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也「拼車」,新構型火箭首飛成功!(下)
兩者之間有什麼技術難點的不同呢?
第二種看似只是在重複第一種技術,但在實際運行中,所要克服的技術難點更多,首要的就是要求火箭具有精準的變軌能力,這是常規火箭做不到的一點。另外不同型號的衛星形狀不同、重量不同,所要達到的地點高度不同,每分離一次衛星,火箭結構角度和重心分布就會發生變化,可能對火箭運行的軌道方向產生影響。在太空中,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任何一點細微的誤差都可能造成衛星碰撞或偏離軌道等不可挽回的結果,還有就是所載不同的電子設備可能會發生無線電干擾等特殊問題也是需要考慮到的。
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
此次發射的衛星來自不同的研發機構,各自的用途也不同。主要用於對地觀測、低軌物聯網通訊、空間科學試驗,可提供資源調查、合成孔徑雷達數據支持、物聯網分散終端數據採集、在軌科學試驗和技術驗證、海南及環省海域船隻信息收集處理等服務。
長征八號火箭是我國新一代主力中型運載火箭,主要任務區為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任務,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3噸到4.5噸之間的空白,能夠滿足未來中低軌道高密度發射的任務需求。中國航天集團一院長長征八號火箭型號結構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於龍說:長八火箭在我們國家對於中低軌的發射,同樣的起飛規模比其他火箭的運載能力要翻一倍,這樣運送成本就會越低。另外,在長八的研製過程中,採用模塊化組合思路,可以讓研製周期更短,我們也可以借用大量成熟產品和技術,減少一些研製項目,降低研製成本。我們院在新一代運載火箭生產配套過程中,可以規模化的量產,這樣也能夠降低一些成本。所以它是一款經濟實惠、市場競爭力強的運載火箭。利於未來的商業發射市場的發展。
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
同時也不僅利於商業發射的發展,面對「星鏈」這個還沒有完全成型的龐大衛星系統,在有限 的空間裡搶占更多的太空點,防止一家獨大,遏制太空霸權。
群星閃耀,我們的探索腳步不止。