口快速向東推進,三角洲不斷擴張;到後來,上海脫海成陸,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長江口地貌。崇明島則是一個年輕的島,從公元618年即唐朝武德元年的出現,歷經宋、元時期風暴和洪水的洗禮,終於在近代完成沙洲相連,構建出穩固的海島雛形。在漲潮、落潮和不斷的坍塌、淤積之間,崇明島每年都以百餘米的速度向東海延伸著,加上近代以來不斷的人工圍墾改造,終於使它成為了今天的中國第三大島,面積達1200多平方公里。我們將來到崇明島,通過對一系列古地圖、資料的相關分析,追溯崇明島的形成歷史,了解河流所搬運的大量泥沙對於河口生態環境及地貌塑造的重要作用。
崇明島的歷史變遷
03 守護長江生靈——中華鱘
///
中國共有1000多種淡水魚類,包括溯河洄遊和降河洄遊魚類在內,長江各水系現有魚類物種和亞種約400餘種,分屬於12目約30科130餘屬,其中特有魚類超過1/3。長江流域魚類的物種多樣性在全球魚類資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正式宣告:長江流域特有物種——白鱘已經滅絕。其實從2003年開始,長江白鱘就再也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白鱘的滅絕引發了大家的關注,我們不禁思考,在城市化以及現代化的進程中野生動植物該如何得到更好的保護。我們將前往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了解長江口中華鱘的生活環境,以及以中華鱘為代表的洄遊性魚類的生存現狀,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了解長江水域生態修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中華鱘幼苗
中華鱘與飼養員
中華鱘幼魚增殖放流
活動行程
1 9月3日 9:00 —10:00
巨峰路地鐵站集合(6號線、12號線)乘坐大巴前往上海浦東新區九段沙濕地生態展示館。
2 10:00 —11:00
參觀九段沙濕地生態展示館,與專家老師交流學習九段沙濕地以及長江口生態相關基礎知識。
3 11:00 — 11:30
參觀九段沙濕地生態展示館,與專家老師交流學習九段沙濕地以及長江口生態相關基礎知識。
4 11:30 — 13:00
享用午餐。
5 13:00 — 15:30
乘坐大巴前往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參觀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基地,了解長江中常見的各類淡水魚類,以及中華鱘的人工繁育與生存現狀,認識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6 15:30 — 16:30
結束一天的考察,乘坐大巴返回巨峰路地鐵站。
裝備清單
公共物品清單:《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單筒望遠鏡(分組使用)
個人準備物品清單:
雙肩背包、徒步鞋、防曬霜、防曬衣、飲用水、保溫杯、筆、筆記本、垃圾袋、隨身
乾濕紙巾、望遠鏡
點
點擊下方小程序
開始報名吧!
活動說明
·
活動組織方: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
·
活動形式:
青少年或親子(青少年限8-16歲),隊伍由中國國家地理考察領隊、學科老師、攝影師、小隊員及家長組成。
·
食宿條件:
在較為發達的城區,一般為四星或准四星的食宿條件(兩人一間);在郊區、地方縣、村莊、保護區等設施相對落後的地區,將擇優選擇,並保障食宿的衛生與安全性;特殊情況下,例如較遠的行車、無條件的活動地點,將安排路餐或營地餐。
·
交通方式:
大巴
·
費用包含:
活動全程交通、專家指導、餐飲食宿、課程、門票、後勤保障、公用裝備、保險等。
·
費用不含:
前往集合地、解散地的往返交通。
·
特殊說明:
行程中受疫情、交通、天氣、政治、軍事管控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響,領隊有權根據實際情況對行程作出合理調整。
報名方式
微信小程序報名:進入「跟中國國家地理看中國」青少年活動平台,選擇對應的活動,提交報名信息。
我們會在接到信息後與您電話聯繫,引導您完成報名流程。
諮詢電話: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
電話 (工作日9:00-18:00)
(如加微信請註明「諮詢少年行」)
歡迎廣大青少年及家長來電諮詢、交流!
優惠說明:
3人及以上共同報名,享9.7折優惠
中國國家地理小記者享9.5折優惠
為什麼跟我們看中國?
「跟中國國家地理看中國——周末少年行」是 中國國家地理青少年周末活動平台,由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策劃並運營。我們帶領全國的青少年,在各學科權威導師的引領下,以奇趣自然、歷史人文、大國工程等六大系列活動為基本構架,讓中國少年更全面、更具體、更權威地認識中國、了解中國。
一日的遊蕩便可將京畿五千年風雲盡收眼底,一日的徒步便可去見燕山蜿蜒筆走龍蛇,一日的旅途便可深入洞穴領略礦石岩層的絕妙構造,一日的行走便可觸碰動植物的奧秘,一日的徜徉便可在長城之上叩問農牧文明的印記。
雁棲湖的候鳥在等你,箭扣長城的星月在等你,天外來客的月壤在等你,岩溶地貌詩書畫印亭台樓閣都在等你。
我們不懼道窄,不畏天高,
隨時探索,隨時起程。
在未來,我們或許還會行走在山河表里潼關路,在武夷品岩茶,在山西看古建,在西安望秦嶺……
周末少年行帶你看中國!
走進奇趣自然,領略無字之書
走進歷史長河,解人之所未識
走進大國工程,見識國之重器
走進科研探索,探人之所未至
在「誕生」中建立民族自信
在「一天」中體驗理想成真
20
22
全年活動一覽,建議收藏!
-END-
編輯 | 周梓溢 番文濤
圖片 | 袁曉 薄順奇 翁發祥 惲才興 鄭麟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10月 長江專輯
深圳太空研究院
看過世界的孩子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